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怎么?

首页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怎么?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怎么样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7-21 11:14:51
  •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党委书记夏志林教授,院长徐建明教授。  坐落于交通发达、风景宜人的世界风筝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潍坊市,新校区位于旅游胜地浮烟山北麓,与浮烟山森林公园南北呼应,是自然与人文和谐统一的读书圣地。
      近30年的办学历程,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逐步发展成为以理工为主兼有人文经贸类的综合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拥有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富有朝气的师资队伍,教职工400余人,其中教授、高级讲师占专业教师的60%以上。
       学院现有纺织系、服装美术系、外语系、管理系、 机电工程系、信息网络系、土木工程系、化学工程与环境科学系等八个系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两个二级学院,并设五年高职基础部和中专部、,开设38个高职专业,现有在校生近万人。   学院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是直接为企业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坚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办学方向,实行“产教科研相结合,学用创新于一体”的育人模式,按照“注重实践,强化应用,提高技能”的办学思路,狠抓素质培养,突出理论教学与操作技能的结合,保证了教育质量,培养出的学生以“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岗位适应快”而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特色是高等职业院校生存发展的核心。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广大教职工,转变观念,锐意进取,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最佳途径。率先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建立起颇具规模、独具特色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成立了省内100余家知名企业加盟的院董事会,“委培式、订单式、融合式”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更加宽广。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韩国新罗大学、汉城工业高等学校、清州大学、启明文化大学、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斯克大学、赫尔松科技大学、加拿大UTS学院、印度基督学院、印度英迪拉甘地开放大学、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泰国易三仓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院在外留学生已达百余名,接受外国留学生培训三百余名。  学院是省经贸委确定的全省工商管理培训资格学院,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的省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培训工作可以与全省企业培训、技能鉴定、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接轨。与六所全国重点大学(厦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联合办学,成为六所重点大学山农网络教育中心,为广大求学、求知的有志之士提供了现代的、科学的、便捷的、有效的途径。
        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他们有的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有的成为企业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为山东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他们的优秀表现为我们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赢得了荣誉,为此,我们深感骄傲与自豪。  学院创建于1978年,2001年8月,成建制晋升为“山东纺织职业学院”,2006年4月更名为“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
      多年来,学院扎根纺织,贴近社会需求办学,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闯出产学一体的特色办学之路。目前,学院设置专业40个,高职在校生8551人,专任教师546人,占地2121亩,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6036万元,纸质藏书64万余册,建有60个与各专业教学相匹配的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1000多台微机、宽带网、网络中心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完备;建有纺织、服装、针织、机械、化纤、自动化研究等具有一定规模的校内实训基地和科研所,固定资产4。
      2亿元。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现代纺织实训基地、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7部、国家专利11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有省级特色专业2个、示范专业2个、精品课程4门、教学团队1个。近年来,潍坊市政府在学院新校区建设、人才引进、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直接和间接投入1。
      26亿元,使学院各项事业突飞猛进。  学院是中国纺织服装高职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承担学会日常工作,多次成功组织了全国性的教学改革、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居全国同类院校领军地位。   一、兴办产业,双元互动,成功走出了一条产学一体特色办学之路  从1986年起,学院“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  先后建设了纺织、服装、化纤、机械加工等11个校办工厂、10个专业研究所、1个甲级纺织设计院,直接作为9个专业群的支撑、配套机构。
      这些校办产业具有教学、生产双重功能。每个产业都有定型产品,共计14类106个品种;其中,不同型号的摩托车活塞早已成为行业的定型产品;能够同时承担1100名学生实习实训。2009年,校办产业接纳学生生产性实训140万人时,实现产值2亿元,申报国家专利11项,细纱变频控制、GWZ系列全自动消防、无负压给水技术等12项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研制的JSA210型喷气织机开始批量生产,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构建起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协调、科学发展的运行机制  自1993年以来,学院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在内部管理上,按照“职能包干、劳酬融促”的原则,引入市场机制,产业部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教学部门独立核算,部门拥有自主用人权和分配权;专业教师兼任校办产业的技术人员,实现了教学、生产双栖身份;在分配上,打破事业单位工资体系,实行绩效薪酬制;在用人上,按照“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原则竞争、聘任上岗。
