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人有没有第三只眼睛?


      		
机*** | 2006-08-04 13:09:59

好评回答

2006-08-04 20:32:45
☆*** |2006-08-04 20:32:45 320 179 评论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在东方的许多宗教仪式上,人们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第三只眼,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进行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中心部位,将其比喻为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直至今日,现代医学对第三只眼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不久前,俄罗斯《总结》周刊的一篇文章对“第三只眼”作了详尽报道。古人类学家别洛夫认为,这一器官退化痕迹残留在大脑半...

查看全部>>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关于第三只眼的说法由来已久,在东方的许多宗教仪式上,人们习惯在双眉之间画上第三只眼,认为这样便可获得与宇宙进行直接交流的通道。古希腊哲学家认为,第三只眼位于大脑中心部位,将其比喻为宇宙能量进入人体的闸门。直至今日,现代医学对第三只眼的研究也从未停止过。不久前,俄罗斯《总结》周刊的一篇文章对“第三只眼”作了详尽报道。古人类学家别洛夫认为,这一器官退化痕迹残留在大脑半球下。“退化的眼睛”与松果体类似,是一个不大的非对称器官。



第三只眼出现在胚胎发育两个月时,即晶体、感光器和间脑区域的神经细胞形成阶段。奇怪的是,它刚一出现,马上就开始退化。著名的海克尔生物基因定律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据。根据这一定律,胚胎在很短的时期内会经历其所属物种的整个进化史。即人类在胚胎时期能够出现我们的先祖所具备的某些形态特征。人类学家认为,人体的某个器官会发生退化,然后便不复存在。从古代两栖动物的进化中可以发现它们同样伴有退化。新西兰的斑点楔齿蜥已经存在了2亿年,它的颅骨上有很小的眼眶,在一层透明的膜下隐藏着一只真正的眼睛。古生物学家发现,许多灭绝的爬行动物头顶都有眼睛,它是这些动物视觉器官的重要补充。正是因为具有这一独特的器官,爬行动物才对地震、磁暴和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非常敏感。

动物的第三只眼确实能够物尽其用,而且还可以保护自身安全,但人要它来做什么呢?

别洛夫认为,先知者眼前出现的画面,正是松果体作用的结果。大脑将宇宙中的能量汇集起来,而身体与地面振荡保持一致。所以,松果体能够从宇宙获得超凡的想象力,将其化作神经冲动,到达丘脑下部。然后,这些信号随着神经进入视网膜,视网膜上便出现虚拟的图像,同时,图像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继续传入大脑的视觉皮层,产生意识。未卜先知的画面通常是闭眼而非睁眼时出现的。未卜先知的能力应该是在我们的祖先失去了头顶上的眼睛后,作为对这一消失器官的补偿而出现的。

别洛夫认为,祭司充分利用了这一退化器官。为发挥第三只眼的功能,他们用钻石做头饰,在宗教仪式时佩戴。或许,宇宙的神秘能量正是通过宝石透明剔透的结构,以光束的形式汇聚到头顶。电磁波到达松果体并作用于其组织,水晶起的作用与晶体类似,只是它吸收的并非普通光线,而是宇宙能量。在宗教仪式上中,祭司正是借助人为的第三只眼,洞悉一切。

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一些宗教学说的信徒通常会被施以脑颅环锯术,他们的头顶会被挖出不同形状的洞。环锯术的被施予者都是祭司的候选人,不知这是不是为了减轻宇宙神秘能量进入松果体的难度。

松果体是否是第三只眼睛,它是否具有特殊功能目前尚无定论。

圣彼得堡的生物学专家对松果体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种神秘腺体在性成熟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后它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因此学术界一直认为,它跟阑尾一样毫无用处。但俄罗斯学者发现它在不同时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其组成细胞类似视网膜的色素细胞,有能够分泌激发肌体活性的血清素和具有镇静作用的褪黑激素,两者的分泌量也是相当恒定的。人到了另一个时区作息会失调,身体机能会发生暂时紊乱,正是松果体在捣乱。

古代曾经有能量中心之说,这一中心很早就被冠以第三只眼之名,因为它能够接收和反映出具体的图像,看来古人的结论不无道理。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6-08-05 11:18:57
  • 松果体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分泌褪黑激素。此外,在松果体内还有大量的5-烃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物质对控制生物的周日节律起重要作用。 
      松果体位于间脑之上,第三脑室的后端,借短蒂与间脑相连。成人松果体长5-8毫米、宽3-5毫米、重约200毫克,形似松果。该腺体在儿童中期发育至最高峰一般在7岁后逐渐萎缩,成年后不断有钙盐沉着。 
      松果体覆有被膜,即软脑膜。含有丰富血管和无髓神经纤...

