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谁能就黑格尔的某个观点具体的谈一谈?

首页

谁能就黑格尔的某个观点具体的谈一谈?

不好意思我现在急需这么一篇文章 不要深奥的 越浅显越好 字数1500到3000都可以 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1-21 08:51:00
      我也是学哲学的。写关于黑格尔的东西,如果平时没有这方面的广泛阅读,临阵磨枪是磨不出来的。从网上找了两篇,前一篇是浅的,后一篇是深的,拿去救急吧。
    谈黑格尔对生命意义的贡献
    政史系 金 敏
    凡遇德国人,一律拖着他们去散步,这是熟悉德国人的文人总结的规律。
      的确,对于不够风趣的德国人,散步可以使他缺乏幽默感的言论变得轻松。因而我在读黑格尔的时候采用的是一种散步的方式。 黑格尔说: ……精神的生活乃是矛盾冲突和搏击的生活,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和隔世纪的人聊天,他们的话常因岁月的传递而显得深远。
       在黑格尔那里,他将人类的生活世界分为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而人要成为人,必须展现人的心灵世界的冲突和搏斗,并在矛盾冲突中战胜自己,实现自己;必须敢于投身于分裂,投身于历史,在冲突中求本质,在过程中求实现,经否定而肯定,经毁灭而新生。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既是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类心灵从依赖走向自由的发展史。
      在这里黑格尔提供给我们的,就是要将生命的实现理解为一个不断否定、不断搏击、不断毁灭的发展过程,就是要把世界理解为一个不断走向自由的一系列演讲的阶段。 在黑格尔看来,以静态的方式保持自身的意义或价值的命题是不存在的,因为必然的分裂是生命的一个因素,生命永远对立地构成自身。
      只有经过磨难和死亡,才能实现真正的精神;只有承认否定和牺牲,才能获得无限的生命;只有通过出自最高的分裂,重建才是可能;只有敢于投身分裂和冲突,才能在搏战和否定中获得自己真实的生命。以至于他提出:死亡固然是生命的结局,但生命也是死亡的后果。在这里他天才地猜测到了事物发展的辩证法。
      正如柯耶夫深刻指出的那样:“通过对死亡的最终接受,他成为了一个智慧的人。”因而有人感叹:“天才产生于一瞬间,在此之前,他和我们没有什么两样,而在那瞬间,他被一个念头点燃,思维骤然爆炸,他进入了天才的状态。” 黑格尔是伟大的,以至于海涅认为:“就其破坏力和严峻的后果而言,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说到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拿破仑可以和费希特并肩。
      但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的人。”然而一种罕见的才能往往也是一种危险的才能。1814年,当黑格尔得知他所崇拜的拿破仑退位时,他用近乎悲伤的笔调写到:“我们周围发生了大事,看到一位巨大的天才自己毁灭了自己,真叫人触目惊心——这是天下最悲惨的事件……”。
      在这里,他或许已经看到了天才的最终命运。 那么一个人应该怎样为生命的意义负责呢?从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要求我们甚至他自己从生命内部去探寻生命的真谛,但黑格尔并未提供蓝本,他不是那种专开处方的哲学家。实际上,他甚至是藐视这样的问题,他要求人们去思考怎样理解科学。
      因而他主张,哲学的任务是“去理解,而不仅仅是狂想”,当黑格尔游刃于康德的理性和令人陶醉的浪漫主义之间时,他接受了世界历史的图景,他用他的哲学思维的方法去铸造一种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他要创造性辖万物的绝对本质。这时他也就不可避免的走进了德国传统文化的泥潭:是向内而不是向外部世界寻求自身生命的实现。
      因此他只是在头脑中消灭一切界限。当马尔库塞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概念的根本含义是与现存世界妥协时,他是深刻的。因为虽然黑格尔极力推崇让生命去接受否定,甚至毁灭,但是当他回到现实世界,他看见的却是一个个天才的自我毁灭,看见的却是站立在自己身前身后的敌人,这时他也就具备了当时资产阶级所应该具备的一切伟大的缺点。
