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词牌名“永遇乐”的“乐”读什么音?为什么?

首页

词牌名“永遇乐”的“乐”读什么音?为什么?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9-05 09:25:36
    三年多前《咬文嚼字》杂志曾发表了一篇金文明先生(就是那位狂“咬”余秋雨的金先生)的文章,金先生倒是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他首先从相关资料中找到了《永遇乐》词的源头(这不难,只要在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了),并稍加分析,但《永遇乐》词的源头的资料仅只言片语,他的分析也难服众。金先生接着又称他的恩师(一位德高望重又满腹经伦的前辈)读《永遇乐》时,“乐”就读“lè”,这也难令人信服。金先生的第三点证据倒让人不得不服,他找出万树的《词综》,从《词综》的编排体例上找到了答案。《词综》在排列词牌名时,是按词牌名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排的,词牌名最后一个字同样是“乐”,但由于读音不同,排列的顺序也不一样,清平乐”的“乐”读“yuè”,《永遇乐》的“乐”读“lè”!
    

    漫***

    2006-09-05 09:25:36

其他答案

    2006-09-05 13:10:31
  • 乐,le,四声
    因为俺们老师教的要读 快乐的乐

    a***

    2006-09-05 13:10:31

  • 2006-09-05 08:16:12
  • 同意楼上的。读yue
    词牌名,应该是yue厕不是le

    y***

    2006-09-05 08:16:12

  • 2006-09-05 07:58:24
  • 读音应为:yue 音乐的乐
    词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合音乐以供歌唱的。其所配之乐既有宫廷皇室音乐,又有文人燕集之乐,更有大量的民间市井俗乐。开始的“词”本身的声韵问题,宽严不一,大致以合乐为标准。后来,“词”便与乐府一样,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所以词学的声韵问题,内涵是变化的,北宋以前一般是合乐与否的音律问题。而南渡之后,因词与音乐关系的疏离,除姜夔、张炎等精通音乐的词家外,大部分作者的填词都只能以名家名作为标准和范本,照式填写,本质上成为合谱的问题。至于后代,不知宋词歌唱之法,就成为纯粹的诗词格律问题了。正如清冯金伯《词苑萃编》所说:“盖宋人之词,可以言音律,而今人之词,只可言辞章。宋之词兼尚耳,而今之词惟寓目。”正指出了作为研究客体的词的声韵问题,由于词与音乐的亲和或疏离关系而产生的质变。 
    

    x***

    2006-09-05 07:58:2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