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你是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首页 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

你是如何进行课堂导入?

初中英语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你是如何进行课堂导入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6-09 17:02:43
  • 1、看英语电影短片。2、英语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来自己导入。3、说故事。

    一***

    2014-06-09 17:02:43

  • 2014-06-09 14:51:08
  •   课堂导入,尤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中的序幕,起着渲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同时,导入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稳定学生的情绪、引起学生注意、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的学习,如果教师引入新课枯燥无味,讲解晦涩难懂,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很难保持长久。
      所以要想巩固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必须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恰当地引入新课,能使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处于最佳的思维状态,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所以教师的导入要注重在趣字上启发诱导,做到融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启迪思维于一体。
      例好,讲解酵母菌时,采用如下导入:蒸馒头和面时,为什么加入酵母粉蒸出的馒头总是喧软多孔?开冷和面为什么不容易发开?学习完酵母菌的知识后大家就会知道其中的奥妙了这样导入新课,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也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乐趣感、亲切感,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引起渴望学习本节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就会专心听讲,兴致勃勃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识,对课堂教学的展开和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所以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常见的导入方法有:①直接导入:老师以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来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诱发探求新知的兴趣。如:前面我们学习了水中生活的动物,今天我们接着看看陆地生活的动物又有哪些特点,它们是如何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寥寥数语,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节省时间。
      但经常使用此法导入,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难以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如果非用此法,一定要注意语句的抑扬顿挫、问题的鲜度和悬度要大些,才能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②经验导入: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生物学素材为出发点,通过老师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谈话或提问,以引起回忆、自然地导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③实验导入: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强的实验,可通过大量的声音、色彩、形态、气味等的变化使学生在感官上接受大量的刺激,获得大量的感性信息,同时,通过巧布疑、设悬念,激发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具有较大的具体性、形象性,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类型的实验作为导入素材,能引起学生大脑皮层形成获得新知识的兴奋灶,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法。
      生物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它对中学教师有很大的魅力,是极易调动学生情趣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通过演示一些实验导入新课,不但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而且培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发酵实验引入人类对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方面的应用,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发酵的结论等。
      以实验导入的机会很多,需要老师们用心挖掘,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④直观导入:利用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和多媒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吸引学生的眼球,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创设研究问题的必须情境,学生为解决直观感知中带来的疑问、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强烈要求,引发学习的兴趣。
      ⑤设疑导入:通过一些带有悬念的或引发学生深思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心理学家指出:疑是深入研究的起点。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是在他们本身的生疑质疑释疑的矛盾运动中进行的。这种矛盾的过程,即思维过程,首先是由教师在教学中巧设悬念引起的。
      新课开始,教师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疑问,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化,激起学生释疑而探索的心态,进而导入新课。变无疑为有疑,也是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如:七上有机物的分解利用呼吸作用一节,提出问题:苹果放入为什么不太好吃了?萝卜放久了为什么会空心?这些问题提出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凭自己的经验对这些问题会做出一定的反应,教师通过讲评学生解答的是和非引出课题,这样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用科学的知识代替含糊生活经验的学习要求和愿望,以浓厚的兴趣,饱满的精神状态学习本节知识。
      设疑导入时,要在疑字上下功夫,做到鲜明、具体、问题突出。疑能起到启迪剂的作用。⑥事例导入:用学生生活中熟悉或关心的生物学事例导入,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⑦悬念导入:提出带有悬念的问题导入新课,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即巧妙地提出学习的任务,又创造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
      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则无从下手,则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引起学生开支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⑧故事导入:以生物学科的动人的、妙趣横生的发现史、科学史引入,收授教于趣之效。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火石,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
       点击好评,是对我最大的鼓励!祝你事事顺利。

    旅***

    2014-06-09 14:51:0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