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南甜北咸饮食习惯怎麽来的?

首页

南甜北咸饮食习惯怎麽来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8-22 22:20:06
      俗话说:“南甜北咸,得病根源”。说的是我国南方人爱吃甜食,而北方人爱吃咸食。这种不科学的饮食习惯,是患高血压并高血脂症、肥胖症、糖尿病等疾病的原因之一。这些疾病对人们的健康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威胁很大。这种饮食习惯的确应该改一改。
      我国南方人,特别喜爱甜食,有的家庭做什么食品都放糖,如糖粥、糖三角、糖醋白菜、糖醋鱼、糖醋肉等等。
      吃糖过多非但无益,反而有害。其理由是:(1)食糖是纯碳水化合物,只供热能,缺乏其他必需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糖吃多了,其他营养素的摄取就会减少,反而造成营养不足。(2)糖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脂肪,所以吃糖太多可引起肥胖,而且可导致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3)糖停留在口腔内,可使牙齿脱钙,最容易发生龋齿等。因此,一定要改变爱吃甜食的饮食习惯。长期以来,我国北方人形成爱吃咸食的习惯,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口重”。   北方人做菜时盐和酱油放得太多,使菜太咸。有许多家庭咸菜、大酱不离桌,甚至一餐饭就是“大葱蘸大酱,煎饼卷咸菜”。
      这种烹调和饮食习惯很不好。因为长期过量地吃盐,与患高血压病有密切关系。美国医学科学家曾对1346人进行调查,发现在大量吃盐的人当中有10%以上的人患高血压病,而吃盐少的人患高血压病者不到1%。据报道,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平均约为5%,北方和南方人群中有显著差别:北方如北京、天津、沈阳约为10%,而南方如上海、杭州约为5%~7%,广州、福州、湛江约为3%~5%。
      其中一个重要差别是人们每天吃的食盐量不一样,北方人平均每日食盐量在15~20克,而上海为10~12克,广州为7~8克。国际权威人士提出,日食盐的标准为5克。看来均超过了标准。所以,一定要改掉“口重”的饮食习惯,尤其是我国北方居民应将每日食盐量减少一半,至少应降低到平均日食盐在10克以下。
      为了您的健康,劝君少吃糖和盐。 。

    1***

    2008-08-22 22:20:06

其他答案

    2008-08-22 23:00:41
  •     
    “东辣西酸,南甜北咸”与地理环境趣谈 
    中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但也有一定规律可循。有人说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区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这一点,从主食结构上也可看出,我国南方气候湿热,盛产水稻,因此,以大米为主食;北方气候相对干冷,适宜小麦等作物生长,因此,以面粉为主食。
       山西人能吃醋,可谓“西酸”之首。他们吃饭前,往往先把醋瓶子拿过来,每人喝三调羹醋用以“解馋”。改革开放前,每逢春节,别处都供应一点好酒,太原的油盐店却都贴出一个条子:“供应老陈醋,每户一斤。”有人来给姑娘说亲,当妈的先问:“他家有几口酸菜缸。
      ”酸菜缸多,说明家底子厚。另外,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笋,越酸越能显出制作者的水平。傣族人也爱吃酸,酸笋炖鸡可是一套传统名菜。 山西等地的“西方人”何以爱吃酸?打开中国地图,可知这些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水土中含有大量的钙。
      因而他们的食物中钙的含量也相应较多。这样,通过饮食,易在体内引起钙质淀积,形成结石。这一带的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经验,发现多吃酸性食物有利于减少结石等疾病。久而久之,他们也就渐渐养成了爱吃酸的习惯。 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四川及东北的朝鲜族等地居民多喜辣,我国流传有“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之说。
      贵州人平生所吃辣椒极多,朝天椒、野山椒均不在话下。在川北,听说有一种辣椒本身不能吃,用一根线吊在灶上,汤做好后,辣椒在汤里涮涮,就辣得不得了,因此叫“涮涮辣”,四川的“麻辣烫”要是全国闻名,可以说,没有不辣的四川名吃,四川名吃不辣,也就谈不上“名吃”。
      如今,人们除了管四川女子叫“川妹子”外,还称其为“辣妹子”,原因大概也基于此。 喜辣的食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多春阴湿寒冷,而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其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一年四季少见太阳,因而有“蜀太吠日”之说。
      这种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难以排出汗液,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久了,还易使人患风湿寒邪、脾胃虚弱等病症。吃辣椒浑身出汗,汗液当然能轻而易举地排出,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对健康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另外,东北地区吃辣还与寒冷的气候有关,吃辣可以驱寒,鲁迅留学时为御寒也有了爱吃辣的习惯。
       我国北部是内蒙古高原,过去新鲜蔬菜对北方人是罕见的,鲁迅先生说“胶东的白菜运往北京,便用红头绳系了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美其各曰‘胶菜’”,就是指此。我国北方地处暖湿带,多季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气温年较差大,在过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难以过冬,同时又不舍得一时“挥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这样一来,北方大多数人也养成了吃咸的习惯。
       人说苏州菜甜,其实与无锡的相比,苏州菜不过是淡。无锡炒鳝糊放很多糖,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对北方人讲,根本没法吃。广东、浙江、云南等地居民也大多爱吃甜食。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比起北方来,蔬菜更是一年几茬。南方人被糖类“包围”,自然也就养成了吃甜的习惯。
      
      北方人不是不爱吃甜,只是过去糖难得,只好以“咸”代“甜”来调剂口味了。虽说北方现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变的。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间的延续,这种咸甜相对的趋势会减弱的。 当然,“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只是个笼统而又相对的说法,我国地大物博,饮食习惯差量很大,甚至在局部地区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民族习俗和个人习性也有重要关系。

    轩***

    2008-08-22 23:00: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