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冠心病朋友调适心情的方法有哪些?

首页

冠心病朋友调适心情的方法有哪些?

冠心病朋友调适心情的方法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13 16:21:28
  •   
    1。 钓鱼
    垂钓是一项很好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户外活动。 它很适合脾气暴躁的人锻炼性格,而脾气不佳的人 多属于A型性格,是高血压、冠心病的常见人群。
    首先,适于钓鱼的地方多在郊外,无论是步行 还是乘车或骑车前往,这本身就是一种身体锻炼。
       而且,钓鱼者一心想尽快赶到目的地,所以,虽赶 路但不知疲倦,使人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中接受了身 体锻炼。 其次,钓鱼可以陶冶人的情趣。垂钓的场所多 处于青山相依、绿树环绕、碧波荡漾的环境中,那 里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环境宜人,有利于人体的 新陈代谢,令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加之垂钓之 时,人的眼、脑、心专注于浮标的动静,一切杂念 尽抛脑后,从而使垂钓者的身心得到最大限度的 放松。 再次,钓鱼还能磨炼人的性格。俗话说“稳坐 钓鱼船”,就突出了钓鱼者应有的素质。垂钓者不 可性急,但求“姜太公钓鱼”的意境,因而,对 于平素性情急躁的人来说,钓鱼不失为一种适宜的 娱乐健身活动。
      钓鱼的乐趣,只有钓鱼者才能体会 到,您不妨试一试。 1。 朗诵 健康学家们认为:朗诵犹如“健身体操”。 近年来,朗诵在日本已经被视为健体健心、受 益无穷的活动,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办了不同形 式的民间朗诵组织,甚至连小学也恢复了朗读课。
       恢复朗读是日本东北大学川易隆太教授脑功能 研究计划的一部分。川曷研究发现,人在朗读时, 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 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如果长期坚持并 反复练习朗读,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提高学生的 注意力,使其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增强学习 效果。
       曰本人之所以对朗诵如此情有独钟,是因为健 康学家们认为,朗诵可使大脑皮层的抑制和兴奋过 程达到相对平衡,血流量及神经功能的调节处于良 好的状态;朗诵有如唱歌,能增加肺活量,使全身 通畅,有怡情养性的独特作用;朗诵还是一种“思 维体操”,有助于减轻老年人“黄昏思想”的精神 压力,锻炼老年人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当然,朗 诵还能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 。既然朗诵有这么多的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1。 唱歌 还有一种方式,运动量比较小,很安全,比较 适合老年人,就是唱歌、唱戏。这是一种有氧运 动,但长期被人们忽视。老子说:“将欲歙之,必 固张之。”在吸气之前,必须加强肺部的张力。
      长 期坚持唱歌,有益于加强肺部的张力,增加肺活 量,比散步之类的有氧运动效果更好。在全民健身 活动中,如果我们将党的政策、文明用语、市民公 约、名人名言、历史故事等编成三字诀、五字诀等 朗朗上口的歌诀,教给群众反复朗诵、。歌唱,既锻 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记忆 力,还教育 了群众,宣传了党的政策。
      一举多得,何乐而不 为!当然,任何一种健身运动都必须适量,精气运 行过度对身体也不好。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因此,朗诵、唱歌也应 该有个度,多了也不好,应该保持适中。 4•书法 书法能陶冶情操,是一种格调高雅的特殊的健 身活动,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我国历代有许多 长寿的书法家,智永和尚习书百岁而寿乡,欧阳询 活到85岁,柳公权88岁,齐白石97岁,文征明 99岁,梁书同93岁,多为无疾而仙逝。近代书法 家、北京的著名书法家肖芳98岁,上海的书法老 人苏局仙年过百岁仍临池不辍,有人向他请教养生 之道,他说:“唯书画而已。
      ”他在105岁时无疾而 终。当代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陈叔亮、沙孟海、费 新我等都年过90岁才离开人世。当今在世的书法 家启功、任政、胡向遂年近90仍耳聪目明。 黄匡的《瓦瓯北医话》说:“学书用于养心愈 疾,君子乐之。”何乔的《心术篇》则进一步指出: “书者,抒也,散也,抒脑中气,散心中郁也。
      ” 书法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在于,书法练习既是脑 力劳动,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又是体力劳 动,有人称为“书法气功”。也有人认为,练习书 法如同练习慢气功一样,是一种持之以恒的锻炼过 程,有人把它分为基本功和实习功。基本功是锻炼 手指、腕、肩,要求做到手指、腕灵活,耐力强。
      实习功则要求全身放松,缓慢呼吸,气沉丹田,用 笔时需“养神静气”。端己正容,秉气凝视,临池 志逸,要求达到基本功和实习功的要求,必须下一 番苦功。从某种程度上说,练习书法又是一种特殊 的劳动。正如陈毅元帅所说的那样:“书法系艺术 劳动,又系体力劳动。
      ”由此可知,书法功夫不仅 是展纸挥毫泼墨,主要是用心用气,每临池握笔, 开卷书写,必然端坐凝视,专心致志,双目凝聚, 百念不生。练习书法看上去只是手在动,其实全身 的气血都在运行,习书法在于执仗五指,运动依手 腕,既是腕运动又是整个手臂及肩运动,可舒筋活 洛,坚骨丰肌,延缓机能的衰老。
      正如古人云: “力发乎腰,务使通身之力奔赴腕下,指书法通 过各个环节协调来影响人体的生理作用,达到调节 身心、增强健康的目的。 从医学的角度来说,书法在生理上可使心率和 呼吸减慢,降低血压,扩张脑血管,使脑电图 (EEC)频率增快等。 书法对人体心理的影响在于,练习书法要求做 到“心、静、思、会、情、胆”等心法。
      即写字时 前后心境要求做到凝思冥想,心会手到,所谓“潜 心妙得”,即有好的心绪才能写好字^古人云:“凡 书之时,贵科沉静这在心理方面叫做“养心逸 情”,一静而百动。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 内脏器官功能得到调整,四肢肌肉得到锻炼^同时, 书法艺术能使人有美的享受,不论自己创作的书法 作品质量如何,都会给自己带来十分愉快的心情。
       从习书法上讲也同样获得益处。如习楷书—— 字体端正工整,结构紧密,笔画法度严谨,提按顿 挫如磐石,沉着稳重,适合于焦虑、紧张、恐惧 症、凝病症,以及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的心 理调节。隶书——体势风格变化多端,形象丰富, 书写从容涵泳,对于调节焦躁不安、固执偏执的情 绪有帮助。
      篆书一一以严正安稳、行笔缓留为特 点,尤为适合焦虑、紧张和躁动者调节心理,适合 于A型性格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帮助治疗。 行书 字体行如流水,给人以轻松自如的享受, 对于抒发性灵、培养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很有帮 助,故适合于抑郁症、自卑感、手足麻痹、脑栓塞 者练习。
      草书——体势放纵,笔势连绵,回绕,离 开紧散,大起大落,如风 驰电掣,一气呵成。尤适 于精神压抑、抑郁者抒情达性之用,而不适于焦 躁、A型性格者练习。 。

    张***

    2016-07-13 16:21: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