      因此他不得不将接受否定、接受毁灭的场所从现实世界转到心灵世界,因而他最多也不过是作为一个精神战将,而鲜血淋漓、伤痕遍体的走到我们面前;因此他不得不将自己最革命的思想隐藏在晦涩难懂的语言、令人头疼的表达里面,从而可笑的让其登上了国家哲学的宝座;因此他也痛苦地让其具有批判精神的、活生生的、革命辩证的思想被自己唯心主义茂密的枝叶所窒息——他为了现实世界的需要不得不背叛了心灵世界。
       黑格尔对生命意义的贡献就在于:通过表明世界是一个不断走向自由的演进过程,来让人们为生命的意义而不断在现实世界和心灵世界进行搏战。 在黑格尔那里,还有很多值得钦佩的地方,还有一个广阔的领域要向他学习,当然也有很多东西必定被超越。 以上是我对黑格尔的一篇解读。
      我已被搞的沉甸甸的,黑格尔喜欢将影子搭在别人的肩上,扛着他的影子散步一点儿也不轻松! 最好也别读黑格尔的书,它们神圣得能让你打盹。 历史的本性与解读 ——谈黑格尔的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 章忠民 历史是什么?自从人类有文明史以来,人这一“历史的动物”就开始了认真的追寻,真可谓众说纷云,但都因囿于对历史的本性和决定力量之短视而苦苦不能解答。
      黑格尔历史理性的提出及对逻辑与历史矛盾关系的揭示和对于理性自身的目的与工具(手段)辩证关系的确立,使得历史(理性)自身的努斯的主观能动性与逻各斯的客观制约性的矛盾得以统一,这就使我们可以透视到纷繁杂乱的人类活动现象的背后,看到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既非神秘不可测的“未知的手”,又非盲目机械的力量,它就是历史理性。
      黑格尔之后,近现代史学家、哲学家对历史的研究和把握都已有了更高的历史视界为出发点,但是他们对提供这一新的历史视界的前辈黑格尔大多采取一种“不知感恩的态度”,就连较为公允的R。G柯林伍德也是如此。柯林伍德也仅局限于指出黑格尔的历史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与康德、费希特、谢林、荷尔德林的继承关系。
      [1]这种“不知感恩的态度”不仅影响了他们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正确理解,也影响了他们对世界历史内在目的与本质规律的全面把握。从而遮蔽了历史的本性,而无法显现出历史的命运之真谛。黑格尔通常被指责为用逻辑取代历史,但作为哲学家、历史学家该不该从历史中找寻逻辑?显然,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没有逻辑的历史、没有规律的历史是不成其为历史的。
       黑格尔明确指出,历史是努斯理性,它“向来统治着世界,现在仍然统治着世界,因此也就统治着世界历史”[2]历史作为不断发展的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物,是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进步之体现。努斯的自由冲动不断冲破、摆脱必然规律,摆脱理性逻各斯的制约,但是摆脱中仍然有逻各斯、逻辑理性,摆脱本身就是逻辑,是自由的逻辑、行动的逻辑。
      形式逻辑、传统的逻辑无法理解这点,只有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才能胜任。逻辑理性本质上是历史的必然,但通过理性的努斯的自由精神才能够实现这种必然。(历史)哲学的任务就是要以逻各斯,以逻辑理性揭示、呈现、把握到贯穿于现实、历史发展中的努斯的自由冲动,把它描述为历史理性、规律性的东西。
       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视界看,历史就是逻辑的工作,逻辑则是历史前进、发展的规律和目的,历史理性正是通过世界历史的发展,通过外部的社会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各历史民族和各种形态的国家这种历史工具来表达自己、实现自身和完成最后目的的。
      其实,在黑格尔看来,对于历史的逻辑概念的考察,真正说来,不只是人(历史学家、哲学学)对历史(现象与本质)的认识与把握,同时也正是历史自身本性的不断显明、展示,历史(理性)不只是通过历史现象、事件来表达、实现自己,更通过人这一“历史动物”的自觉的历史研究、叙述来表达、实现自己,或者不如说,历史的本性就是通过自觉的人与客观发生的历史现象之间的对话得以不断显明、展示。
