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魏延死的可惜吗,

首页

魏延死的可惜吗,

魏延真的反蜀了吗,魏延真的反蜀了吗。魏延人品怎么样?我觉得魏延可惜,有那个高人能指点迷津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9-22 01:22:28
  •   一、魏延“脑后有反骨”吗

      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长沙太守韩玄欲杀老将黄忠时,“忽然一将挥刀杀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大叫曰……”大喊大叫者就是魏延。入长沙后“玄德待黄忠甚厚。云长引魏延来见,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
      玄德惊问其故。孔明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后患。’”魏延脑后有反骨之说便由此传开。
      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可以说是相貌堂堂。纵观其一生,真如诸葛亮所言“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吗?
      非也!相反,我倒认为魏延忠勇兼备。
      
      魏延对刘备及其缔造的蜀国一直忠心耿耿。魏延认准了刘备乃仁德之人,并思慕追随。只是投奔的方式有些唐突和一厢情愿。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行至襄阳时,“城中忽有一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人,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张飞便跃马欲入,玄德急止之曰‘休惊百姓’魏延只管招呼玄德军马入城……”在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他被提拔为汉中太守而“一军尽惊”。
      士为知己者死,正是因了魏延的大忠大勇,刘备才慧眼抬爱。终不负刘备所望。后来魏延“羌中败郭淮,入川取西蜀,南战擒孟获,北伐任先锋,天水收姜维、射曹操、斩王双、射死张郃,大战司马懿,惊退夏侯霸”,真战功赫赫忠勇可嘉一猛将也!
      汉中是蜀国的命脉所在。
      魏延终不辱使命,充分体现了其大将之才!勇略可与关羽相匹:魏延不负众望,治理的汉中海晏河清,而关羽却“大意失荆州”。
      蜀军兵退时魏延烧绝栈道,欲断其归途。魏延真的意欲谋反吗?
      窃以为,魏延从未有过谋反之念。
      
     《三国志》与《资治通鉴》中如是记载:“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延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而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
      魏延只是不服诸葛亮的安排,不以大局为念,欲与杨仪火并罢了。
               二、魏延被杀的根本原因
      
      魏延被杀是其刚愎率直的性格所致。
      三国演义中对魏延性格的描述有三:
      一曰爽直率性。
      第四十一回中魏延与刘备素无谋面,可他一厢情愿地“砍死守门将士,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并大呼“刘皇叔快领兵入城,共杀卖国之贼!”第四十三回中更是直爽得近乎粗鲁。先是“挥刀杀入,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后又“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奔云长。
      ”不管别人是否领情,只要看你忠义我就把心掏给你。这是魏延的做事风格。在杀韩玄献长沙这件事上,黄忠绝对不赞成这样做的。可魏延不管那一套,上来喀嚓就把韩玄砍了。黄忠与魏延“杀其主献其地”迥然不同,他的反应是非常矜持稳重的。先是关羽请其相见时“托病不出”,后玄德“乃亲往黄忠家相请,忠方出降,求葬韩玄尸首于长沙之东”,并“待忠甚厚”。
      魏延自以为劳苦功高,却被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并下了“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的谶语。诸葛亮一见面就给魏延来了个下马威。魏延救下黄忠、向关羽杀主献城、对刘备相见恨晚都是一厢情愿,都是其爽直率性性格的集中体现。
      二曰傲慢少礼。
      在第五十三回中“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如此性格往往不被人接受。早在第四十一回中有一句“只见城内一将引军飞马而出,大喝‘魏延无名小卒,安敢造乱!认得我大将文聘吗!’可以想见魏延在刘表手下亦不为重用。
      三曰恃功务高、人皆下之。
      在第一百四回中魏延与费祎的谈话中可见一斑。魏延曰“丞相虽亡,吾今现在。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马懿,务要成功。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当时诸葛亮将一应大事托与杨仪,用兵密法授与姜维,试问你魏延算哪棵葱?竟然如此大言不惭!
    魏延性格的这三方面,确实难以令人接受。
      若是山大王尚能图个快意恩仇,可魏延的身分不是山大王,是领兵打仗的将军。军令如山,要求的是绝对服从;若自行其是势必引发混乱,酿成不可预料的恶果。
      开始还小打小闹,口生怨言“丞相若听吾言,径出子午谷,此时休说长安,边洛阳皆得矣!今执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进兵,今又教休进,何其号令不明!”(第一百回)挑唆得陈式丢了性命。
      后来蜀军退兵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烧绝栈道,引兵拦路”,终于自取其祸,身首两分。
      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魏延的刚愎自负注定了他以后悲惨的结局。
                  三、魏延的前荣后辱

