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首页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5-22 19:54:54
      现阶段中国农作物秸杆资源的主要利用途径是肥料、伺料、燃料和工业原料。作为肥料的利用方式主要是秸秆还田;作为词料的利用方式主要是作为草食家畜的粗词料;作为燃料的利用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秸秆直燃以及秸秆汽化、致密成型技术及秸秆发电等新的能源利用途径;作为工业原料的利用方式包括造纸、建材、轻工原料及秸秆基质培养食用菌等。
      目前,秸秆用作伺料和农村生活用能的比重较大,工业原料所占比例较小。秸秆还田利用秸秆还田是目前主要的利用方法之一,1993年我国秸杆粉碎还田的面积达到491万公顷。秸杆还田的方法分为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秸秆间接还田技术和秸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技术。
      秸秆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方便、快速,可大大减少用工,且还田数量较多。所以,近几年采用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普遍。直接还田又分为高茬还田、覆盖免耕还田、粉碎翻压还田等方式。间接还田技术又分为高温堆沤还田、过腹还田、沼渣还田等方式。其中,过腹还田是一种综合效益较高的秸秆利用生产技术模式。
      秸杆生化腐熟快速还田技术包括催腐堆肥技术、酵菌堆肥技术等。秸秆生化腐熟技术具有机械自动化程度高、易实现产业化;腐熟周期短、产量高;采用好氧发酵,环境污染小;肥效高且稳定等特点。目前,经过对秸秆还田技术和配套操作规程研究,秸秆直接还田在我国已有一定面积的推广应用。
      在"八五"期间,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研究取得了重要突破,已经制定出包括华北、西南、长江中游区、江苏水旱轮作区和浙江三熟制种植区的麦秸、玉米秸、稻草直接翻压还田的技术规程,包括还田方式、秸秆数量、施氮量、土壤水分、粉碎程度、还田时间及防治病虫害、防治杂草等方面,概括起来主要是养分效应、改良土壤效应和农田环境优化效应三个方面。
      实践证明,秸秆还田后,土壤活性有机质也有一定增加,对改善土壤结构有重要作用。秸秆覆盖和翻压对土壤有良好的保墒作用并可抑制杂草生长。实践证明,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特别是对解决我国氮、磷、钾比例失调的矛盾,补充磷、钾化肥不足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应该指出的是,秸杆还田不当也会带来不良后果。我国的国情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小,机械化程度较低,耕地复种指数高,倒茬时间短,加之秸秆碳氮比(C/N)值高,给秸秆还田带来困难。如果还田数量过大、粉碎程度不高、土壤水分不够、施氮肥不够、翻压质量不好等,则秸杆不能充分腐解,出现妨碍耕作、影响出苗、烧苗、病虫害增加等现象,严重的还会造成减产。
      另外,秸秆中C/N值较高,一般在60~80,使秸秆在土壤中分解缓慢,微生物与作物争氮,影响苗期生长,进而影响后期产量。因此,秸杆还田要配施一定量的氮、磷化肥,降低C/N值,提高作物产量。另外,秸杆直接还田虽能避免焚烧对大气造成的影响,但是会存在着另外的环境污染,即产生大量还原性气体,它们是破坏臭氧层、造成温室效应的祸害。
      同时,使一些金属离子处于还原状态,容易造成对农作物的毒害。要解决此问题,可以配合施用特制的微生物制剂,也可以将秸秆先进行腐解制成有机肥,然后再施人土壤。为了利用好秸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克服秸杆还田的盲目性,使农民在秸秆还田时有章可循,提高秸秆还田效益,推动秸秆还田发展,研究各地秸秆还田的适宜条件,制定秸杆还田技术规程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秸秆饲料化利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要求有更多的动物食品,而畜牧业的发展又受伺料的制约。目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不足400千克,难于拿出更多的粮食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必须扩大饲料来源,开发新的词料资源,提高饲料质量和伺料效率。
      我国政府对提高农作物秸杆饲用价值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十分重视。国务院则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列为我国"九五"农业发展纲要;早在1989年,农业部就将氨化結秆技术列为重点推广的10项实用技术之一;秸杆综合利用技术也是国家"十五"重点推广的50项技术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重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价值,强调秸秆养畜是实行农牧结合、推动粮食生产和畜牧业同步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保护生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农作物秸杆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畜用伺料,但未经加工处理的农作物秸杆只是一种非常规的粗词料。
      秸秆作为伺料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纤维含量高,粗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低,并缺乏动物生长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元素,能量值很低。秸杆中含量较高的粗纤维(占秸秆干物质的20%~50%),限制了胃中的微生物和消化酶对细胞壁内容物的消化作用,导致秸秆适口性和营养性差,无法被动物高效地吸收利用。
      因此,开发和利用秸杆词料资源,提高其利用率和营养价值势在必行。在实践中,秸秆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三种。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如切段、粉碎、膨化、蒸煮、压块等物理方法虽简单易行、容易推广,但一般情况不能增加词料的营养价值。
      化学处理范围狭窄、推广费用较高。生物处理法可以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但技术要求较高,处理不好,容易造成腐烂变质。

    林***

    2017-05-22 19:54: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农业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