       一 历史与逻辑的矛盾 对于精神内在本性的领悟,使黑格尔领略到理性强大的历史发展的冲力,他不仅要突破思想、概念的王国,进入现实、物质的世界去把握理性的努斯与逻各斯的对立与统一,更要从整个人类历史的进程、世界历史的发展,从这种历史运动中来展开和把握理性的矛盾与和解。
      从世界历史中发现理性,并揭示出理性统治世界的内在规律,以此昭示后人,黑格尔坚信“终久有这一天,人们会理解活动的‘理性’的丰富产物,这产物就是世界历史”。[3]他认为,绝对理性既然表现在自然事物与形式中,也必然表现在世界历史中,它在“现实的、活动的‘精神’领域中确实地完成,就象它在纯粹‘自然’的领域中确实地完成一般”。
      [4]而贯穿于自然之中的绝对理性也正是同样以社会历史现象、历史事变表现于世界历史的现实进程的矛盾,即历史与逻辑的矛盾。绝对理念不只是要通过人的主观思想、自觉理性来表达自己,还要通过客观精神来实现自己,这就表现为世界精神,它体现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矛盾运动中就是历史理性,它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并构成其内在发展动力,尽管它要通过偶然、任性的社会历史现象表现出来的,但通过人(哲学家、历史家)的自觉性却可清楚地把握到它的运动发展的逻辑,实际上它又有其自身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这便是逻辑理性。
      其实,无论是历史理性还是逻辑理性都只是绝对理念(理性)展示、实现自身的同一活动过程中的不同的两个方面。黑格尔对前人研究历史的态度和方法加以检讨,他指出对于历史与逻辑的矛盾的理解和把握决定了人们对于历史观察的不同态度和方法也即以不同的视界看历史,因而决定了对历史的不同描述,进而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
      而历史不是别的,正是在历史解释者的视界中的显明,或者说对历史的解释决定了历史的显明,历史也正是它所显明的那个样子。但是,这种历史的显明并非仅仅是人的解释,主观意识的显现,而是历史自身本性的显明,是历史借助于历史(哲学)学家的自觉理性,通过逻辑概念的推演来进行的。
      正因此,我们说,对于历史的考察和理解是与历史自身的显明、呈现都只是历史理性发展变化的同一过程,它们是这同一过程的不同的两个方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历史通过逻辑表达实现自身,逻辑通过历史(现象)得以体现。用逻辑概念照亮历史,昭示历史发展的进程,不仅是历史(哲学)学家的任务,也正是历史的本性。
      “仆人眼中无英雄”,“但是那不是因为英雄不是英雄,而是因为仆人只是仆人。”这不仅适用于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同样也适用于对世界历史本身的理解。不是世界历史发展中没有历史理性,而是人们没有以历史理性视界去考察世界历史。[5]对于历史观察的方法,同样也表明了对历史的态度。
      黑格尔把前人的历史(哲学)研究归结为三种方法或历史视界,尽管这几种方法或历史视界中,实际上都围绕着历史与逻辑的矛盾而展开,以(主观)自觉的理性形式展示着客观存在(于社会历史之中)的理性的矛盾运动。但是对于历史与逻辑的矛盾的理解展开和把握却经历了由感性的混沌,到知性的对立僵持,最后才进入理性的对立统一与和解的进程。
       黑格尔首先考察了“原始的历史”和“反省的历史”。通过考察研究,黑格尔指出,以感性、知性的眼界去认识、考察人类自身的发展、世界历史的演变,是无法真正理解、把握历史中的理性和逻辑及其相互之间的矛盾的。在知性的历史中,即使对历史发展中的精神、观念的力量和逻辑、规律的制约、规范有所领略、阐释,但也因对历史理性和逻辑理性的本质内容缺乏理解而割裂了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矛盾关系,最终不是把历史理性、规律归结为著史者的主观任意的东西而带有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就是将历史中的逻辑理性、法则视为形式逻辑的僵硬的范式、图表而缺乏生命活力。
