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恋师情结的辅导建议?

首页

恋师情结的辅导建议?

恋师情结的辅导建议?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3-01 16:12:50
  •    尊重学生情感,注意教育方式情感教育“恋师情结”是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与心理发展的特殊性、自我意识水平和客观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是处于青春期的少数青少年可能产生的一种正常的阶段性心理现象。对于发生这种情感的中学生个人来说,它既有积极的内涵,又有某些负面影响。
      由于闭锁性,“恋师情结”客观上很少给集体或他人造成危害,但是,过度的情感压抑和持续的内心冲突,往往容易导致个体的自我心理失调,诱发某些精神症状或病态人格的发生,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不利影响。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是教育工作者处理此类情感的着眼点。
      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这种情感,以个别辅导为主,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和自尊心。同时,要把正面教育与暗示性引导巧妙结合,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理智处理自己的情感。 提高学生评价能力,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相关漫画在“恋师情结”的形成、发展、转化过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成熟度始终起着关键的作用。
      要不断提高青少年自我评价与评价别人的能力,这是减少和消除“恋师情结”发生的有效手段。心理教师可通过“我是谁?”、“自画像”、“个性发现”等团体或个别辅导方式,提高学生对自我的理解和感悟。同时,教师还要对那些识别能力差,社会阅历浅的青少年给予更多关注,帮助他们理性地认识社会和人生,防止他们由于认知偏差和晕轮错觉,误把某些品德不良的年长异性当作“英雄”崇拜迷恋,甚至上当受骗,造成不良后果。
      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保护青少年一代身心健康的成长,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天职。 组织集体活动,增加与同龄人交往缺乏集体交往,与同龄人沟通不畅,是促发“恋师情结”的客观因素之一。如果青少年长期沉溺于“恋师情结”难以自拔,在一个偶象的卵翼下,人的依赖性和自卑心理很难消除,而且容易造成将来和同龄人的交往困难。
      教育工作者应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如旅游、劳动、演出、文学社团、科技小组等),增加他们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促进同龄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这对于转化和消除某些青少年的“恋师情结”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模仿和升化机制挖掘“恋师情结”的潜在动力作用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成长过程中的这种美好情感和追求理想自我的强烈动机,迁移到更有价值的精神领域的不倦追求中去,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个人情感的顺利转化,使心灵和情感得以升华。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正确教育和引导下,青少年“恋师情结”的消失和转化,无异于心理的一次精神洗礼,也是青少年对自我的一次超越和重新发现。

    神***

    2016-03-01 16:12: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