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首页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9-25 13:14:13
      我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是 答案:《渔光曲》 
    1934年由蔡楚生导演、王人美和韩兰根主演的《渔光曲》,该片当时在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渔光曲》于1934年6月在上海公映后,连映3个月,造成轰动效应。主题歌《渔光曲》十几万张唱片一抢而空。
       1935年2月,《渔光曲》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从而使本片编导蔡楚生一跃而成为世界性的电影艺术家。 1934年9月16日出版的《联华画报》报导:“因为这部片子有了这惊人的收获,于是引起欧美人士之极大注意。
      最近,已为法国文学家法国作家协会联合会副会长德化勒氏以重金购去全欧放映权……不久的将来,在欧洲的名城大埠可以看见《渔光曲》的灿烂夺目的广告灯牌。” 数十年前拍摄的这部黑白故事片,居然令中外电影观众如此陶醉,并至今魅力不减,时间证明,《渔光曲》确实是我国电影史上一部颇有建树的影片。
       《渔光曲》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真实的人生。这种真实的人生,得益于编导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蔡楚生从小生长的海边,对渔民的生活比较熟悉,从小就对渔民的悲惨遭遇寄于同情。他1933年加入左翼组织“中国电影文化协会”并被选为执委会委员。他的力作《都会的早晨》,表达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并以阶级观点观察生活,分析社会、分析人生。
       他在国民党加紧文化“围剿”的白色恐怖中,坚定地站在左翼电影运动的前列,产生强烈的创作欲望,要继续实践“最低限度要做到反映下层社会痛苦”的诺言,于是编导了《渔光曲》,“在泥泞中作战,在荆棘里潜行”。为了表现出影片的真实人生,蔡楚生亲率摄制组去浙东象山县一个渔村石浦体验生活、拍摄外景。
      当时的石浦,环境十分恶劣,海盗时常出没,生活条件极差,天热、水土不服,许多演职员病倒了。但蔡楚生知难而进,带病坚持拍摄,为了影片的真实,一直拍完全部拍摄计划。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蔡楚生艺术创作取得成功的保证。 《渔光曲》拍摄周期长达18个月。
      1934年6月14日在上海金城大戏院首映,时值盛暑,观众如潮,连映84天,创造了当时国产影片最高上座纪录。1935年2月,《渔光曲》参加了苏联电影工作者俱乐部为纪念苏联电影国有化15周年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并获得“荣誉奖”。成为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它不仅获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也受到世界影坛人士的赞赏。日本电影评论家岩崎昶认为《渔光曲》“是一部社会意识非常浓厚的新倾向的影片”。 。

    1***

    2008-09-25 13:14:13

其他答案

    2008-09-25 13:38:40
  • 《渔光曲》该片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

    1***

    2008-09-25 13:38:4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