      这表明要使历史成为真正的历史,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就必须冲破感性的杂乱、混沌和知性的片面、僵硬,而进入理性视界,重新“改写”世界历史。以自觉的理性去把握存在于世界历史发展变化中的理性。这样,便进入了“哲学的历史”。 哲学的历史不再把历史看作是由人的自由意志、任性冲动造成的偶然杂乱的聚汇,而是从纷繁杂乱的历史事变和兴衰变迁中,去把握内在的必然规律。
      “‘历史哲学’只不过是历史的思想的考察罢了。”[6]但是,历史哲学对世界历史加以考察并非只是简单地以思想形式来把握或反映、描述历史现象、事件背后的本质、规律,如果仅此这般,其结果仍无法摆脱对历史规律理解和把握的局限。历史哲学是要呈现(历史)理性自我实现、自我认识、追求自由的自身发展历程,或者不如说,是让历史理性重写(重现)自身如何通过、利用世界历史为工具、舞台完成自己的最高目的——自由——的历史。
      “(历史)哲学用以观察历史的唯一‘思想’便是理性这个简单的概念;‘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历史因此是一种合理的过程。……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实体,就是说,由于‘理性’和在‘理性’之中,一切现实才能存在和生存。另一方面,‘理性’是宇宙的无限的权力,就是说,‘理性’并不是毫无能力,并不是仅仅产生一个理想,一种责任。
      ”历史理性自己就是自己的工作对象,自己给自己提供活力,它是自己生存的唯一基础和绝对的终极的目标,然而“它把这个目标不但展开在‘自然宇宙’的规律中,而且也展开在‘精神宇宙’——世界历史的现象中”。历史理性“是万物的无限的内容,是万物的精华和真相”。
      [7] 从历史理性出发,对世界历史加以观察,我们便知道世界历史的进展是一种必然的合理的进程,历史理性的本性永远都是同一的,并且在世界历史的存在和发展中,在各种历史现象中,都显示出这种单一和同一的本性。黑格尔由此提出著名的命题:“谁用合理的眼光来看世界,那世界也就现出合理的样子。
      ”[8]黑格尔在此明确地提出了世界历史的合理性问题。历史的发展具有其自身必然的逻辑,历史理性是通过逻辑理性来表现和规范自己的自由冲动的。但是,若不进入理性视界就会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合理性视而不见。这就要求我们必然由原始的历史、反省的历史最终进入哲学的历史,从而获得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观点。
      世界历史表现原则发展的阶段,那个原则的内容就是自由的意识。这些阶段进一步的肯定,依照它们的普遍的本质,属于逻辑。历史的本质就是逻辑,逻辑必然表现为历史,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并非人为主观的臆想,强求历史符合逻辑,以逻辑裁剪历史,它就是历史本身、世界历史的本来面目,只是因受种种遮蔽而一时无法显露、呈现。
      但是,世界历史的进程一旦为逻辑的光芒照亮,那杂乱无章的世界历史的现象之中的理性、规律便凸现出来,原来世界历史属于一个逻辑的王国,“这个王国就是真理,正如真理本身是毫无蔽障,自在自为的那样。”[9] 二 对历史的合理性解释 在黑格尔的视界中,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没有逻辑就没有历史,缺乏逻辑、概念的历史不成其为历史,世界历史只是历史理性实现自己,表现自己的工具和舞台,没有目的的工具,没有主角的舞台,岂不成了空洞、僵死的东西!如果那样,世界历史顶多也只是杂物堆砌的仓库。
      真正的历史之产生一定有其对象,否则“‘记忆女神’便找不到对象,思想的纪念就无从出现。”历史产生之处必定有其特定的场景和因素,否则就无法区分开人的历史与自然的“历史”,人的理性(社会)的历史和人的“史前史”。所以真正说来,只有人才有历史可言,而真正的人的历史只能产生于这样的场合,“这个场合必须有一个——附属于‘现实’的境界,同时又附属于实体的‘自由’的境界的——目的,才能够创造出‘历史’”。
      [10]历史就是理性努斯对其自身目的的自由表达和实现,而这种表达和实现是通过逻辑、规律这种理性逻各斯来进行的。黑格尔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合理性观念的提出和他对于历史与逻辑一致的揭示,使得世界历史得以重写,从此,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不再是简单史料记载的编年史,也不只是史学家表现个人想像力和主观任性的文字史,而是历史理性自我表现、自我发展的历史。
