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辨别德军武器

首页

辨别德军武器

请大家辨别一下这门炮的型号,性能最好有具体参数

请大家辨别一下这门炮……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0-12 17:07:31
      闪电说得很详细了,补充一些,德军一战Big Bertha“大贝莎”重型臼炮大概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最出名的火炮,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线战场重创英法联军,取得许多骄人战绩,尤其恐怖的是,当德军进攻比利时的“列日要塞”时,“大贝莎”它那巨大的420毫米炮弹几乎将“列日要塞”上的坚固堡垒给炸成碎片,“列日要塞”里面好多比利时的士兵就被恐怖的420毫米炮弹要了命!至于运输,是不能牵引的,只能分解运输,但是不必非铁路运输!
    口径420mm (16。
      5英寸),射程12。5Km (7。7英里)(闪电恐怕是指9。3英里),初速400米/秒,长6。72米,人员编制达到285人!射速8发/每小时,最大射击仰角65度。 既然说到420MM,还有就是一战另一种著名420MM臼炮———“Gudrun”古德龙重型臼炮!它的运输是将火炮分解,用类似拖拉机的车辆运输! 顺便说说Gamma“加玛”炮,在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最北部的苏军“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要塞压制着北方主要道路和别别克峡谷的险要地带,其装备的305MM火炮对德军步兵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突破最强的要塞,必须动用最强的火炮。
      德军为此调拨了3门超级巨炮,420毫米“加玛”炮,600毫米卡尔炮,800毫米“多拉炮”,德军的第一目标是苏军“库拉贝”弹药库,为此,首先由“多拉”炮,连续发射重达7100公斤的穿甲弹直接穿透8000毫米的防护层命中位于地下弹药库中部引起震撼全岛的大爆炸,从而断绝了苏军北部要塞群的弹药供给。
      随后“多拉”炮顺临时搭建的4轨大型铁路转弯南下,开始攻击“斯大林”要塞。同时北部德军炮兵开始进入全面围攻"高尔基I号"的炮击行动。这时北部炮击的主角换成了600毫米“卡尔炮”,重达2200公斤的610毫米高爆弹倾泻在“高尔基I号”要塞周围,4000毫米厚的永久水泥装甲板被打成碎片,要塞内部开始暴露;然后是第8航空军倾巢出动,采用每天1000架次的波状俯冲轰炸对要塞生活区造成完全破坏,迫使苏联士兵向要塞内部退却。
      为了压制苏联步兵的突围和增援,420毫米“加玛炮”对要塞周边进行密集轰击,1000公斤重的420毫米炮弹粉碎了要塞周围所有的道路、铁路网,“马克西姆-高尔基I号”要塞完全孤立了!。。。。。指挥官曼施泰因于6月30日战役进行时晋升为元帅。这少不了这3门炮的提携! 换张图片,420毫米“加玛炮”。
      

    逆***

    2006-10-12 17:07:31

其他答案

    2006-10-13 14:37:14
  • 用本人的小号发张“Gudrun”古德龙420MM重型臼炮!也相当有名

    眼***

    2006-10-13 14:37:14

  • 2006-10-12 23:23:41
  • 喂!
    两位兄弟!能告诉我这玩意怎么牵引吗?
    看图片这玩意带轮子,有整体牵引的味道,但实在想象不出一战时的工业水平能诞生出能够牵引这玩意的牵引车。
    “伽玛”是奥匈位于比尔森的斯柯达工厂的产品吧?那玩意就一门而已,分成炮座/炮架/炮管三部分进行机动,整体重量超过100吨,但组装完成后其360度环向射击还是蛮诱人的.......射程15公里,弹丸重量超过一吨了。这玩意似乎没赶上参加一战,造好后奥匈都解体了,结果斯柯达工厂划归新成立的国家捷克斯洛伐克了,这门炮也就一直摆在斯柯达厂的仓库里,直到纳粹入主捷克斯洛伐克后才被纳粹启封,用在了法国战场,炮击马其诺防线,据说后来苏德战争爆发后还转战东线,和800mm“多拉”,600mm“卡尔”一道炮击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恩!"逆火"兄发的另一张图就是我所说的这个斯柯达造420mm炮了!

    1***

    2006-10-12 23:23:41

  • 2006-10-12 16:03:03
  •   这个应该是“大伯莎”。修正一下。
    她的诞生起源于著名的施利芬计划,当时的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要求德军穿过中立的比利时,从侧后攻击法国,这在日后成为德军进攻法国的基本战术。但这要求德军迅速攻克在比利时的列日和那慕尔的坚固筑垒设防地段,于是就需要专用于摧毁坚固堡垒的超级重炮。
      日俄战争中日军久攻旅顺要塞不下的教训,也证明了这种专用于摧毁坚固的要塞的超级重炮的重要性。 克虏伯根据多年研制重炮的经验,研制出420毫米的Gamma重炮,但这门重炮太过笨重,必须拆开才能用火车运输,在阵地前重新组装,耗时费力,容易贻误战机。
      德军要求克虏伯研制一个便于通过公路机动的版本,这就是“大伯莎”了。“大伯莎”是克虏伯公司于1914年研制的420毫米榴弹炮,一共制造了4门。 “大伯莎”是以古斯塔夫·克虏伯的妻子伯莎命名的,这肯定不是古斯塔夫的主意,除非古斯塔夫不要命了,因为Dicke Bertha的原意是巨胖的伯莎,不过习惯上英文名字是Big Bertha而不是Fat Bertha。
      这位来自鲁尔河畔埃森的德国MM也确实不大婀娜,重达43吨,需要200人花6个星期才能在阵地前组装完毕,也有说法需要多达1000人才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大伯莎”的弹头重820公斤,射程15公里或12。5公里,再坚固的工事也经不住这么一下。820公斤的炮弹落到要塞附近时,比利时士兵的震撼和惊恐是容易想象的。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最后一刻,两门“大伯莎”终于交付德军,马上就被用在列日和那慕尔的攻垒作战,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此巨大威力的炮弹,直接命中敌人的堡垒的威力自不待言,即使落到附近,沉重的弹头借助下落的动能,钻入地下深处爆炸,引起的地震摇撼了坚固堡垒的根基,对军心的巨大震撼更不用说了。
      但是“大伯莎”的辉煌时间不长,在血淋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血淋淋的战斗凡尔登战斗中,4门“大伯莎”一起上,还是没有改变德军功亏一篑的下场。凡尔登战斗结束后,德军撤下了所有“大伯莎”不再使用,因为协约国军队已经大大增加的火炮射程使“大伯莎”的使用变得很危险。
       其炮管重13.4吨,最射击大仰角65度,平射为0度,最大射程我个人倾向12。5?诺氖荩ㄎ壹堑迷谀母鍪樯峡吹焦⑸湟幻杜诘瑁保矗垂锘鹨? 最后来一张全家福,哪位是伯莎应该能看出来。

    闪***

    2006-10-12 16:03:0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