    查看全部>>

    松果体是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主要分泌褪黑激素。此外,在松果体内还有大量的5-烃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物质对控制生物的周日节律起重要作用。 
      松果体位于间脑之上,第三脑室的后端,借短蒂与间脑相连。成人松果体长5-8毫米、宽3-5毫米、重约200毫克,形似松果。该腺体在儿童中期发育至最高峰一般在7岁后逐渐萎缩,成年后不断有钙盐沉着。 
      松果体覆有被膜,即软脑膜。含有丰富血管和无髓神经纤维的结缔组织自被膜伸入腺内,形成小隔,将腺分成许多不规则的小叶。小叶的实质由松果体细胞核神经胶原细胞组成。 
      松果体细胞是构成松果体的主要成分。细胞在小叶内排列成索,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而圆,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常含脂滴。电镜下,可见大量的游离核糖体、少量粗面内质网,和广泛的不典型的滑面内质网。 
      神经胶原细胞为有长突起的细胞,位于松果体细胞索和血管之间。电镜下,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内质网,并有少量游离的核糖体。一般认为它们属于星形胶质细胞。 
      小叶除上述两种细胞外,还可见到其他神经胶质细胞及肥大细胞。后者可能与松果体内含有多量的5-烃色胺有关。 
      褪黑激素可能是松果体的特殊激素,它在松果体细胞内合成并释放,能抑制腺垂体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可以防止性早熟。如果在儿童时期松果体遭到破坏,则出现性早熟或生殖器过度发育。 
      目前认为松果体起生物钟作用。通过影响一些内分泌腺体(主要是性腺,还可能有垂体、甲状腺和肾上腺)的功能,来控制生物的周日节律。 
       
       
      参考资料: 
      神秘的第三只眼 
      在我们头顶正中的深处,有一个豌豆大小的东西,形似松子,故名为松果体。 
      通常,松果体长约1厘米,宽约0.6厘米,厚约0.4厘米,重约0.2~0.3克。对这样一个小不点儿的腺体,人们却长期弄不清它究竟有什么作用。 
      由于松果体处于前后脑的关键部位,所以解剖学家卡里盎说它是人类思想通过脑腔的必经门户。德国科学家笛卡儿认为这是“灵魂所在之地”。也有人把它看成“智慧库”。 
      后来,人们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它进行考察,认识到,它本是动物的第三只眼。本世纪初,瑞典的解剖学家发现,金鱼和蛙的松果体内竟然具有对光敏感的结构,“第三只眼”的说法于是渐渐流传。此外,它还有调节体温、改变肤色等作用。它分泌的激素,可直接和间接影响人体的许多功能。 
      现在知道,黑暗环境会刺激松果体大量分泌一种名为“褪黑素”的化学物质,它能抑制生殖功能。北极地区的因纽特妇女,在漫长的冬夜停止排卵,在春暖花开时才出现月经。芬兰北部的大部分妇女要在光照20小时左右的夏季才怀孕。故有人认为,盲人不孕症可能与松果体分泌机能过强有关。孩子的性早熟,也许正是松果体解除“控制”的缘故。已经证明,老年人睡眠少的原因,是褪黑素分泌不足造成的。有人认为,褪黑素还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防治孤独症和冠心病等多种作用。 
      松果体内有磷酸或碳酸钙沉淀的有机质,称为“脑沙”,随年龄而增多,其作用至今尚不清楚。 
      意大利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正常的松果体可能还有防癌作用。因为发现切除松果体后能促进某些肿瘤的生长。 
      小小的松果体,真是奇妙而神秘。 
       