      史学家、哲学家要想参与世界历史的展现工作,唯一要做的就是让“历史自己说话”!进一步说就是让具体的历史现象:社会历史事件、民族、人物、国家成为世界历史的代言人,让它们成为历史理性实现自身目的的工具并通过它们的各自充满热情的“私欲冲动”表达历史、完成历史。
       1。“观念”与“热情”之经纬 对于历史与逻辑一致的考察,使得黑格尔紧紧把握住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制约性的矛盾斗争这一基本线索,以“观念”与“热情”为契机展开了对历史的合理性解释。黑格尔指出,历史(Geschichte)在德语里包含了“客观的和主观的两方面,而且意思是指拉丁文所谓‘发生的事情’本身,又指那‘发生的事情的历史’;同时,这一名词固然包括发生的事情,也并没有不包括历史的叙述。
      ……我们必须假定历史的记载与历史的行动和事变同时出现”。[11]在他看来,历史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历史理性的最后目的构成了世界历史整个进程的内在线索和规律性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谓原则、最后的目的、使命或‘精神’的本性和概念,都只是普遍的、抽象的东西”。
      [12]但是,这种内在的目的,仅是一种可能性、一种潜伏性,还没有从它的内在达到生存,要使其目的实现,就必须有另一因素的参与,“这个因素的原则便是‘意志’——最广义的人类的活动”。[13]人类的需要、本能、兴趣和热情(有限目的、外在目的)是实现历史理性的目的的原动力,历史理性的内在目的通过外在目的得以实现,并将自己实现于外在目的之中。
      在人类充满了热情、欲望、兴趣的追求外在目的的活动中,实际上蕴含着自己最终所要追求和实现的内在目的,亦即历史理性,但却囿于感性的杂多、私欲,执著于知性的片面、对立而难以自觉,(历史)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揭示、呈现出这两者的一致,实现自觉理性和存在(于历史之中的)理性之矛盾的和解。
      “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不会成功。”这样,世界历史在黑格尔的视界中,就被重写为由观念与热情交织的经纬线,或者不如说,黑格尔在理性的视界中,在理性的层面上实现了世界历史的真实的自我展现,“历史终于自己说话了!”“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个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为世界历史的经纬线。
      ”[14]黑格尔不仅实现了历史哲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待自身历史发展的态度和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为后人用概念、逻辑的形式去把握富于激情活力的历史现实,使历史成为真正的科学对象奠定了基础。 2。观念与热情背后的“理性狡计” 黑格尔对于作为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纵横经纬的“观念”与“热情”的把握与阐释,不仅消除了对于历史进程中人类行为自己任性的感性式的解释的杂乱肤浅及神秘主义解释的虚幻;同时也消解了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范式知性式的解释的僵死、片面性,从而恢复了人类历史的真实面目,揭示出世界历史作为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作为理性矛盾自我和解的真实内涵。
      原来,“理性的狡计”正是在这种矛盾的对立统一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着自己的目的。世界历史不是别的,就是历史理性通过人类热情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并将这目的贯穿于自己的工具之中,而人类热情作为历史理性完成自己目的的工具,主观上表达和满足了自身的欲望和目的,客观上完成和表达了历史理性赋予的使命,而全然不知。
      观念是客观的、普遍的东西,热情是主观的、特殊的东西,那普遍的观念并不进入特殊的东西的相互对峙、争斗之中,它始终留在后方,不受侵扰。“它驱使热情为它自己工作,热情从这种推动里发展了它的存在,因而热情受到了损失,遭到祸殃——这可以叫做‘理性的狡计’”。