      灵活的运行机制保障了产学一体办学的顺利实施。   三、校企合作,开放办学,以他方需求为中心搭建起合作育人平台  1995年,成立了由130家行业排头兵企业家组成的“学校董事会”,2009年,牵头组建了由行业协会、企业、职业院校共计139家单位组成的“山东省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建立起校企双方紧密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从而促进了优质资源共享;由鲁泰纺织、魏桥纺织、新郎服饰、青岛纺机、山东海化等骨干知名企业100多名技术专家组成11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澳大利亚、韩国等13个国家55所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拓展TAFE、中韩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开放办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四、以“产学一体,工学结合”为特征的多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学院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探索了“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员、作品与产品、教室与车间”的一体化,做到了“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融合行业龙头企业,针对不同专业特点,实施了以“产学一体,工学结合”为特征的多形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形成了“三环相嵌、三能合一”,“校企联动,学做合一、订单培养”、“学用一体、四段晋级”等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
      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教学环节,实现了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确保实践教学环节占教学总时数的50%以上。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带动了专业建设和以工学结合为特征的课程建设。  五、德才兼备,德于才先,创新形成了素质教育新模式  学院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将校企文化相融的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力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职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形成了“一二三四”职业素养培育新模式:即创新实施了指导教师工作模式,以强化学生个性化培养;启动了诚信教育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项工程”,以强化学生的品德培养;坚持开展“讲普通话、说外语、用计算机”的“三热”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四种能力”培养,以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横向科研,辐射带动,服务社会成绩显著  横向科研成效显著。近年来,学院各专业研究所共完成研发项目24个,省市立项20个;承担合作企业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数合计20项,申报专利11项;获得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服务费累计1648。9万元;学院所属山东省纺织设计院共承担国内外大中型纺织工程项目14项。
      强大的社会服务能力和显著的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学院对口支援陕西纺织服装职业学院等3所高职院校,被教育部授予西部地区教育顾问单位。  社会培训形成品牌。学院是“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金蓝领技师培训基地”、“全省工商管理培训资格院校”、“省级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及“全国外经贸经理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心”,连续四年被评为“山东省企业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学院积极开展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组织各类社会培训8500余人次,2009年鉴定规模达4000人次;学院是托福考点、韩国政府授权的韩语TOPIK培训与考试中心,年承担托福考试3000余人次、韩语TOPIK培训与考试10000余人次。
        七、就业率高,质量好,人才培养工作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学院共为社会输送技能型人才3万余名,学生素质高、能力强,深受用人单位欢迎,首次就业率五年平均96。97%,位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经调查,2009年,毕业生起薪平均在1300元以上,高于地区平均工资水平;毕业生工作稳定性高,一年稳定率在95%以上,二三年稳定率在89%以上。
      涌现出大批优秀毕业生,如80届毕业生王方水现任鲁泰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曾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劳动模范,86届毕业生张忠生现为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2届毕业生马晶晶获全国商业技能比赛第一名,并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为第十六届团中央候补委员。
      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2005至2009连续三年获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一等奖;2009年获全国职业院校纺织面料设计大赛金奖,等等。  学院的发展得到了省市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赢得同行的认可。
      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军民考察学院后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办学定位准确,人才培养符合社会需求,成绩突出,走在了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潍坊市市长许立全在评价学院时说:“近年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坚持服务区域经济,为潍坊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办学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的高度关注。  2001年学院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4年在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产学结合和国际交流与合作被认定为学院两项办学特色;2009年在山东省高校工委组织的德育评估工作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院被评为“山东省普通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当选为中国纺织服装高职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单位;山东省高职高专学会副会长单位、高职高专院校师资及管理人员培养牵头单位等,在全省乃至全国职教界具有一定的示范、辐射作用,为区域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

    K***

    2017-07-21 11:14: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