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孙子兵法》中的攻心与攻城是什么意思?

首页

《孙子兵法》中的攻心与攻城是什么意思?

《孙子兵法》中的攻心与攻城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7-30 09:46:44
  •   
    攻心作为一种谋略手段具有广泛的含义,它既是一种政治谋略,又是一种军事 谋略,实际就是政治战、宣传战或心理战,历来受到军事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们的高 度重视。明确提出“攻心”谋略的是三国时期的马谡,他在诸葛亮南征前说: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这里所说的“攻心”、“心战”主要是指瓦解、动摇、削弱敌方的军心士气,涣散 其斗志,以造成有利于我方的战争态势 《孙子兵法》中“伐谋”、“伐交”也包含着 “攻心”的因素,有人将“攻心”视为孙子“上兵伐谋”、“全胜战略”的继承和发展, 是很有道理的。
      其他的“将军可夺心”,“三军可夺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 治待乱,以静待哗”、“围师必阙,穷寇勿追”、“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等,都可视为心理战的谋略于段。《孙子兵法》及其后的《孙膑兵法》、《吴子兵法》、 《尉缭子》、《六韬》等兵学著作中所谓“道胜”、“政胜”、“威胜”、“任势造势”等,都 表达了以政治、经济、军事的实力造成一种对敌国敌方的威慑震撼作用,或在战争 过程中形成对敌方的无形的巨大压力,造成敌国敌军的沮丧畏惧、心理恐慌、意志 销蚀、斗志瓦解、战斗力削弱,以达到不战而胜或战而胜之的目的。
       “攻心”谋略可用于战略,也可用于战役战斗。我们先看在战略上的运用。战 略有政治战略和军事战略之分,政治战略是军事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政治战略中 “攻心”术的运用,首先表现在统治者推行廉洁高效的政治,爱护团结民众,争取民 众的拥护和支持。从孔子的政治伦理学说到墨子的“兼爱”,孟子的“仁政”、荀子 礼法兼治的“王道政治”等,无一不是如此。
      得民心就能统一天下,统治天下。而 对国内民众施行“攻心”谋略的同时,也就是对敌国施行“攻心”谋略的开始。政治 的得失是决定民心向背的决定性因素。政治清明,不仅团结了本国人民,而且是争 取敌国民心归向的最锐利的武器。另一方面,战争的正义性是号召民众、统一民 心,乃至得到敌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的又一决定性因素。
      汤武伐夏桀、周武伐商纣 就是如此。史载汤武灭夏、周武灭商,夏、商统治下的人民不仅没有反抗,反而临阵 倒戈,归之如流水,实际就是政治“攻心”战略取得成功的范例。 军事战略中的攻心术运用更加广泛。最为显著的例证就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 故事。其事载于《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载: 亮至南中,所在战捷。
      闻孟获者,为夷、汉所服,募生致至。既得,使观于营阵 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若只如 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檎,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 威也,南人不复反矣。”遂至溴池。
       孟获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这里的“攻心”就是要使他心悦诚服,自己 说出“不复反”的话,比一战使其不得不服重要得多。 战术中的“攻心战”比其他谋略的运用更为复杂和微妙,它要求将帅对敌我各 方面的客观条件及其变化趋势、敌我将士可能的心理变化作出符合情理的深入分 析。
      齐鲁长勺之战中通过曹刿对齐军心理的分析决定鲁军发起攻击的时间,是心 理战的典型战例。曹刿总结的“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 盈,故克之”的经验与《孙子兵法》中“避其锐气”的理论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具有 普遍意义。战争最基本的形式是进攻和防守,尖锐对立着的攻守双方,你想用以制 服敌方的谋略也是敌方揣度并加以防范的,同样,你也在考虑敌方可能采取的谋略 手段。
      争取主动,争取致人而不致于人是军事家共同的愿望,而谁能在实战中领先 一步,破坏敌方的谋略而使自己的谋略获得成功,谁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这就是 军事谋略作为激烈对抗性的思维过程与其他谋略的最大区别,也是军事谋略贵在 出奇制胜的原因之一。 公元前496年,吴越携李之战中,吴军阵容严整,越军组织敢死队几次冲击都 未成功,越王勾践命死囚排成三行,整整齐齐地走到吴军阵前,将剑架在脖子上对 吴军士兵说:“两国国君交战,我们触犯军令,不敢逃避刑罚,却敢死在你们面前。
      ” 说完一齐自杀。吴军的震撼、诧异、惊讶、注视是可想而知的,可还没有等他们从惊 奇中反应过来,越军突然发动攻击,吴军措手不及,大败而逃,吴王阖闾重伤而死。 越军的自杀行动,就是要造成吴军惊讶、迷惑不解并因此戒备松懈、分散注意力的 心理效应。淝水之战中,后秦军人多势众,阻淝水列阵,东晋军要求后秦军后退一 段距离,以便东晋军渡河决战。
      苻坚盲目自大,竟同意后撤,已列好的阵势一动而 失去控制,加上朱序在阵后惑乱军心,秦军顿时大乱,东晋军乘机冲杀,后秦军因此 大败。如果不运用心理战术,越军能否胜吴军尚在两可之间,东晋军不能战胜后秦 军似乎是可以肯定的。 我们再来看楚汉战争中韩信运用“攻心”谋略,大破西楚霸王项羽的战例。
       “四面楚歌”的典故是人所皆知的。楚汉战争中,刘邦30万大军将项羽的9万余人 重重包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沱河北岸),战争形势对项羽固然不利,但汉军要 硬啃这块骨头也非易事。项羽本人骁勇无敌不说,他那8千子弟兵向来是所向无 敌的。韩信命汉军晚上齐唱楚歌。
      当时的场面没有可靠的史料记载,但我们可以 想象重兵包围中的楚军处于什么样的境地:粮尽援绝,欲退无路,欲战无力;隆冬季 节,冷风刺骨,饥寒交迫,面对着尸横遍野、戟折剑断的战场,凄惨绝望的情绪迅速 传播蔓延;低沉苍凉的楚歌如泣如诉,更勾起了对家乡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怀念,生 死离别如在瞬间。
      《孙子兵法》说“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在井 陉之战中曾经运用过这一心理战术,但以勇武威震天下的项羽却失去了当年“破签 沉舟”的豪情:“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 之多也! ’ ”他不知彼也不知己,绝望情绪同样感染了他: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
      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 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骓是他的骏马,虞是他的美人,英雄气短,黄泉路近,看不到三军的前途,他自 己首先绝望就更悲哀了。“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 视”。四面楚歌使包括8千子弟兵在内的整个楚军的精神意志彻底崩溃了,项羽当 晚只带领800余人突围逃脱,后被汉军追杀,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韩信 “攻心”谋略的成功运用避免了一场恶战,历时4年之久的楚汉战争由此结束。

    余***

    2016-07-30 09:46:4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