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拜求经济学问题20美元和100美元的故事

首页

拜求经济学问题20美元和100美元的故事

据说,美国《科学》杂志曾做过一个实验。在1984年,《科学》杂志社告诉读者:建议你向本杂志社回寄一张索要20美元或100美元的明信片,你的愿望可能会实现,即根据你所填的数字获得20美元或100美元。同时,杂志社向所有读者约定,读者的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是:索要100美元的人在回寄明信片的人中所占的比重不能超过20%,也就是说,如果索要100美元的人在回寄明信片的人中所占的比重超过20%,所有读者将一无所获。实验的结果是,回寄明信片的共有33511人,其中35%的人索要100美元。这样,所有的人都没有获得杂志社的支付。 
⑴这个实践中的数据显示,有35%的人认为,回寄一张索要100美元的明信片而非索要20美元的明信片更为合理,他们的理由应该是什么? 
⑵数据显示,有65%的人回寄的明信片,只索要20美元,他们的理由应该是什么? 
⑶这个实验说明了经济学上的一个什么重要原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6-20 15:45:38
      您好:
    以下回答仅供参考。
    (1)这些35%的人是这样想的:参与活动的人数很多,自己的选择不会影响最终结果——如果有超过20%的人选择100美元,那么自己即使选20美元也是一无所获,此时选择索要20美元和索要100美元所获的利益相同(都为零)。
      但如果是低于20%的人索要100美元,此时选择索要100美元显然要比索要20美元划算(将获得100美元而不是20美元),因此无论其他人如何选择,选择索要100美元都要大于或等于索要20美元带来的收益,(在博弈论中,这被称作是一个占有策略),选择索要100美元是明智的。
       (2)这些65%的人是这样想的:他们可能认为参与活动的人比较少,因此自己的选择对最终的结果影响比较大(假设只有十个人参与活动,除己外的九人中已有两人索要100美元,此时自己的抉择就很重要了——如果继续索要100美元,将一无所获)。因此为了保险,他们选择索要20美元(由此可以判断这部分人应该属于风险厌恶者)。
       (3)实际上这是一个类似于“囚徒困境”的博弈问题。如果只有20%以下的人索要100美元,那么结果将是少部分人获得100美元,多数人获得20美元,这相对于现在大家都一无所获的结果将是一个帕累托改进;这也反映了在社会行动中常出现的一种现象: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不一致,使得个人理性导致集体不理性。
      无论是35%的人还是另外65%的人,他们都是站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进行抉择,但最终结果却与他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当然这其中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个体间不能共谋或串通的情况——如果大家能互相沟通的话……假设100个人参与此次活动,那么大家就能达成一个协议:让其中的20个人索要100美元,剩下的80人索要20美元,最后得到的钱大家平分。
      由此可见,信息对于福利增进的重要性。

    1***

    2009-06-20 15:45:38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人文学科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