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岳飞能够击溃金国,统一中原吗

首页

岳飞能够击溃金国,统一中原吗

岳飞能够击溃金国,统一中原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其他答案

    2018-02-11 19:33:54
  • 宋内部皇帝和大臣不干。

    1***

    2018-02-11 19:33:54

  • 2018-02-11 19:33:54
  • 应该说比较难,1.因为岳飞的抗金军确实战斗力惊人,但其中真正的政府军有多少?其中的各地起义军也都只是在抗金的大前题下团结在一起,宋政府能允许岳飞继续统帅这只军队吗?如果岳飞真的把金人赶出中原,那有谁能担保那些起义军中不会有人起二心?到时候恐怕中原会陷入更大的混乱,最后只会加快宋的灭亡2.宋政府的软弱恐怕也是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有这样的BOSS在后面,岳飞想不败都难。这也是中国从古至今的通病,那个皇帝会看着这样一个智勇双全且手握雄兵的将领去建立抗金复国的千秋伟业?可以说岳飞是被功高盖主这个原因害死的。不过岳飞抗金复国的决心和勇气才是我们应该千古流传的

    w***

    2018-02-11 19:33:54

  • 2018-02-11 18:33:54
  • 还得看他手下,还有装备,士气等

    不***

    2018-02-11 18:33:54

  • 2018-02-11 17:33:54
  •  岳飞更本不可能打败金国统一中原,因为他心不黑,不毒,没野心胸无大志,儒夫一个。

    螃***

    2018-02-11 17:33:54

  • 2018-02-11 17:33:54
  • 应当说有这个实力.是否能统一大业则有许多方面工作要做!!!!!!!!!!!不说吧,历史是不能假设.

    左***

    2018-02-11 17:33:54

  • 2018-02-11 17:33:54
  • 他没有啊

    鼠***

    2018-02-11 17:33:54

  • 2018-02-11 16:33:54
  • 绝无可能。
    原因与军事无关,从战斗力上来说岳飞有这个能力,但政治上是绝对不允许他做到的。

    南***

    2018-02-11 16:33:54

  • 2018-02-11 15:33:54
  • 事实证明了不可能

    广***

    2018-02-11 15:33:54

  • 2018-02-11 15:33:54
  •   绝对应该能做到的,有几个重要因素决定岳飞能统一中原,完成北伐,将金人赶走。其一。生活在中原的父老长期受金人压迫。时时刻刻都想着“王师北定”他们对金人的残害已经是无法再忍,所以就爆发了很多次抗金的斗争,如王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是专门抗击金人的。
      老百姓对政府的军队绝对是朝思暮想的,如果岳飞的军队进入中原,他们肯定是极其欢迎的,对军队会大力的支持,岳飞就能打一场人民战争。其二,岳飞军队军纪严明,曾提出了"冻死不拆屋"的口号,这样就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其三,岳飞精通兵法,武艺超群,关心士卒,爱护人才,这样性格的将军就决定了胜利。
      下面看看岳飞的情况。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
      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
      ”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
      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
      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
      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
      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
      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
      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
      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
      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后来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
      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

    独***

    2018-02-11 15:33:54

  • 2018-02-11 15:33:54
  • 不能,就算岳飞没给姓秦的害死,最多防守,出击的话,还是会被偷袭后方城市
    两头忙怎么能忙的好呢~`~~,最多是金攻宋久攻不下,待岳飞死后,再做打算
    而且当时皇帝也不会让岳飞直导黄龙救回当时被囚禁的2个皇帝
    救了2个皇帝回来 他自己当什么?

    亚***

    2018-02-11 15:33:54

  • 2018-02-11 14:33:54
  • 可以

    张***

    2018-02-11 14:33:54

  • 2018-02-11 13:33:54
  • 在当时大环境看来岳飞要想统一中原还欠点火候。不能说谁赢谁  只能说谁会比较厉害  应为那是历史啊!~~~~~~

    b***

    2018-02-11 13:33:54

  • 2018-02-11 13:33:54
  • 不可能吧

    U***

    2018-02-11 13:33:54

  • 2018-02-11 12:33:54
  •   "迎回二圣”只是口号为了团结宋人但是做不到金国既使战败也决对会忘了带走这两个人质就是退回辽东也不会让这两个皇帝被宋兵救走的实在带不走也会杀了他们,宋皇帝赵构这个sb还以为岳飞对他不满非要把他哥哥接回来夺他的皇位这才有了杀岳飞之心但是岳飞又没办法对赵构说明这个口号的作用所以招来了杀身之祸。
      宋朝也因为杀了岳飞从此根基不稳谁还为他买命更加重文轻武从此再也没办法夺回中原了。如果说岳飞夺中原是为了自己的话更是无机之谈岳家军总共才多少人在而且一直当先锋其它的宋军数量是他的几倍。但是夺回中原是有可能的在朱仙镇大胜以后金军士气一落千丈溃逃之势以不能改变,岳家军在前左右还有几十万宋军如果团结一致必将势如破竹可以一口气将金朝赶到关外,再傻的皇帝也不应该在大势以定的时候杀了岳飞这样的大将哪怕是得回中原后让他去戍边哪,杀了乐飞后战势又倒转了过来金朝卷土重来又把宋军赶回了长江以南后来元朝不费吹灰之力就扫灭了南宋。
      宋朝皇帝个各昏暗这也是出了名的从杨家将到岳飞都深受破害。

    g***

    2018-02-11 12:33:54

  • 2018-02-11 12:33:54
  • 不能
    他只有800人呀
    加上的那些补充兵也只有30000呀
    哪打得过井军800000呀

