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宋朝科举有没有乡试

首页

宋朝科举有没有乡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8-24 11:00:24

    宋朝没有乡试。

    中国科举制度始于隋大业年间,但是隋唐的科举远没有明清时期鼎盛。科举制度有三级,院试(县试)、乡试(省试)、殿试,但是这样的完备体系,在明清时期。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即进行乡试的考场。

    唐及五代科举考试,主要分为解试和省试两级。这里的省试不是指行政级别的省,而是尚书省礼部,故又称礼部试。

    科举到宋代成为科举社会,人们的社会身份也地位的高低不再以血统和出身为划分,代之以是否考中科名并以科第的高低为依据。

    北宋科举制度规制是三年一开科的确定,即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考试三年一次。第一级州试在宋代称发解试,指将各地区报考进士科目并通过考试的举子按照解送名额送子尚书省,也称解试。解试多在秋天,故称秋闱。

    宋朝科举有没有乡试

    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

    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试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为亚元,第三、四、五名称为经魁,第六名称为亚魁。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试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

    宋朝科举有没有乡试

    宋朝的科举考试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二年不定,一直到英宗治平三年(1063年)时“诏礼部三岁一贡举”,自此三年一届的科举考试制度才被正式确定下来。 宋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然后是礼部举行的省试,最后是最高级别的殿试。 考试时间为: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具体时间我也没搞清楚)。 宋朝科举等第最初只分甲乙,后来考第之制分五等,上二等为一甲,赐进士及第三等为二甲,赐进士出身四、五等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中进士举者才能称“进士”。凡“及第即命以官”,不须经吏部试。

    流***

    2023-08-24 11:00:24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