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为企业研究产品的定性与定量?

首页

怎样为企业研究产品的定性与定量?

什么是定性和定量研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这些资料?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02-16 16:18:13
  • 定性是指产品的特性,定量是生产的产量,要从市场占有量来考虑。做生产产品测试,做市场调研,再定量

    吴***

    2018-02-16 16:18:13

  • 2018-02-16 15:18:13
  • 可以找专门的公司来做

    漫***

    2018-02-16 15:18:13

  • 2018-02-16 15:18:13
  • 市场调研与同类产品比较

    俄***

    2018-02-16 15:18:13

  • 2018-02-16 14:18:13
  •   我所接触的稿件基本上都是运用科技统计数字作定量分析的。按常规推理,这种定量分析有扎实的统计数字作基础,相应的统计分析手段也是比较成熟的,因而分析的结果总应当是比较可靠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仅仅具有可靠的统计数字和成熟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不能保证取得科学的分析结论。
      文稿编辑中的许多案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定量分析固然很重要,但定性判断决不可忽视。有些文稿之所以质量不高,问题多数出在定性判断上。定量分析的基础在于定性判断,定量分析的工夫往往不在于数字本身而在数字之外。兹举例说明,并就此与作者、读者交流。?
    例一 如何看待北京地区的R&D执行结构??
      据2000年全国R&D资源清查数字,全国R&D执行结构实现了以企业为主体,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国的60。
      0%。全国31个地区中已经有23个地区的企业成为地区R&D活动的主体。只有北京、陕西、四川等少数几个地区例外。北京地区R&D活动的执行结构为:研究开发机构占55。3%,高等学校占11。2%,企业才占31。1%。许多作者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北京地区应当注意大力加强企业R&D?活动,使之成为地区R&D活动的主体。
      ?
    关于这个问题,有以下几点需要讨论:?
      一是“企业成为R&D活动的主体”是对全国整体而言的,全国各地区的情况各异,不可一概而论。?
      二是从方法论上说,结构指标与强度指标有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企业R&D经费支出占地区R&D总经费的比重是一个结构指标。运用这个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地区R&D活动中所处的地位,但不能用它来衡量企业R&D活动的活跃程度。要知道企业R&D活动的活跃程度,应当用强度指标——企业R&D投入强度来测度才行。?
      北京地区的企业在地区R&D活动中不占主体地位的原因在于北京是全国科技中心。
      北京集中了许多国家重点研究开发机构和重点高等学校,这些机构的R&D经费支出数额十分可观,使本来并不算低的企业R&D投入相形见绌。2000年北京地区的企业R&D投入强度(以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其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作为衡量指标)高达5%,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1。
      93%的2。6倍,高居全国榜首。由此可见,北京地区企业的R&D活动活跃程度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并不存在急需加强的理由。?
      三是对目前北京地区R&D资源配置格局应如何评价?依许多作者的看法,北京地区R&D资源丰富,美中不足是企业尚未成为地区R&D活动的主体。
      这种看法未免过于机械。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北京不仅企业R&D活动比较活跃,而且还有为数众多的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是全国的科技中心,对北京而言这是件大好事,这并不是“美中不足”,而是锦上添花,人们没有必要为这个问题而担心。?
      四是北京地区的R&D资源配置格局有无可能进行调整?按许多作者的意见,既然北京地区R&D资源配置中企业所占比重过低,就可以通过调整来解决。
      那好,让我们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北京地区企业的R&D活动规模固然还有进一步扩大的空间,但北京既然是全国的科技中心,则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的R&D活动规模也必然大体以同样的速度扩大;2000年北京地区的R&D经费支出中企业所占份额仅为31%,离50%这一门槛有着很大的距离。
      由此看来,北京的企业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根本没有可能成为地区R&D活动的主体。?
    例二 在企业R&D经费支出中有无必要加大政府资金的比重??
      鉴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有不少作者建议国家对企业R&D给与资金支持,将企业R&D经费支出中政府资金的比重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
