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页 如何养成良好的睡眠

如何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7-07 04:33:18
  •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会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大脑神经递质的一种),它让学生处于一种极为放松,无压力的状态,并且想重复这种体验,因此学生便能自动自觉的学习。当学生得到肯定时,脑里又会释放出”多巴胺“,这是大脑奖励机制的主要元素,也是动力的来源。
      当学习没有兴趣时,我们往往没有在增加兴趣上下功夫,而是用压迫、斥责、否定、惩罚等方法驱使学生返回书本。这些方法启动了“痛苦—恐惧---逃避”的保护机制,于是学生产生了很大的抗拒力,想方设法避开这些感觉的来源----学习。有位学者曾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向上的积极性比作撒在学生心田里的一粒小小的火种。
      当这粒火种在学生心中点燃的时候,就像面对需要点燃的一堆柴草,小小的火种落在上面,风大了就会吹灭,风小了燃不起来,柴草太紧了不透风,太松了又聚不起火,柴草潮湿了点不着,这时候,你要小心呵护这小小的火苗,要“哄”着它一点点,旺起来,最后成为熊熊烈火。
      产生兴趣的最佳方式就是在课堂中加入:神秘、新奇、节奏快、变化多、意想不到、挑战、比赛、证明有能力、可以帮助人、可以得到肯定等10种最容易用到的价值。
    (二)教给学生好方法
    空姐在训练微笑时要露出8颗牙齿,因为露出8颗牙齿的微笑最灿烂。
      对理解力差的学生,要求更应该非常明确。比如
    ①及时改错的习惯。
    让学生准备一支红笔。随时改正自己练习本、试卷上面的错误,以鲜艳的红色改正,加深印象,然后用一个本子,将这些改正过的错题收集起来,以提示自己,避免出现类似错误。
      教师明确规定改正方法,检查时间,可以通过展览的方法加强学生的交流学习,逐渐形成及时改错的习惯。
    ②高效学习的习惯。
    不少学生,学习“磨”得很,心不在焉,边学边玩,事倍功半。学生往往不会掌握时间,教师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时玩。
      可以教学生定时定计划,自己跟自己比赛,合理安排好学习时间。最重要的是教学生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教师及时给以检查和鼓励。
    (三)培养好习惯要持久训练
    行为主义的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初步形成一个习惯,如果坚持90天,则可能养成一个稳定的习惯,习惯成自然。
      只有养成了习惯,好行为才会稳定,甚至自动化。“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因此培养学生好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决不能给他们讲一番大道理,然后撒手不管。而要始终如一,日复一日地进行训练,习惯养成的必要步骤要不断的强化,不断地让学生实践。
      特别是自觉性较差的学生,由于多种原因,他们有时表现看起来还可以,稍加放松,他们又会反复出现不自觉的坏习惯。我们可以在作业内容及作业量上适当调整,区别对待学生,善待学生,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千万不能一出现坏习惯就采取极端的措施去伤害学生。一次又一次地伤害他们,这样会让他们自暴自弃,情况将越来越糟。
      理智地爱学生,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地训练,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四)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多赞扬,少批评。但是赞扬中只简单的说;”好、很棒、很乖、这样才对”,和只强调学生的成功,也会带来问题,在赞美中要直接说出学生受到表扬的原因,要强调学习的过程比成绩更重要。
      很多学生没有耐性把事情做好,但同时又渴求老师的称赞,这样的学生容易养成“走捷径’的行为模式,甚至采用不老实的方法。这种学生长大后往往追求侥幸,没有耐性,做事华而不实,只要能取得效果,甚至愿意做违规的事情。那么,怎么的赞美才有成效呢?例如,学生默写得了95分,在称赞他的话中要强调“你的默写得了95分真是太好了,我看这是因为你昨天晚上专心练习,没有看电视,这样专心集中精力把书读好,真好,真有价值。
      ”这样有智慧的赞美有针对性,能够培养学生努力把过程做好的能力。
    (五)家校配合,共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孩子。
      父母要以身作则,热爱学习。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妈妈看韩剧一集又一集,时常因为剧情哭的稀里哗啦,却别过头来告诉孩子好好学习。孩子惧怕家长的权威,表面服从,但是他心不在焉,竖着耳朵听电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清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
      在培养训练的过程中,家长要与孩子共同成长。但同时家长需克服以下的问题:
    1、不可以有劲全往孩子身上使。很多家长,尤其做妈妈的,自己停止成长,不努力提升自己,而将压力全放在孩子身上,这不是爱,这是转嫁自己的焦虑。2、不可以把“理想自我”强加给孩子,不要让孩子成为证明自己的工具。
      3、不要在不自觉中把自己当成债主,甚至逼着孩子还债,从而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亲情关系变得紧张。老师与孩子最终的关系是学习关系,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爱。不要让爱迷失。家长要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朋友,能把心里想的及时和家长交流。这期间学校老师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老师、家长、学生三方面积极配合,互相沟通,学生才会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一位教育家说过:“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在每个学生心中最神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学生的心同你的话发生共鸣,你自身需要同学生的心灵对准音调。
      ”我们要努力地寻找到开启不同学生心灵与智慧的钥匙,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经常反复地给他们讲道理,让他们在科学的教育过程中各方面行为潜移默化地得到强化,学会自主学习,从而慢慢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大***

    2018-07-07 04:33: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