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假借字”的含义?举实例!

首页

“假借字”的含义?举实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8-28 11:03:28
    “假借字”:本无其字或本有其字而借用他字来表达.
    如:其,本义为土筐,后借来做虚字用,而为本义另造了一个新字“箕”。虚词“其”即为假借字。

    心***

    2006-08-28 11:03:28

其他答案

    2006-08-28 11:08:15
  •   第四节  假借字  P111
     
    * 参见第四章第一节假借P61 。
     
    一、假借字的性质及研究目的:
    假借是文字在记录词语时的一种借用,属于文字的使用问题。
    研究假借字的根本目的是探索借用的字表示的是哪个词,因此也是汉字和词的对应关系问题。
         二、假借字的判断: 1、假借图示: 字 词 a A (b) B 1。用a字表示B词(“托事”)时,a是假借字。 例 a字:B词的假借字   A词:a字的本义 (b)本字 B词:a字的假借义 c字 C词 2。
      对a字而言,B是a的假借义。(假借义指字义) 1 而 胡须 \ 连词     3。对假借字a而言,b是本字。当有b字时,称a通b。 2 蚤 跳蚤 早 早晨     4。
      假借条件之一:A、B两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依声”)。 错综 何he4 负荷he4(借c字表示) \  疑问代词he2 荷he2 莲   2、判断一个字借用后表示的是哪个词: 第一,不能把某个字简单地看作就是某个词。
       第二,假借的条件:1、读音(指古音)相同或相近。2)具有有力的旁证。 第三,在具体文章中,某字的本义和假借义都解释得通时,应认真分辨。 例如: 1、《论语·先进》:“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归:假借为“馈”,祭也。 2、《左传·昭公元年》:“不靖其能,其谁从之。鲁叔孙豹可谓能矣,请免之以靖能者。” 靖:本义为安抚、平定,假借为表彰。 注意错综的情况:见上“荷”例。 第四,当一句话中某个字的意思,不好判断是某个词的引伸义还是某个字的假借义时,应当注意。
      (参见第九章词义的发展变化)   三、古书对假借的注释: 1、以本字为训释词,直接说明一个字的假借义。例: 《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毛传:“务,侮也。” 2、读为、读曰:说明本字和借字的关系,注音又释义。 格式:假借字 + 读为、读曰 + 本字 例: 《荀子·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王念孙:“生读为性。” 3、读若、读如:多用于注音,有时也说明假借字。(格式同2)例: 《礼记·儒行》:“虽危,起居竟信其志。”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4、明确指出假借关系:例: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音义》云:“由,义当作犹,古字借用耳。” 。

    絮***

    2006-08-28 11:08:15

  • 2006-08-28 08:08:12
  •   如果一个汉字经常使用的意义和结体构形的意义不同,二者具有同音词的关系。例如:
      假借“簸箕”的“箕”表示代词的“其”;
      假借“乌鸦”的“乌”表示“呜呼”的“呜”等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
      来:本义是指“麦子”的象形字,假借指到来的“来”;
      令:本义是指“命令”的会意字,假借用于“县令”的“令”;
      长:本义是指“年纪大”的象形字,假借用于“长官”的“长”;
      道:本义是指“道路”的会意字,假借为道德的“道”;
      它:本义是指“蛇”的象形字,假借为表动物的代词“它”。
         上边这些例字都是采用象形或者会意法造的字,但是该字使用时表示的意义都与所象之形或形符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关系。因此,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假借字。   辨析:   (1)假借字另有自己的构形理性,例如,“其”“来”“长”“它”都是“象形字”,“令”“道”是“会意字”。
      因此,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2)但是,从“箕”和“其”的使用频率来看,后者的频率远远高于前者。古人为什么要先创造一个根本不常用的“簸箕”字放在那里,等着让经常要用到的“其”来借用呢?很可能是为了给代词“其”造字,无形可象,只好借用同音词的“形”来代替。
         (3)假借法启发了汉字的创造由形——义关系发展到音——义关系,从而启发了“形声法”。因此说,假借法在汉字构形理性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返回 。

