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进行裂褶菌菌种分离与培养?

首页

如何进行裂褶菌菌种分离与培养?

如何进行裂褶菌菌种分离与培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08 10:54:26
      具体如下:
    (1) 菌种分离裂褶菌子实体薄,一般采用菌木分离方法,用PDA培养基,取长有裂褶菌子实体菌木,锯成3厘米厚的短木片。在接种室内,将木片外表用火轻轻灼烧,杀死表面杂菌,用灭菌的刀片将木片表皮层切去,取长有裂褶菌菌丝的心材一小块,移人PDA培养基试管中,接种的试管放于22~25°C,无光或弱光,通气性良好的培养室中培养。
      裂褶菌菌丝呈白色,有气生菌丝,经分离纯化即得到裂褶菌的母种。分离获得的菌种应提纯,挑选菌丝粗、生长整齐、气生菌丝少、基内菌丝较多的为优良菌种。 (2) 菌种培养 母种培养:培养基为马铃薯加富培养基,经高压灭菌,在无菌条件下接种。接种前应选择适合于当地的优良菌株。
      裂褶菌固体培 养时,从开始接种到子实体形成的时间在不同菌株间有很大差别,申农001号菌株,从接种到子实体分化需45天,南京大学分离的 483号和385号菌株,其子实体分化时间分别为20天和50~60 天。一般每支试管菌种可扩接50~60支试管菌种。
      培养温度22~25°C,空气相对湿度60%~65%。 原种培养:原种的培养基有木屑、麦麸培养基和棉籽壳培养基。常用容器为750毫升的菌种瓶或20厘米X28厘米的塑料袋。在无菌条件下,将豆粒大小的斜面母种置于原种培养基内,放在最适生长温度25°C的培养室中培养。
      
      菌丝长到瓶底后(或袋底)5~ 7天的菌龄最好。这样的菌龄,培养料中菌丝密度高,菌丝还处于生长高峰,扩大接种繁殖时菌丝生长快,也不容易退化。苗龄过长,菌丝衰老,用以扩接菌丝生长慢,容易产生杂菌。菌龄超过2 个月的原种,接种后杂菌感染率很高,所以不宜用之。

    芭***

    2017-02-08 10:54:2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