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这是怎么一回事?

首页

这是怎么一回事?

古人的“签字画押”,这是怎么一回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2-22 14:27:14
      
        在我国古代乃至现代,人们往往要在各种
    文书或契约后面“签字画押”,以作为一种自
    己确认的明证。那么,签字画押到底是怎么一
    回事?
        “签字”很容易理解,古时的签字与现在
    的签字差不多。“画押”,可能许多人都不清
    楚到底是怎么做。
      “画押”自然不像笑话中说 的那样乃是“画鸭”,应该说其是不识字的民 众的一种简单签字法。 在我国唐代之前,文人们在书信和公文 的结尾署名时往往用草书。因为草书形体花 哨,人们称之为“花押”。宋代时,由于习俗 演变,人们在各种公私书信或公文的结尾多 不再署名,而是写上本人的字,称为“押字” 或“草字”。
      这其中最有个性的应该算是北宋 宰相王安石了,他既不署名,也不写字,而是 在自己的大名中取个“石”字,作为自家标 记。据说他先是写上一横一撇后,于撇的中 间画一圆圈。由于性子急,这个圈总是画得不 圆,并且非常潦草,于是有人私下称他写的是 个“反”字。
      王安石听说后,画圈时便十分仔 细,尽量将圈画得圆一些。 文人可以“押字”,但那些不识字的百 姓需在一些诸如地契、房契等契约上签名确认 时,一般是将食指放在契约上,然后用笔在纸 上搁放指尖和指节处画上一道横线(总三短 横),作为标记。
      比较重大的合约,如买卖 人口的合约则需用整个手掌沾满墨迹签押。而 朝廷犯人在被解押到新的地方时,则用其拇指 沾上墨迹签押,类似于现在的按手印。后来, 王安石的故事传开后,许多人也开始模仿王安 石的签字法,只是不再写一横一撇,而是直接 画个圆圈。
      另外,民间还出现过一种“十”字 押,就是画一个“十”字。总之,百姓一般不 会写字,所用方法更多像是一种画法,所以称 之为“画押”。 另外,因为文人用草书签署自己的名字, 书写日渐熟练后,字体日渐形成一种别人模仿 不来的特点,离原字越来越远,像是一种图 画,也称得上是“画押”了。
      因此古时文人的 签字与百姓的画押,也逐渐没了界限,连在一 起形成了签字画押的说法。

    q***

    2018-02-22 14:27: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