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喀斯特峰林峰丛形成过程

首页

喀斯特峰林峰丛形成过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8-20 05:00:00

    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阶段1:石芽、溶蚀洼地、落水洞阶段。

    此阶段地壳上升后长期稳定,地表发育石芽、落水洞等,形成独立洞穴系统,地下水位高低不一。

    地表水沿石灰岩表面的裂隙溶蚀,从小沟逐步加深加宽,形成几十厘米到几米、数十米不等的,失去顶层平面的柱状体,称为石芽。石芽密集,称为石林。

    流水沿裂隙溶蚀,形成碟形或倒石锥形洼地,宽数十米,深数米至十余米,称为溶蚀漏斗。溶蚀漏斗底部为垂直裂隙或落水洞。落水洞规模很大的称为天坑。溶蚀漏斗扩大或合并形成溶蚀洼地。

    阶段2:洞穴、地下河阶段。

    此阶段独立洞穴系统逐渐合并为统一系统,地下水位趋于一致。地下水位之上出现干溶洞,地下水位附近发育地下河,地面成为缺水的蜂窝状。

    流水溶蚀沿裂隙转入地下,在岩层及地下水位稳定的情况下,往往形成洞穴。溶洞是地下水长期溶蚀和侵蚀形成的洞穴。有的溶洞中有地下河,甚至还有地下湖与瀑布,有的地下河与地面河流相连。

    岩层上升,溶蚀下移,洞穴会变成干溶洞。干溶洞中少量的水沿裂缝滴下,长年累月形成石钟乳。在滴到地面的地方会形成石笋。石钟乳与石笋上下相连会形成石柱。

    阶段3:溶蚀盆地、峰林阶段。

    此阶段地面蚀低、崩塌,溶洞与地下河露出地表,地下河陆续转为地面河。地面出现溶蚀盆地与峰林。

    溶蚀盆地是一种大型溶蚀洼地,再扩大就成为溶蚀平原。

    峰丛是在同一基座上,顶上各峰分离的地貌。峰林是分散的山峰。

    阶段4:孤峰阶段。

    此阶段溶蚀盆地不断蚀低、扩大,地面广布蚀余堆积物,形态接近准平原,残存孤峰。

    孔***

    2023-08-20 05:00:00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