      其主要立论依据是:从理论上讲,企业开展R&D活动有较大风险,因此需要政府给与资金支持;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讲,有的作者举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R&D的来源结构的变化过程为例,说明美国直至20世纪50~60年代大部分年份政府资金占全国R&D经费的比重还在50%以上;其中美国政府以大量的资金资助了企业的R&D活动。
      ?从理论上讲,企业是独立承担风险的经济组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仅有技术风险,而且还有金融风险、市场风险,等等。因此,是企业就得承担风险,这是由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本该由企业承担的风险全部包揽过来。
      因此,风险问题不应成为政府给予资金支持的理由。?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讲,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R&D经费的来源结构变化过程的确如许多作者所说的那样,但他们所罗列的一系列数字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并未接触到问题的本质。问题的关键是,美国的R&D经费来源结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变化?为什么其政府资金所占的比例有时较高有时较低?据我们分析,这种变化并不与美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密切相关,而是与美国国防开支的高低是密切相关的。
      美国国防开支的高低是由美苏两国冷战激烈程度所决定的。特别是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新上天,促使美国的国防科研费用剧增;60~70年代美苏争霸激烈,美国的国防科研开支一直比较高;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的国防科研费用就大幅下降。根据同样的理由,我们不难解释为什么R&D经费中美国、英国和法国的政府资金比重较高,而德国、日本的政府资金比重较低。
      虽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美国、英国、法国三国的国防开支较大,德国、日本两国的国防开支占其GDP的比重较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国防工业是“寓军于民”的。大量的国防科研费用流向私人企业也就不足为怪了。?
      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最近十几年来我国R&D经费来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全国R&D经费中政府资金占的比重1990年为54。9%,1995年这一指标为50%;到了2000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全国R&D经费中企业资金占57。6%,政府资金仅占33。4%,另有2。7%来自国外,6。3%为各类事业单位的自筹资金。这一变化表明,自科技体制改革以来,通过将近20年的努力,企业的R&D投入能力有了增强,政府职能作了合理的调整,企业不仅成为全国R&D活动的执行主体,而且已经成为全国R&D活动的投资主体。
      这一变化意义重大,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之一。?
      在2000年的企业R&D经费支出总额中,政府资金仅占6。8%。如何评价这一指标,这一比重是高了还是低了?不能一概而论,其原因有二。一是这一指标的高低是企业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调控的目标应是政府资金的投入数额而不是政府与企业两者的投入比例。
      二是政府对企业R&D活动的资助应严格遵循政府职能原则,政府资助企业R&D活动的R&D经费的数额与其确定的重点领域有关。我们认为,只要符合政府职能原则,政府给予企业的R&D资助即使数额很大也是合理的;如果不符合政府职能原则,即使资助数额很小也是不合理的。
      ?
      显然,与国防现代化相关的R&D资金是政府向企业投资的重要方面。我国的国防的确需要现代化,但这种现代化的投资规模应与国家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并与和平共处外交政策相呼应。因此近期我国国防科研投资的总规模不会很大。同时,由于我国当前的国防工业尚未转入“寓军于民”的轨道,即使增加国防科研投资,企业得益也是比较有限的。
      ?
      根据WTO规则,政府不应对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相关的一般性R&D活动给予经费资助和补贴。否则,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付之东流,退回到政府包办一切、企业依赖政府的老路上去。?
      政府R&D资金流向企业的合理合法的途径是资助与企业长远发展相关的基础研究和竞争前技术研究开发,如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那样的项目,这才是政府资助企业的正道。
      政府应当大张旗鼓地鼓励企业开展此类研究,企业对此也有一个适应过程。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家的眼光还没有放得那么远,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日子怎么过上。企业开展这类项目的研究不仅缺钱、缺人、缺试验设施,更为关键的是尚未进入企业决策层的议事日程。因此即使政府有较大数额的预算用于资助企业R&D活动,未必马上就能用得出去、用得好。
      这也许就是我国目前阶段经济和科技发展面临的困境之一。

