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举制度”对唐朝的影响?

首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举制度”对唐朝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举制度”对唐朝的影响?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3-11 09:57:42
  • 1.防止了用人唯亲;2.更加有利于人才的使用,完善了唐朝的官阶制度;3.萌芽了民主概念和做法!

    M***

    2014-03-11 09:57:42

  • 2014-03-11 08:33:50
  •   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人才选举制度(即选官制度)的建设,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的选官制度,其中影响较大的选官制度主要包括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一、 中国古代人才选举机制的发展历程
      1。
       世官制   又称世卿世禄制,主要存在于夏、商、周时期。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产生的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即察举制,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两汉的察举,主要是以“德、才”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以孝廉为重要考察科目,所以人们也常说“举孝廉”。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随着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望族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局面。   3。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三国时开始实行,隋朝时被废除。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别高下列为九等。
      “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由于中正官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度虽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但是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试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4。 科举制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官吏制度。始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   (1) 隋朝:科举制的创立   产生的原因:①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经济势力也得以增强,要求在政治上得到应有的地位。
      ②政治条件:士族地主势力渐趋衰落。③阶级关系:隋唐时期随着士族和庶族力量对比的变化,原先以门第高低为主要标准的选官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状况。隋唐统治者为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采用科举制给庶族参与政权提供途径。   产生的过程: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   (2) 唐朝:科举制的完善   唐朝继承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表现在:一是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二是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三是唐玄宗时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有利于唐诗的发展。
         (3) 北宋:科举制的发展与改革   北宋初年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第一,严格了考试程序,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并成为定制。第二,简化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第三,在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防止考官舞弊。
      第四,扩大录取名额。例如宋太宗在位的二十多年间科举取士近万人。   北宋中期,王安石在进行变法时,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废除了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后来随着王安石变法的失败,这些对科举制改革的措施也被废除。
         (4) 明清:科举制的僵化   明清科举三年一次,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明朝的科举制与前代不同主要表现是实行八股取士制度。为了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明朝科举制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科举考试只从儒家的四书五经里出题。考生不能发挥自己的思想见解。
      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文章机械的分为八个部分,被称做“八股文”。   明朝的科举制,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僵化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是造成我国社会发展缓慢、近代科技文化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5) 清末:科举制的废除   1898年戊戌变法中光绪皇帝下诏“废八股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自此,在我国实行达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终结了。   二、 对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几点认识   1。
       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并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和选官的制度。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者选拔人才的标准及方法途径不尽相同(主要有德才、门第之分),但它们有相同的历史作用,即对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促进封建社会发展有着巨大作用。
         2。 对于科举制,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一方面,科举制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首先,科举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其次,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再次,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最后,科举制对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朝鲜和越南长期实行过科举制,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西传欧美并影响世界,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另一方面,科举制的消极方面主要表现在:这一制度发展到明清,出现了八股取士后就走向了极端,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压抑了科技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3。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历史小贴士   “导弹之父”——钱学森   2009年10月31日,中国科学巨星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36岁时钱学森便已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钱学森在国外事业有成,生活优裕。然而,大洋彼岸祖国的风云变幻,却时时牵动着他的赤子之心。
         1955年,钱学森带着他的夫人和两个孩子回到中国。他一到达,马上就投入了中国导弹计划的研究工作。1956年,钱学森牵头建立了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他用自己在美国所学的知识来对中国的工程师们进行培训,他还对这项中国计划的基础结构进行了重组。
      一年之内,钱学森又向中国政府部门递交了一项关于建立弹道导弹计划的建议书。1956年底,这项建议就被采纳并且钱学森被任命为这项计划的第一任总指挥。   1958年,钱学森完成了东风导弹计划,并且在1964年试射成功,这比中国第一次成功的原子弹测试要早。
      钱学森的计划也使得后来影响较广泛的蚕式导弹得到发展。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顺利完成,并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钱学森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钱学森也因此被西方人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双***

    2014-03-11 08:33: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