      [15]历史理性地实现自己的目的离不开人类热情,离不开作为工具的有限目的,但是,它却巧妙地利用这一工具,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历史人物、历史民族、国家、自然事物作为自己的工具,而目的达到,时变境迁,潮流向前,它又有威力和胆识不为工具所累而将其抛弃在后,继续向前曲折发展,永不停息。
      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目的与工具、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观念与热情、主观与客观的相互对立,却又在对立中包含统一、实现统一的这种历史与逻辑不断一致的进程。当你置身于历史之外或是对历史理性、历史的内在线索茫然无知时,在你的眼内,历史就是无情无义杂乱无章的“各民族福利、各国家智慧和各个人德性横遭宰割的屠场”。
      [16]而当你进入理性视界,倾听历史理性自己说话,沿着历史的内在线索前行时,历史就是历史,就是它自身,它是合情合理、充满了对立、冲突之和谐的英雄交响曲,其主旋律就是自由,是努斯精神实现自身、认识自身、追求自身、发展自身的永不停息的努力和奋斗。
      观念与热情的经纬线的交织也就是自由的具体的体现,“这两者具体的中和就是国家中的‘道德自由’”,这种“自由的观念”也就是世界历史理性,“‘精神’的本性和历史的绝对的最后目的。” 三 历史自由的本性在逻辑与历史的对立统一中实现 黑格尔认为主宰世界历史的精神其本质就是自由,世界历史的进程就是历史理性不断实现和认识自身最后的目的,追求自由的行程。
      随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其认识、实践的不断深化,随着自由自身的不断展开、不断的自我否定和发展,同时自由这个历史理性也就在不断重写世界历史。不过,这种重写、改写严格说来,并非一般的删除和修改,而是历史自身不断地冲出自我束缚,是历史真理的不断敞开和解蔽,“‘精神’的真正欲望的便是要达到它自己的概念。
      但是它自己把那个概念遮蔽起来,而且傲然以与概念的隔绝为得意。”[18]由于精神的这种“高傲”,真理的遮蔽,从而使得人类历史的发展充满了曲折、艰难,更使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和把握迷雾重重,而要真正倾听到历史的心声,把握历史对自由追求的脉络就成为历史哲学的核心任务。
       历史理性通过逻辑理性复又冲破它来表达自己实现自己,同时又给逻辑理性注入生命活力,让逻辑、概念照亮世界,照亮存在;逻辑理性则因历史理性而起,充当历史理性的传媒、工具,却又制约、规范着历史理性的冲动力并复归于历史理性,世界历史的发展正是这样不断追求,实现着自己的自由。
      其实,无论是历史理性的自由冲动还是逻辑理性的制约规范都只是绝对理念(理性)用以展示实现自己的同一途程中的不同的步伐,或者不如说,两者只是绝对理念迈向自由之步伐中的“脚”与“路”的对立统一关系,有脚(步)就有(道)路,不走正“路”的“脚”也难成步伐。
      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正是在自由这种不断重写世界历史的活动中以历史、现象的形态表现出来。这表现在历史(哲学)上,就是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和认识。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各个阶段、各种形态及特征,与逻辑学中概念、范畴的自我推演的逻辑进程是对应的、一致的;但在黑格尔看来,无论是在世界历史中还是逻辑学中,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最终都只是通过绝对理性对自身目的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而演绎、呈现出来的。
       。

    匠***

    2005-11-21 08:51:00

其他答案

    2005-11-21 00:00:47
  • 黑格尔的文章都很深奥。
    想抄的话,找个大学图书馆,搜一下啊。

    老***

    2005-11-21 00:00:4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