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湖北楚剧的产生、发展、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首页

湖北楚剧的产生、发展、表演形式、艺术特点?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09 03:43:49
      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1926年改称楚剧。是湖北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地方花鼓戏。黄孝花鼓形成于清道光年间(约1 839--1850年),只在农村元宵节玩灯时演唱,俗称“灯戏”,演员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属业余自娱性质。
      后来逐渐出现农闲演出的麦黄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赏逐渐从业余走向半专业或专业化,由谢神娱人变为卖艺谋生,并出现黄陂横店张家班等较早的专业戏班。清光绪年间,汉口租界的外国当局及位于租界的清正茶园、四海升平楼、玉壶夫等老板为借演戏繁荣市面、增加税收,公开邀请黄孝花鼓进入租界演出,黄孝花鼓由此声名大振,小宝宝(后改名江秋屏)、小宫宝(后改名李百川)、小双红(后改名余文君)成为最受汉口观众欢迎的演员。
      由农村进入城市演出是黄孝花鼓发展的重大转折。黄孝花鼓顺应城市观众需要,广泛吸收移植东路花鼓戏、天沔花鼓戏、汉剧、秦腔、文明新戏的剧目,故事连贯、情节曲折的本戏日益增多,从而改变了最初以小戏、折戏为主的演出格局。 1923年,在陶古鹏、章炳炎、沈云陔等知名演员的努力下,黄孝花鼓由人声帮腔改为胡琴伴奏,获得成功,对打锣腔系剧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后,一二十年中,黄孝花鼓流行地区迅速扩大,以武汉、黄陂、孝感、黄冈等为中心扩大到鄂城、大冶、红安、麻城、云梦、应山、大悟、天门、沔阳等地,成为湖北的代表性剧种之一。1926年,北伐军攻克武汉,黄孝花鼓以“楚剧进化社”为名加入湖北剧学总会,正式定名为“楚剧”,并应聘进入由共产党员李之龙领导的血花世界演出,获得了在租界外公开演出的合法地位,并在李之龙、陶古鹏、王若愚等帮助和推动下,在提高演员素质、剧目质量及开展社会活动、团结艺人、艺术改革等方面作出了成绩。
      抗日战争爆发后,武汉楚剧界参加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郭沫若、田汉等领导下,开展劳军、宣传、献金等义务演出活动。武汉沦陷后,由王若愚等带领,沈云陔等骨干演员参加的问艺二队辗转抵达重庆,转演重庆、沪县、内江等地,既宣传了楚剧,也对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所借鉴。
      抗日战争胜利返汉前,郭沫若赠送沈云陔条幅,以“铜琶铁板胜干戈”赞语肯定了问艺二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贡献。1949年后,楚剧得到空前的繁荣与发展,流行区域扩大到鄂中、鄂北、鄂东南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大批国营剧团。剧团建立了导演制度,在艺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新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
      楚剧整理、改编了一大批传统剧目,并创作、移植了一批现代戏、历史故事剧,如《血债血还》、《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三世仇》、《桃花扇》、《太平天国》、《不称心的女婿》、《狱卒平冤》、《穆桂英休夫》、《悠悠柳叶河》、《东方税官》等,其中《葛麻》、《刘介梅》、“双教子》、《追报表》被拍成戏曲艺术片。
      出现了张巧珍、姜翠兰、张光明、荣明祥、于盛乐、张一平、彭青莲、刘丹丽等一批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演员。 现全省尚有湖北省楚剧团、武汉市楚剧团、大悟县楚剧团、广水市楚剧团、云梦县楚剧团、孝南区楚剧团、黄陂区楚剧团等15个楚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
       。

    雨***

    2018-02-09 03:43:49

其他答案

    2018-02-08 21:43:49
  •   湖北楚剧
    旦角注重表现人情味很浓的家庭生活戏,唱腔朴实细腻、亲切动人。著名旦角胡桂香女士,艺名白莲花,她是孝感西河街人,是孝感楚剧界的第一真旦。她的代表戏是在《送香茶》里饰张月英和《缪老三推车》里演张二妹。她扮相俊俏,唱腔圆润,声音悦耳,表演到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因此有首歌谣:“看戏不好白莲花,心中好像鸡子抓”。
      一次在新府城演出,当地大地主王庆南让她帮着烧大烟,企图污辱她,她一气之下藉口没有地方演戏离开了。人们都说她是德艺双馨,所以才有白莲花之称。 楚剧的今天 湖北古称为楚,楚天楚地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诞生了 2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如今,在文化历史悠长的荆楚大地上,仍然活跃着众多的艺术剧种,楚剧就是楚苑艺坛一枝独秀的奇葩。
      楚剧从1926年冠名到今天,已有80多年的历史了,它一直以鲜明的平民化、地方化、通俗化、生活化特色,吸引着大量的听众。改革开放后创作的《狱卒平冤》、《虎将军》、《养命的儿子》、《中原突围》、《娘娘千岁》均在全国获大奖。但楚剧又面临剧团锐减、人员老化、经济困难、剧场缺乏、后继乏人、观众萎缩、对珍贵资料的保存与老一辈艺人的技艺抢救缺乏资金等诸多困难,需要保护扶持,方能促进其发展。
       在楚剧的发源地湖北城乡都仍有一股不息的楚剧艺术文脉在涌动和流淌……湖北的普通的民间艺术团体,它不仅云集了诸如李金凤、宋洪声、九岁红、熊留胜等一批曾经享誉楚剧舞台的中老年艺术家,也团结了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楚剧艺术的热爱者和守护者。 积淀着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智慧、在岁月的磨砺中形成的传统艺术民间文化,也不再仅仅是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一笔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和精神世界的纷繁多姿和绚丽多彩。
      具有浓郁楚风汉韵特色的汉剧、楚剧等一大批优秀的传统地方戏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的缩影,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将它承袭发展下去。 。

    霞***

    2018-02-08 21:43:4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