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什么赤眼蜂能防治农业害虫

首页

为什么赤眼蜂能防治农业害虫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8-26 01:31:37
  •   膜翅目(Hymenoptera)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小寄生蜂,尤指赤眼蜂属(Trichogramma)而言。成虫长不到1公釐,翅呈梨形,具单翅脉和穗状缘毛。跗节3节,明显。幼虫在蛾类的卵中寄生,因此可用以进行生物防治。
      易於实验室繁育的微小赤眼蜂(T。 minutum)已成功地用来防治各种鳞翅目(Lepidoptera)农业害虫。
      指赤眼蜂属( Trichogramma )昆虫。赤眼蜂为卵寄生蜂,在玉米田可寄生玉米螟、黏虫、条螟、棉铃虫、斜纹夜蛾和地老虎等鳞翅目害虫的卵。
      
      赤眼蜂是一类很有利用价值的天敌,能寄生玉米螟卵的赤眼蜂有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铁岭赤眼蜂。但以玉米螟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最重要。
      形态 玉米螟赤眼蜂的雄蜂体淡黄色,前胸背板及腹部黑褐色,触角鞭节细长,触角毛最长的相当于鞭节最宽处的3倍。
      雌蜂的前胸背板、腹基部及末端黑褐色。
      发生规律 以老熟幼虫在寄主卵内越冬。在黄淮海地区,第三代玉米螟卵是赤眼蜂发生作用的时期,卵初期即可被寄生50%左右,卵高峰后被寄生率可达90%~100%。
      保护利用途径 从早春麦田开始,就不用或少用广谱杀虫剂。
      改用选择性杀虫剂,使初期数量较少的赤眼蜂就得到保护和利用。赤眼蜂的利用价值在于:①可以大批量人工饲养繁殖,大面积用于防治。②防虫效果好且稳定。
      玉米螟是赤眼蜂利用的主要防治对象之一,通常在百株玉米有玉米螟卵1-2块时放第一次蜂。
      
      在黄淮海平原,第一代玉米螟第1次放蜂在5月底,第二次在6月初,间隔5天。第二代玉米螟放蜂时间在6月底或7月上旬。第三代玉米螟可以放一次或者不放蜂。一般每亩每次放蜂1万头便可。放蜂时,若天气恶劣不宜继续放蜂时,可将卵块放在阴凉遮黑密闭的环境中,并饲以蜜糖水,待天气好转,再向田间释放赤眼蜂。

    p***

    2018-08-26 01:31: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