      如果将魏延的一生分两个阶段,可以这样划分:刘备生前其“荣”,刘备死后其“辱”。
      
      先说“荣”。魏延先反刘表后杀韩玄,直到遇见刘备才遂了心愿忠心耿耿起来。尽管没有被列入五虎将,却每每被视为大将使用,大仗硬仗必上。刘备入川时与五虎将并肩多立战功——攻雒城、射曹操、镇守汉中。当然这时尽显五虎将之神威,魏延还处于磨砺阶段。
      刘备死后魏延才脱颖而出大展拳脚,没能让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刘备一览其才,这也是一种缺憾。
      再说“辱”。诸葛亮南征北伐时魏延便被调离了汉中,由马超继任。从此魏延就成了一枚真正的棋子,有气有火只能窝在心里,任由他人驱使。此的他如一朵怒放的鲜花,能为发挥得淋漓尽致,“败郭淮,取西蜀,擒孟获,射张郃,战司懿。
      ”人生得意如此,快哉!
      然而明了众人对魏延内心的真实看法后,就明白这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潜藏着莫大的“屈辱”。
      初遇孔明即被冠以“脑后有反骨”的恶名,在一百回邓芝言及魏延、陈式无礼时,孔明再次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惟其勇而用之。
      久后必生患害。”这是诸葛亮对魏延的一贯看法。诸葛亮的继任者蒋琬对魏延的看法也是如此“平日恃攻务高,人皆下之”,董允奏曰“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之心,口出怨言,向所以不反者,惧丞相耳。今丞相新亡,乘机为乱,势所必然……”
      既为蜀国社稷拼死征战,又见疑于诸人。
      非“辱”而何?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刘备已亡,知音难觅,为什么甘愿受如此屈辱,不另寻出路呢?
                四、魏延何以身败名裂
      三国演义对魏延被斩的前后描写极为细致,“魏延反,马岱斩”妇孺皆知,可那只是小说而已。
      
      事实绝非如此,魏延身败名裂的真正原因是与杨仪之争。
      杨仪任丞相长史,筹度粮草、参赞军机,才干敏达;魏延领丞相司马,摄行军事。二人自恃功高,早已势同水火。孔明在时尚有所顾虑,死后矛盾便白热化了。
      特别是当魏延得知丞相一应大事皆托与杨仪时,心里的火气“嗵”一下爆发了,“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而杨仪“见延摄行军事,惧为所害,乃张言欲举众北附,遂率其众攻延……”,先是造谣魏延谋反,然后“名正言顺”地追而杀之。
      魏延本就不得人心,其时更是孤掌难鸣,杨仪率众灭之又有何难?而且在魏延死后杨仪踏其首夷其族属惩罚叛臣之举,终于雪了平生之恨!
      常言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权欲熏心的杨仪最后落了个削职为民羞惭自刎的下场。
      可惜的是魏延,没有死于疆场之上,却死于自己人的屠刀之下,而且被冠以谋反之名。他与杨仪的纷争中很不明智,意气用事,全没了大将风度。
      如果魏延的性格能够平和些,如果在蜀军兵退时不意气用事,如果在杨仪之争中以大局为重,如果……
                  五、信任产生的力量
      读过三国的人多为刘备的长厚所倾倒,对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大不以为然。
      在刘备的长厚中蕴含对属下的信任,体现了高超的领导艺术;而事必躬亲,“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则极易产生分工不明越俎代庖之举,不利于人才的成长。
      书中体现刘备信任手下的描述很多。特别是对大将魏延的提拔重用,用人之高明比曹操孙权还胜一筹。
      再就是第四十一回赵云于曹操百万军中往来冲杀时,糜芳、张飞皆疑“赵子龙反投曹操去了”。刘备独不信,曰:“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也。”后果应其言。还有在第八十五回,刘备退至白帝城时,有近臣奏称黄权降魏并建议将家属送有司问罪。他处理得非常妥当,“黄权被吴兵隔断在江北岸,欲归无路,不得已而降魏,何以罪其家属?”仍给禄米以养之。
      后来曹丕拜黄权为镇南将军,权坚辞不受。
      而对诸葛亮的事必躬亲则颇为怀疑,是不是蜀国无人才可用了呢?当然不是,即使比不上中原的曹魏人才济济,可“蜀中多才俊”,也不至于“罚二十以上皆亲览”。其实这是诸葛亮对属下极有信任所致,说得难听点他搞独裁。
      以致蜀汉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种人才的断层与匮乏,与诸葛亮的选人用人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亮对魏延的不信任散见于各章回中。一见面就给魏延戴了一顶“脑后有反骨”的大帽子,并恐吓“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尤其是一出祈山魏延献计兵出子午谷时不予采纳,还自以为是振振有词:“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忧不胜!”第一百回中,陈式违军令被斩首时,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为何不平?魏延曾力谏“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岭以东,当子午谷而投北……”诸葛亮不采纳其建议倒也罢了,还借口怕大伤锐气,纯粹是怕成就了魏延的威猛之名自己却相形见绌。
      街亭一战,马谡所部或死或降,又何止五千?读书每每此时都要感慨成千,有一天情不自禁地想起一个故事来。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名叫皮革马利翁,他酷爱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整天含情脉脉地注视着她。
      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
      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爱与期待的力量,永远比强制与打击要有效得多。
      魏延对刘备曾何其死心塌地!他有很高的成就感荣誉感,为了蜀国鞠躬尽瘁为了刘备这个伯乐万死不辞!然而就在魏延雄心勃勃之时,那份由来已久的猜忌悄然弥漫且铺天盖地而来,“脑后有反骨”,就因为砍了一个轻于杀戮的韩玄,诸葛亮给扣上的那顶大帽子便永远地摘不去了。
      蜀国上下便猪一样地盲从着一直戴有色眼镜看魏延。
      魏延,你死得冤!。

    北***

    2018-09-22 01:22:2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