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行人动态的处理有哪些技巧?

首页

行人动态的处理有哪些技巧?

行人动态的处理有哪些技巧?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3-21 12:06:12
  •   (1)	遇儿童与成年人分别在道老年人视力不足,听觉不灵,行动迟缓,常常不能正确估计车速和自己横过公路的速度,准备横穿公路时犹豫不决,有时行至中途看到左边有车开来时又突然退回。
    1)	白天遇老人在路右侧行走时,应减速慢行,提前鸣笛(切不可到其跟前突然鸣笛),并增加鸣笛的次数,以防老年人突然走向公路左侧。
       2) 夜间、黄昏、黎明遇老人在路上行走时,应提前用远近光灯交替变换的方法来引起他们的注意,以防他们突然走向路中。 (2) 行车中遇少年儿童在道路上玩耍时,应提前减速。必要时应停车避让,不能用鸣笛的方法驱赶,待情况稳定、方向明确后,低速通过。
       路的两侧时,必须先减速,再观察儿童的动向,预防其突然有一方横穿公路奔向对方。 (3) 女性行人在路上行走较为迟缓,喜欢成群结队,拖儿带女,要预防突然跑向对面同伴,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女性行人行走方向存在不确定性。通过时,应以制动、减速、停车的措施来应付,以防她突然改变行走方向。
       (4) 距离奔跑横穿公路的行人距离较远时,应鸣笛,催促其尽快通过;如距离较近,则应迅速减速避让,待其横穿公路后再行通过。 大风、暴雨来临行人乱窜时,应减速慢行,注意公路两边的人乱窜上公路,也要注意在公路上行走的行人为找避雨的地方而乱跑,如图2-1所示。
       (5) 有些行人因对某事的深思,注意力往往高度集中在所思考的问题上,除了两条腿本能地移动外,对外界的一切都置若罔闻。 遇这种行人,应减速,距较远的地段就鸣笛,缓行通过,细心观察他们的动态,尽可能保持较大的安全距离,并做好停车准备。
      不得临近沉思的人再鸣笛,如果猛然惊醒沉思的行人,他们会不知所措,易造成危险。 (6) 有的行人麻痹大意,往往看到汽车或听到笛声,甚至汽车已尾随鸣笛也不迅速避让,或虽有避让,却根本不考虑后果。遇到这种行人时应减速并急促鸣笛,耐心地设法避让通过,必要时可停车等待时机通过,切不可加速强行绕过,以免发生事故。
       (7) 行车中,遇到集体行走或结伴而行的人,应特别注意领头的人和那些表现比较犹豫的人。尤其在同行人大都已穿越公路还剩少数人在另一边时,要特别注意这少数人的行动,防止他们横穿公路发生危险,还要注意这些人因打闹玩笑而跑到公路中间。对于列队而行的团体,只需稍鸣笛提示,按正常速度通行即可。
      当队列正在横穿公路时,应停车等候队列过完,不可鸣笛催促,更不可抢行冲断队列。 (8) 雨天行车,遇行人混乱时,要提前减速、鸣笛。严禁争道强行,不要从行人身边绕过,以免发生事故。 遇到撑伞或穿雨衣的行人,要考虑他们的视线和听觉都会受到伞或雨衣的妨碍,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
       (9) 冬天戴棉帽或穿大衣的人,视线受限,听觉下降,不能及时发现驶来的车辆。驾驶人应鸣笛,注意行人动向,做好随时停车的准备,谨慎通过。 (10) 农村行人初进城市时,不熟悉道路和交通规则,常慌张地横穿公路。因此,必须预防他们横穿公路。遇到上述情况应减速或绕行。
       (11) 遇到痴呆人和精神病人,应当预防突然冲向车辆,必须设法低速缓慢绕行。 (12) 有些听觉失灵者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故凡遇到鸣笛后行人毫无反应时,就应立即意识到是听觉失灵者,要尽快减速,从其身旁较宽的一侧缓行避让通过。 (13) 驾驶人在行车当中,发现前方有牲畜,应预防它们在汽车临近时骚动后乱跑,赶畜人不顾自身安全冲向路中保护牲畜,尤其是幼畜,更要注意。
      应待牲畜离开了公路后,赶畜人已避到路边再慢慢地将汽车开过去,绝不能猛鸣笛或不减速,要预防幼畜再次乱窜重新窜入公路上。 特别提醒 (1) 行人突然横穿公路的应急处理。 1) 提前观察,预防为主。当路过路口、村庄、街道时,要多注意观察公路两旁的行人动向,降低车速,随时做好他们横穿公路的准备。
      发现他们有要横穿公路的意向,可鸣笛提醒,在夜间可通过闪动灯光来提醒。 2) 遇到横穿公路者,降速通过。遇有突然横穿公路者时,要降低车速从他们身后通过。此时尽量不要鸣笛,免得使他们惊慌失措,再退回出发点,正好和准备从他们身后通过的汽车相撞。 3) 防备横穿公路者又往后退。
      许多横穿公路者走到公路中间时,有时会因对向右面过来的车(也就是你对向的车辆)而又往后退。因此,只要横穿公路者还在公路上,都应减速通过,不能因他已到中线而大胆高速通过。 (2) 预测行人动态。 1) 少年行人,预防其突然冲向车道。 2) 成年行人,预防其故意不让。
       3) 老年人,预防其突然退回。 4) 女性行人,预防其突然跑向对面同伴。 5) 外地行人,预防其左右回。 6) 农村行人,预防其横穿公路慌慌张张。 7) 痴呆人和精神病人,预防其突然冲向来车。 8) 聋哑人、盲人,预防其不知如何避让。
       。

    感***

    2016-03-21 12:06:1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