    王***

    2018-02-16 14:18:13

  • 2018-02-16 12:18:13
  • 主要是市场调研与同类产品比较

    整***

    2018-02-16 12:18:13

  • 2018-02-16 09:18:13
  •   定量研究——是指,主要搜集用数量表示的资料或信息,并对数据进行量化处理、检验和分析,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结论的研究过程。定量的意思就是说以数字化符号为基础去测量。 
    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重要步骤和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来测定对象特征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量的变化规律。由于其目的是对事物及其运动的量的属性作出回答,故称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的四种测定尺度及特征
    名义尺度所使用的数值,用于表现它是否属于同一个人或物。
      
    顺序尺度所使用的数值的大小,是与研究对象的特定顺序相对应的。例如,给社会阶层中的上上层、中上层、中层、中下层、下下层等分别标为“5、4、3、2、1”或者“3、2。5、2、1。5、1”就属于这一类。只是其中表示上上层的5与表示中上层的4的差距,和表示中上层的4与表示中层的3的差距, 并不一定是相等的。
      5、4、3 等是任意加上去的符号,如果记为 100、50、10 也无妨。
    间距尺度所使用的数值,不仅表示测定对象所具有的量的多少,还表示它们大小的程度即间隔的大小。不过,这种尺度中的原点可以是任意设定的,但并不意味着该事物的量为“无”。
      例如,O°C 为绝对温度 273°K,华氏32°F。
    名义尺度和顺序尺度的数值不能进行加减乘除,但间距尺度的数值是可以进行加减运算的。然而,由于原点是任意设定的,所以不能进行乘除运算。例如,5℃和 10℃之间的差,可以说与15℃和20℃之间的差是相同的, 都是5°C。
      但不能说 20℃就是比5℃高4倍的温度。
    比例尺度的意义是绝对的,即它有着含义为“无”量的原点0。长度、重量、时间等都是比例尺度测定的范围。比例尺度测定值的差和比都是可以比较的。例如:5分钟与10 分钟之间的差和10分钟与15分钟之间的差都是5 分钟,10 分钟是2分钟的5倍。
      比例尺度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定性研究方法是根据社会现象或事物所具有的属性和在运动中的矛盾变化,从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来研究事物的一种方法或角度。它以普遍承认的公理、一套演绎逻辑和大量的历史事实为分析基础,从事物的矛盾性出发,描述、阐释所研究的事物。
      进行定性研究,要依据一定的理论与经验,直接抓住事物特征的主要方面,将同质性在数量上的差异暂时略去。
    定性研究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一是没有或缺乏数量分析的纯定性研究,结论往往具有概括性和较浓的思辨色彩;二是建立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定性研究。
      在实际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常配合使用。在进行定量研究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所要研究的现象的性质;在进行定量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又须借助定性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有下列一些不同点:
    ①着眼点不同。
      定性研究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研究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在研究中所处的层次不同。定量研究是为了更准确地定性。
    ③依据不同。定量研究依据的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研究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④手段不同。定量研究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⑤学科基础不同。定量研究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研究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⑥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研究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研究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研究是定量研究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研究,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定性分析
    目的:对潜在的理由和动机求得一个定性的理解
    样本:由无代表性的个案组成的小样本
    数据收集:无结构的
    数据分析:非统计的方法
    结果:获取一个初步的理解
    定量分析
    目的:将数据定量表示,并将结果从样本推广到所研究的总体
    样本:由有代表性的个案组成的大样本
    数据收集:有结构的
    数据分析:统计的方法。

    人***

    2018-02-16 09:18:13

  • 2018-02-16 09:18:13
  • 第一,定性是产品性质,使用方向及领域;第二,市场占有率占比有多少;第三,可采取市场调研方式进行资料收集

    用***

    2018-02-16 09:18: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