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夹竹桃的病害防治

首页

夹竹桃的病害防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4-05-22 11:00:00

    夹竹桃褐斑病

    症状

    此病害在南方地区较为常见,能引起夹竹桃叶片枯萎早落。该病的病菌多从夹竹桃的叶尖、叶缘处侵入。发生褐斑病的叶片上会产生紫红色的斑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块,上面还有隆起的轮纹。病斑为褐色、较宽。

    防治方法

    在发病较为严重的地区,发病初期可给植株喷洒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5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共喷2~3次。

    夹竹桃丛枝病

    症状

    夹竹桃的主要病害。当腋芽和不定芽大量萌发时会丛生许多细弱的小枝,致使节间缩短,叶片变小。染病的小枝又会抽生小枝,新抽出的小枝的基部肿大,呈现为淡红色,常会簇生成团。小枝冬季枯死,翌年在枝旁又会产生更多的小枝,如此反复发生,最后造成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

    在个别枝条开始表现病状时,要及时剪除并销毁;发现蚜虫、叶蝉类昆虫危害时,应及时杀灭;发病后可用四环素等抗生素防治——可在树干基部的病枝一侧的上下钻两个洞至木质部,用注射器将1000~2000单位四环素或土霉素溶液缓缓注入,注入量根据植株大小、病情轻重情况而定,一般每株用量为30~50毫升。

    夹竹桃黑斑病

    症状

    斑发生于叶片的边缘或中部,半圆形或圆形。几个病斑相连时,成波纹状,正反两面都有,正面比背面颜色深,病斑灰白色或灰褐色;后期在病斑产生黑色粉状霉层,一般发生在越冬的叶片上。

    防治方法

    高温高湿易发此病,为害叶片。发病后可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喷洒。其他防治方法可参考山茶花病虫害防治。

    何***

    2024-05-22 11:00:00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