    枫***

    2006-08-28 08:08:12

  • 2006-08-28 00:12:55
  •   如果一个汉字经常使用的意义和结体构形的意义不同,二者具有同音词的关系。例如:
      假借“簸箕”的“箕”表示代词的“其”;
      假借“乌鸦”的“乌”表示“呜呼”的“呜”等等。
      类似的例子还有:
      来:本义是指“麦子”的象形字,假借指到来的“来”;
      令:本义是指“命令”的会意字,假借用于“县令”的“令”;
      长:本义是指“年纪大”的象形字,假借用于“长官”的“长”;
      道:本义是指“道路”的会意字,假借为道德的“道”;
      它:本义是指“蛇”的象形字,假借为表动物的代词“它”。
         上边这些例字都是采用象形或者会意法造的字,但是该字使用时表示的意义都与所象之形或形符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关系。因此,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属于假借字。   辨析:   (1)假借字另有自己的构形理性,例如,“其”“来”“长”“它”都是“象形字”,“令”“道”是“会意字”。
      因此,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2)但是,从“箕”和“其”的使用频率来看,后者的频率远远高于前者。古人为什么要先创造一个根本不常用的“簸箕”字放在那里,等着让经常要用到的“其”来借用呢?很可能是为了给代词“其”造字,无形可象,只好借用同音词的“形”来代替。
         (3)假借法启发了汉字的创造由形——义关系发展到音——义关系,从而启发了“形声法”。因此说,假借法在汉字构形理性的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

    雁***

    2006-08-28 00:12:55

  • 2006-08-27 23:08:07
  •   假借字可分为本有其字的假借字和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两种类型。
      1、本无其字的假借指某些词原先没有为它们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个同音字来记录它。如与“旧”相对的那个词就没有专门为它造出一个字,人们就从现有的字中找出一个与它同音且原义为打柴的“新”字来记录与“旧”相对的那个词。
      2、本有其字的假借则是指某个词本来就有表示它的专字,但人们在书写它的时候,却借用了一个与它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如表示“伸展”这个意义原先有个专字“伸”,可有的作者在写“伸”的时候,却放着“伸”不用,用了一个与“伸”音近的“信”来表示“伸展”的意义,那么,在表示“伸展”这个意义时,“信”就是一个假借字,而“伸”是它的本字。
      例如:
     “状有归色”中的“归”通“愧”,译为“惭愧、羞愧”。

    月***

    2006-08-27 23:08:07

  • 2006-08-27 21:33:00
  • 古书中有些字词不能照它一般的含义去理解,如《孟子》“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史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王”,这两句中“蚤”不能作“跳蚤”解,只有当“早”字解才讲得通。“蚤”于“早”在声音上非常相似,这类因同音或音近而借用的字,就是“假借字”,也可称为“通假字”。例如:
    “惠”:本义恩惠。《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惠”字,假借为“慧”。
    “由”:本义为跟从。《孟子.梁惠王下》:“今之乐由古之乐也”中,“由”假借为“犹”,作“等于”解。
    “归”:本义指女子出嫁,成语“于归之喜”就是这个意思。《论语.阳货》:“归孔子豚”中,假借“馈”,乃赠送的意思。
    必须知道,假借字只是声音相同或相近而借用而已,它与本字未必有意义上的关联。不懂假借字,很难读通古文。
    

    s***

    2006-08-27 21:33:00

  • 2006-08-27 21:16:03
  •   汉字的结构有六书,分别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假借:许慎《说文解字》:“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些词原先没有为它造过专用字,只是从现成的字中选取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后来习惯了,这个字也就归它使用了。简单说,就是本来这个地方是没有有这个字的,后来根据它的读音,借用了别的地方的字,它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跟本义是否有关。
       假借字的分类:(1)本无其字: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它,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有两种结果:A某些词既然本无其字,于是它的假借字也就一直归它使用了。至于假借字是否还同时用于表示本义,有两种情况:a有的假借字自从被它借用以后,它又改头换面以新的面貌来表示本义。
      如“莫”本义是昏暮,后假借为否定性无定代词。自从它被借用后,为本义又造了一个“暮”字。“莫”的本义反而不为人所知了。b有些假借字被借用后,它兼有表本义和假借义两种功能,如“汝”本义是水名,假借义为第二人称代词,现本义和假借义同时存在。B本无其字的假借字使用一段时期以后,为了区别用法,人们为假借义另造新字。
      如“辟”,本义是刑法,假借义是避开,为假借义造了后起本字为“避”。   (2)本有其字: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这是本有其字的假借。有三种情况:A、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a本字是规范字,如“早蚤”、“疲罢”、“伸信”前面一个是本字,后面是假借字。尽管两字通用,在常人心中仍以本字为规范字。b假借字人们习以为常,把它视同本字。如“彼匪”。B、平时用本字,偶尔用同音字、近音字来代替。如“寤”借为“牾”,即写了别字。
      C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假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如“亡”最初只表示没有或亡失,“无”只表示求雨的舞蹈;从西周金文开始,有无的无既用“亡”,也用“无”;先秦古书中“无”的用例已大大超过了“亡”;到后代,基本上都用“无”字了。
       。

    1***

    2006-08-27 21:16:0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学习帮助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