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小松》古诗的意思?

首页

《小松》古诗的意思?

《小松》古诗的意思?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4-07 10:16:14
  • 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  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长得很高的树木,  直到凌云之木长高了。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我***

    2018-04-07 10:16:14

  • 2018-04-07 08:16:14
  •   这首小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 
    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 
    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 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 —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 能和它相匹敌的。
      “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 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 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 由小转大。
      不是么?——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 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 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 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 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 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成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

    爱***

    2018-04-07 08:16: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