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

首页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

诗词赏析中,怎样分析诗人运用的是借景抒情还是情景交融呢?它们有什么区别啊,我总是搞不情楚。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7-11 21:22:03
    借景抒情:往往先写景,但写景只是为了引出“情”,重点是“抒情”;
    情景交融:“景”也是作者歌颂的内容,正因为“景好”,所以生发出“情”,达到了“情景交融”。
    要区分二者,一看是先景后情(这就是借景抒情)还是边景边情(这就是情景交融);二是看重点是什么,重点是“情”,那就是借景抒情,分不出重点是“情”还是“景”,那很可能就是情景交融。
    你满意吗?祝你进步!

    老***

    2005-07-11 21:22:03

其他答案

    2005-07-15 15:36:48
  • 中学时代对这一分析不做要求,写两者均可

    h***

    2005-07-15 15:36:48

  • 2005-07-12 08:27:05
  •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
      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抒发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M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的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

    l***

    2005-07-12 08:27:05

  • 2005-07-11 21:14:47
  • 这个我也不大懂哦!有懂的人么?快来说一下呀!

    2005-07-11 21:14:4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