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配置合理的行株距?

首页

怎样配置合理的行株距?

怎样配置合理的行株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6-02 15:05:51
      
    水稻产量要素的构成,首先取决于移栽的基本苗数,在基本苗数大致相近的情况下,由于移栽的行株距规格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生态小环境,如植株间的光照和湿度,通风条件以及植株的营养,这些条件的改变,也会对产量要素的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国水稻栽插的行株距配置方式主要有3种:第一种是等行株距的正方形栽插方式;第二种是行距较宽、株距较窄的长方形方式;第三种是宽窄行相间,株距不变,形成双行并列方式,简称宽窄行方式。
      生产实践表明,第二种宽行窄株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它是改善光能利用、调节群体与个体矛盾的有效手段。其增产原因有三点。第一,有利于解决穗多与粒少的矛盾,宽行窄株能在较高的穗数上提高每穗粒数;第二,宽行窄株提高了群体中个体的整齐度,易取得高产;第三,有利于解决争多穗和密植易倒伏和易生病虫害的矛盾。
      宽行窄株地上第一、二节间长度比同等密度的其他方式要短,且通风透光条件改善,所以较抗倒伏,纹枯病较轻,稻飞虱等害虫也较少。每公顷栽45万穴的双季早、晚稻,可按10厘米X23。 3厘米的株行距栽插。每公顷栽22。 5 万~30万穴的一季中、单晚稻,可按15厘米X30厘米或13。
       3 厘米X 25厘米株行距规格栽插。

    z***

    2017-06-02 15:05: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