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少数民族的祭祖传统风俗

首页

少数民族的祭祖传统风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8-26 10:00:00

    满族清明扫墓插“佛托”习俗

    满族受汉族风俗影响,也于清明节上坟祭祖。不过,祭祀方法与汉族风俗不同。汉族的风俗是焚烧纸钱后在坟顶上压纸,而满族则是插“佛托”。

    插“佛托”即插柳枝。在满族所信仰的萨满教的传说中,柳是人类的始祖,人是柳的子孙。清明节在坟上插柳为祭,表示后人不忘先祖。

    白族——

    清明节也是白族祭祀祖先的日子,节俗与汉族相同。每年农历三月初的清明日,白族人家家要准备丰盛的食品前往本家祖坟上祭奠。供品有香肠、熏猪肝、排骨、肉、鲜鱼、雄鸡等,还有各种新鲜的蔬菜和酒。一般人家都要邀请一些亲朋好友一同前往。

    到了坟地,先要将折来的杨柳枝插在坟前,然后在各祖坟前献上供品,新丧者坟前的供品要稍丰厚一些。晚辈的儿媳、姑娘们在新坟前大哭一场,以诉对亡者的怀念之情。祭祀完毕,所有上坟人围坐在坟场附近食用各种食品,直到傍晚才回家。

    纳西族——

    清明时节,纳西人也和汉族人一样,举行祭祀仪式。每年清明节丽江、中甸一带的纳西族祭祖仪式在天井里举行,而且只祭祀曾祖父母、祖父母和父母。祭祀时,在地上插三根白栗树,并在树前安放三个石头,代表所要祭祀的祖先,然后烧香点烛,摆上酒、肉、饭、茶等供品。祭祀还分为生祭和熟祭。祭祀活动由东巴(神职人员)主持,东巴口念返魂经,全家男女老幼向代表祖先的三块石头磕头祭拜,每念到祖先名字时便敬酒献饭。

    此外,我国还有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流行清明节,如朝鲜族、撒拉族、傈僳族、拉祜族、阿昌族、锡伯族、毛南族等。佤族在清明时举行取新火节,这与汉族的寒食取新火意义相近。

    (谚语)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

    清明不拆絮,到老没成器。

    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

    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

    清明刮了坟头土,沥沥拉拉四十五。

    清明嫁九娘,一去不还乡。

    清明冷,好年景。

    清明螺,抵只鹅。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

    清明暖,寒露寒。

    清明起尘,黄土埋人。

    清明前挂金钱,清明后挂铜钱。

    蒋***

    2023-08-26 10:00:00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