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跪求杜牧的村行!!!速度

首页

跪求杜牧的村行!!!速度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抒发了怎样的感情?(2)结合首联和颔联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这首诗写景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动态美。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1-13 01:22:05
  •   赏析杜牧“村行”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衣,主人馈鸡黍。

    ——《全唐诗》第523卷


    唐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春,杜牧由宣州到长安做官,途中经过南阳,在南阳城西农家避雨时受到主人的热情招待,有感写下了这首诗。
      全诗采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农村风景画,反映了诗人对农村田园风光的热爱和对农家淳朴生活的向往。

    根据诗中所描述地点、景物,应该是在南阳城西二十里岗处的桑庄(古称桑林)。桑庄紧邻古往今来的官道,是诗人赴长安的必经之路,因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故里”而闻名。
      至今,在这里还遗留着古老的桑林遗址――村民俗称“桑树坟”的汉墓群,据村里老人回忆,这里古时候叫“桑林”,庄边有一片上百亩的古老桑树林。在全国各地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版本中,几乎都指向了“南阳城西二十里有个牛家庄……”或“牛郎是南阳县桑林人……”

    这首诗不是静止的田园画,而是运动着的风光图,生动展示了诗人途中经过南阳,在城西一户农家避雨的全过程。
      在诗人笔下,“春”不是停滞的,也不是笼统所指。古人称春天为三春,此时正值春半,也就是二月中旬。就是在这一派大好春光中,诗人因避雨来到这个叫桑林的小村庄,远远望去只看到一片桑树林。一个“过”字写出了柔桑的生长过程之快、长势之茂盛,又写出了桑林涵盖面之大,都盖过了村子。
      就在诗人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之时,起风了,垂柳随风摇动,仿佛少女娉娉的腰肢一样。点点细雨落在村边的水塘上,溅起圆圆的水晕。

    雨虽然不大,也需要进村找户人家避避雨。走进村子,诗人看到放牛娃身披蓑衣,唱着动听的歌谣。
      从篱笆外边还可以偷偷看见穿着绚丽衣裙而含情脉脉的农家女。自古以来,“牛郎织女传说”流传很广,家喻户晓,做为一个走南闯北的著名诗人,不会不知道这个美丽的传说:“南阳城西二十里有个牛家庄……。”诗人在此时此刻恐怕联想起了这对悲欢离合的恩爱夫妻,于是有感而发: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接下来,诗人直截了当地描绘被热情好客的农家人让进家中的情景。进入农家屋,诗人就赶紧脱下被雨水淋得半湿的衣服,好似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此时,热情的主人便杀鸡做饭招待诗人,呈现一种温馨、和谐的生活情趣。
      

    这首诗具有轻柔秀美的特点,诗人以善于捕捉刹那间的风情、人物动态去表现农村的人情美,清新自然,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无穷。

    说***

    2018-11-13 01:22:0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购物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