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简述中国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首页

简述中国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简述中国容易遭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3-12-02 22:41:58
  •   送大批外来生物“漂洋过海”进入我国的,并非大自然,人为因素成为主要原因。
    2001年12月,中国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在初步摸清的283种入侵物种中,39。6%属有意引进造成,43。9%为进出口贸易、游客等无意间携带进入,仅有3。
      1%是借风力、鸟类等的携带而自然进入我国的。 “外来生物防范体系的缺陷造成了随意引进的局面。”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的张国良博士认为,立法是防治的根本。 2002年,农业部向国务院法制局政策法规司递交了请求立法申请报告。 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现有的涉及外来生物入侵的法律、法规及条例有18部。
      包括《农业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渔业法》、《森林法》、《种畜禽管理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这些法规中都涉及到了对外来物种的管理的具体条文。
       但由于这18部法律分属多个不同部门,大都是根据各部门、各行业的职责、权限和业务范围而制定的,权限一旦交叉,就会相互避让出现漏洞。 例如,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进出境对外检疫与国内检疫分立的体制,进出境时由质量检验检疫局负责审查,进入国内后,检疫又由农业、林业等部门分别管理,若两个环节负责检验检疫的机构之间信息不能及时共享,极为容易出现疏漏。
       “多部法律的交叉与衔接不当,造成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的难点之一。”农业部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主任万方浩据此认为。 此外,长期以来可审批从境外引进生物的中央单位有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多个部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在审批引种时执行的标准不一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例如,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外来物种可能会对林业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而对生态环境有益的生物则又有可能对农林业生产和经济带来直接影响。

    诚***

    2013-12-02 22:41:58

  • 2013-12-02 20:30:14
  • 对外来物种认识不足,往往为了一时喜好,没有很好的对引时物种进行分析研究。
    如富寿螺,原产地在美洲吧,当年可能是华侨看到这个东东的美味,就带入国内,没想到这种生物繁殖性强,在中国少有天敌,成为人们稻田里的害虫。一堆堆粉红色的卵。
    还有一地黄花也是,当初引入中国是为观赏,但却不负责的让其在野处生存,也是因无天敌,繁殖力强,抢夺农作物的养份,土地。成为中国另一大害。
    中国现在流行中国的小龙虾,原产地也是美洲,但它却成为中国百姓口中的美食,这可能是例外吧。
    外来物种,有的是意外进入国内,如航空、运输。
    有的是特意引入,为了改良中国原有品种,
    有的是一些人个人喜好,私下带回国,一时兴起,过后又极不负责地放归大自然,让这些在没有天敌的地方快速成长,造成难以消除的生物灾难。

    张***

    2013-12-02 20:30: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