      松 果 体 
      松果体又称脑上腺,呈扁圆锥形,以细柄连于第三脑室顶。松果体表面包以软膜,软膜结缔组织伴随血管伸入腺实质,将实质分为许多小叶,小叶内主要由松果体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等组成。 
      松果体细胞(pinealocyte)与神经内分泌细胞类似,在HE染色片中,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形,核大,胞质少,弱嗜碱性。在银染色切片中,可见细胞具有突起,短而细的突起终止在邻近细胞之间,长而粗的突起多终止在血管周间隙。电镜下,松果体细胞内线粒体和游离核糖体较多,高尔基复合体较发达,可见少量滑面内质网和粗面内质网;胞质内还常见小圆形分泌颗粒,颗粒内含有细胞合成的褪黑激素(melatonin)。此外,胞质尚有一种称为突触带(synaptic ribbon)的结构,它由电子致密的杆状体的周围的许多小泡组成。在低等动物,松果体作为光感受器,松果体细胞的突触带为突触前成分的组成部分;但在哺乳动物,则见突触小带分布于相邻松果体细胞相互接触处,或松果体细胞与细胞外间隙或脑脊液相接触的部位。因此,哺乳动物突触带系突触前成分的提法不能成立。突触带可能与化学介质的运输和释放有关。 
      神经胶质细胞位于松果体细胞之间,胞体较小,核小着色深。在成人的松果体内常见脑砂(brain sand),它是松果体细胞分泌物经钙化而成的同心圆结构,其意义不明。 
      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激素。在两?啵屎诩に氐淖饔糜牒谒叵赴碳に叵噢卓梗墒蛊し敉噬T诓溉槎铮屎诩に鼐哂幸种粕诚俜⒂男вΓ饕峭ü种拼固宕傩韵偌に囟浣佑跋焐诚俚幕疃=暄芯勘ǖ溃屎诩に氐暮铣煞置诓蛔悖赡芑嵋鹚呶陕摇⑶楦姓习⒅琢龇⑸取>柰庠葱酝屎诩に兀杉渚哂锌菇粽拧⒖垢哐埂⒖顾ダ稀⒖怪琢觥⒃銮棵庖吡痛俳叩刃вΑ0滋烊照帐保晒寮负跬V狗置诨疃烈辜洳欧置谕屎诩に亍9噬锾迥芤劳饨绲娜照毡浠薪谧嗟乜刂扑晒宓墓δ芑疃2溉槎锼晒逯缫菇谧嘈员浠鞘苁咏徊姹巢嗟氖咏徊嫔虾说牡鹘冢环粗晒逡灿跋焐窠徊嫔虾说闹缫菇谧啾浠?
      松果体除接受颈上交感神经节的神经支配外,还可能受其它来源的神经支配。 松果体 松果体细胞是由神经细胞演变而来的,它分泌的激素主要有褪黑素和肽类激素。来自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神经末梢与松果体细胞形成突触联系,通过释放去甲上腺素控制松果体细胞的活动。 (一)褪黑素 1959年Lerner从牛松果体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能使青蛙皮肤褪色的物质,并命名为褪色素(melatonin),其化学结构为5-甲氧基-N-乙酰色胺。在松果体内羟化酶、脱羟酶、乙酰移位酶及甲基移位酶的作用下,色氨酸转变为褪色素。 松果体褪色素的分泌出现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白天分泌减少,而黑夜分泌增加。实验证明,大鼠在持续光照下,松果体重量变轻,细胞变小,合成褪色素的酶系活性明显降低,因而褪色素合成减少。反之,致盲大鼠或大鼠持续在黑暗环境中,将使松果体合成褪色素的酶系活发生 增强,褪色素的合成随之增加。摘除动物的眼球或切断支配松果体的交感神经,则褪色素分泌的昼夜节律不再出现,说明光-暗对松果体活动的影响与视觉和交感神经有关。刺激交感神经可使松果体活动增强,而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可阻断交感神经对松果体的刺激作用。如毁损视交叉上核,褪色素的昼夜节律性分泌消失。所以视交叉上核被认为是控制褪色素分泌的昼夜节律中枢,在黑暗条件下,视交叉上核即发出冲动传到颈上交感神经节,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松果体细胞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通过cAMP-PK系统,增强褪色素合成酶系的活性,从而导致褪色素合成增加,在光刺激下,视网膜的传入冲动可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使褪色素合成减少。 褪色素对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活动均有抑制作用。切除幼年动物的松果体,出现性早熟,性腺与甲状腺的重量增加,功能活动增强。远在一个世纪之前,人们就发出某些性早熟男孩是因松果体肿瘤所致,因此认为松果体在青春期有抗性腺功能作用。正常妇女血中褪色素在有经周期的排卵前夕最低,随后在黄体期逐渐升高,月经来潮时达到顶峰,提示妇女朋经周期的节律与松果体的节律关系密切。 (二)肽类激素 松果体能合成GnRH、TRH及8精-(氨酸)催产素等肽类激素。在多种哺乳动物(鼠、牛、羊、猪等)的松果体内GnRH比同种动物下丘脑所含的GnRH量高4-10倍。有人认为,松果体是GnRH和TRH的补充来源。 
    
    **** | 2006-08-05 11:18:57 315 182 评论
    0/300
  • 2006-08-04 16:58:02
  • 晕倒,这里成了什么地方了?
    精*** | 2006-08-04 16:58:02 283 187 评论
    0/300
  • 2006-08-04 13:32:52
  • 有的,就是所谓天眼,在两眉中间.据说本来人人生下来都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思越来越多,越来越乱,这种功能就消失了.好象通过打坐和修心可以恢复这种功能,但要方法正确并要坚持才行.
    开了天眼,看人看事都特准.但心眼要好才行,否则就走火入魔了.
    馋*** | 2006-08-04 13:32:52 311 18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