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朝鲜未来的经济会怎么发展?

首页

朝鲜未来的经济会怎么发展?

朝鲜未来的经济会怎么发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10 19:48:04
  •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朝鲜长期面临宏观经济困难和美国的经济制裁,政府也因缺乏财政收入和新的税源而无力扩大国内生产。因此,对外合作成为朝鲜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朝鲜获取外部资源的传统渠道有国际援助、外国投资、外国贷款、国际贸易盈余等。然而对于现在的朝鲜来说,建设经济特区已经成为自身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最新产物。
      罗先特区艰难起步上世纪90年代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图们江开发计划”,计划的第一步是将中国吉林省的珲春、朝鲜的罗津、俄罗斯的波谢特三个地方约1000多平方公里的小三角地带建设成国际自由贸易城市;第二步则是扩大连接中国延吉、朝鲜清津和俄罗斯海参崴三地,将这一总面积达一万平方公里的大三角地带建设为“东方的鹿特丹”。
      朝鲜积极响应这一计划,走出了开创特区模式的第一步。1991年12月28日,朝鲜宣布将罗津市和先锋郡总面积为621平方公里的地区指定为“自由贸易地带”,其实就是“特区”。特区内允许成立外国独资、合资企业,不限制投资国别;法律保护外国人投资的资本、财产、企业获得的利润及其他所得;宣布罗津港和附近的清津港为自由贸易港,在自由地带内投资者可享受各种优惠政策。
      朝鲜计划分三步走,把罗先特区建设成为国际货物中转港、出口加工制造业基地、国际旅游中心城市。开放罗先特区可以说是朝鲜政府的重大决断,也被寄予厚望。1994年,金日成曾经指出:“罗津地区在中转贸易、旅游方面比新加坡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开发好了,仅从这里赚的钱就可以给全国人民提供富余的生活。
      ”1996年2月,罗先特区被升格为市,后又于2010年底被升格为特别市,与平壤市和开城市并列为朝鲜的3个特别市。在这之后,朝鲜修改了《罗先经济特区法》,放宽了外国企业进入该市的审批手续。紧接着,朝鲜成立了朝鲜国家开发银行和大丰国际投资集团,拟在罗先开展大规模招商引资,同时指定鸭绿江与中国丹东市相邻的威化岛和黄金坪为自由贸易区。
      然而,罗先特区并没有达到朝鲜方面的预期。截至1997年底,特区引进外资仅6242万美元,与第一阶段引进外资69亿美元的目标相去甚远。政治语境下的开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面临经济困难和粮荒困境,朝鲜开始逐步推行改革措施。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7月颁布的“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
      其主要内容包括:计划制定权的下放、汇率改革和价格改革。措施颁布后,设立经济自由贸易区和旅游观光区,成为朝鲜创汇的主要手段。朝鲜于2002年10月接连宣布将新义州、金刚山、开城列为经济特区。此后近10年间,经营金刚山、开城旅游合作项目和开城工业园区经济合作项目,成为朝韩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
      “天安号”事件发生后,韩国总统李明博宣布终止对朝贸易、合作与交流,但对于开城工业园区却网开一面,给予保留。相应的是,朝鲜军方虽然宣布了7条反制措施,但对于开城工业园区则称将“着手研究有关陆路通行问题”,同时在金刚山旅游项目上也未采取驱逐、没收等强制手段。
      看得出,双方都在尽力维系来之不易的经济合作纽带。2009年,朝鲜采取的一连串强硬动作使其招致进一步的国际制裁。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朝鲜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与外交政策之间的密切关系,急于突破外交和经济的双重困境。2009年下半年起,朝鲜重拾南北关系这张牌,希望重现10年以来以“南北关系”盘活外交棋局的奇迹。
      无奈,李明博政府根植保守,南北关系始终回暖无望,最终影响到开城工业园区的“扩大再生产”。朝鲜修补特区战略目前,朝鲜的特区开发正按照“四角两线”的格局加以推进,具体是指全方位打造功能、性质和内容互补的4大特区。东北部是罗先特区,特色是港口海运;西北部是威化岛和黄金坪,作为自由贸易区;西南部是开城特区,以旅游和加工业为主;东南部是金刚山旅游特区。
      与此同时,“两条主线”正在推进。一条线是针对中、俄等国的罗先特区和两岛开发;另一条线是主要面向韩国的开城工业园和金刚山旅游。朝鲜的革新开放之路已经走了40年,其间有过收获,也有过教训。总体上看,朝鲜的经济改革仍在小步向前推进。尽管如此,朝鲜将经济作为国家建设重中之重的大方向没有变。
      上世纪90年代朝鲜特区经营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国际环境和基础设施恶劣,主要和当时朝鲜的对外合营合资政策不完全符合市场运作规律、不符合国际合作基本规范有关。朝鲜方面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目前正在体制机制上加紧修改特区政策、法律和法规,并在人才培养下加大投入,譬如把大批党政一线干部送到中国等地进行培训。
      朝鲜的特区是一个好的起点,有助于朝鲜积累一些经济合作经验,为进一步参与地区和全球层面的经济活动打下基础。朝鲜的特区也是一块“试验田”,成败与否事关朝鲜经济复苏,也事关朝鲜拥抱世界的决心。朝鲜对外开放四十年缓行朝鲜并不是外界所认为的一个“孤立于世界”的国家。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朝鲜就已经开始同西方国家开展贸易。进入80年代,朝鲜开始引进外资,于1984年9月首次公布了《合资企业法》,并改变以往与社会主义国家的补偿贸易,采用国际市场上普遍采用的贸易形式,如加工贸易、转口贸易、易货贸易、边境贸易、无关税和保税加工贸易、利用自由贸易港进行中介贸易等。
      由于投资政策的放宽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外商陆续涉足朝鲜的投资领域,与朝鲜开展来料加工合作,一些对外合营、合作企业相继在朝鲜落户。近几年,朝鲜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仅派出代表团赴国外举行投资说明会,还组建了一批适应海外市场的企业,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开展对外经贸合作。
      

    胡***

    2018-12-10 19:48: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