    我***

    2018-02-11 12:33:54

  • 2018-02-11 11:33:54
  • 在当时大环境看来岳飞要想统一中原还欠点火候。不能说谁赢谁 只能说谁会比较厉害 应为那是历史啊!~~~~~~ 
    

    z***

    2018-02-11 11:33:54

  • 2018-02-11 11:33:54
  • 中国人只要不闹内乱 灭谁都行

    老***

    2018-02-11 11:33:54

  • 2018-02-11 10:33:54
  • 不能 岳飞取得的几次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 南宋因多年的战乱经济、文化畸形发展 南宋没有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 也没有能力打持久战 

    将***

    2018-02-11 10:33:54

  • 2018-02-11 10:33:54
  • 不能。金国已经在北方统治多年,岳飞取得的几次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形势。南宋的经济、文化畸形发展,但军事由于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的政策失误,一直未能取得优势,从辽、金、西夏到元,南宋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h***

    2018-02-11 10:33:54

  • 2018-02-11 10:33:54
  •   应该说在南宋和金对峙的时代,岳飞是不可能统一中原的。
    主要有以下原因:
    (1)军事力量对比处于劣势。
    在中国历史上,对北方游牧民族(金人也具有游牧民族的特点)的作战中,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长期处于下风。大体上,只有西汉的汉武帝、唐朝的李世民取得过压倒性的决定性胜利。
      包括秦始皇派蒙恬出击匈奴也只能算是局部性的胜利。在世界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游牧民族武力打败文明程度更高的民族现象。具体到宋金对峙时期,被后人所津津乐道的所谓岳家军多次打败金军的战绩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如果认真对照研究宋史和金史就会发现,这只是寄托了后人的美好的愿望。
      相反,倒是金军经常打败宋军甚至把南宋皇帝高宗逼到大海上去避难。 即使是后来南宋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经济发展水平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算是一个新的高峰时期,南宋君臣也曾经发达过北伐。但是,也很快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虽然南宋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很高,但是,其军事力量并不占优势。
      与之相反,金的军事力量明显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整体上看,双方的综合实力基本相当甚至金还一定的优势。这也是宋金能够形成长期对峙局面的主要原因。也是岳飞不可能北定中原的最基本的力量对比态势。 2、从唐朝末年开始,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由“千里关中”回到了黄河下游的区域,汴梁由于地处黄河和运河的交汇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
      同时,农业经济的重心实际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中下游地区。 因此,1125年开封的陷落,赵构先是逃到上蔡,然后落脚杭州。因为朝廷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和战略纵深来组织抵抗。 两国的边界稳定在淮河一线,互相对峙----标准的南北朝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南侵或者是北伐都决非当务之急,安顿和发展经济才是。
       3、岳飞和朝廷主流意识的分歧 岳飞身为河南人当然认为收复故乡是职责所在,所以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打回去,同时提出了直捣黄龙的口号。但是这与当时的形势合拍么? 他的军粮和兵员需要补给很难解决,金军的骑兵攻击能力和后勤补给都具有明显优势。当时,定都临安的南宋政权也不可能大规模提供后勤保障支援。
       南宋君臣中,许多人对金军只是迎战而不是主动进攻。如果北伐中原则是主动出击去挑战。这种挑战意识在当时的君臣中市场并不大。 4、对手握重兵功高震主的岳飞之辈,皇帝不得不有所防范。历史上,黄袍加身的大将实在太多,皇帝是不太可能相信有什么忠心耿耿的将领的。
       而且,岳飞号称为“迎回二圣”,一旦两位前皇帝回国,身为庶子即位的赵构自己怎么处?岳飞坚决反对议和。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岳飞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
      ”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 5、秦桧之流的作用 秦桧整岳飞的原因,部分是公报私仇。但是,关键是因为赵构的授意。 熟悉南宋法律制度尤其是有关死刑制度的人都知道,在当时要杀一个普通老百姓都要经过一套比较烦琐甚至是严密的法律程序,何况是杀岳飞这样的高级军官。
      没有皇帝批准,没人有胆量下达死刑命令。 岳飞即使打败金军也迟早是死或者被解除兵权。而如果打败金军再处死或者解除岳飞兵权,还不如先解除兵权以观后效。而斩草除根则更省事。   。

    y***

    2018-02-11 10:33:54

  • 2018-02-11 09:33:54
  • 历史早就告诉你了---不可能啊!!!!!!!!!!!!!!!!!!!!!!!!!!!!!!!!!!!!!!!!!!!!!!!!!!!!!!

    明***

    2018-02-11 09:33:54

  • 2018-02-11 09:33:54
  •   绝对应该能做到的,有几个重要因素决定岳飞能统一中原,完成北伐,将金人赶走。其一。生活在中原的父老长期受金人压迫。时时刻刻都想着“王师北定”他们对金人的残害已经是无法再忍,所以就爆发了很多次抗金的斗争,如王彦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就是专门抗击金人的。
      老百姓对政府的军队绝对是朝思暮想的,如果岳飞的军队进入中原,他们肯定是极其欢迎的,对军队会大力的支持,岳飞就能打一场人民战争。其二,岳飞军队军纪严明,曾提出了"冻死不拆屋"的口号,这样就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其三,岳飞精通兵法,武艺超群,关心士卒,爱护人才,这样性格的将军就决定了胜利。
      下面看看岳飞的情况。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出生于北宋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他亲眼目睹北宋灭亡前后的惨痛史实,和当时中原沦陷区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民族压迫,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置个人荣辱安危于度外,对赵构、秦桧的投降活动进行坚决斗争。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
      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得意忘形,颁下大赦诏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并再次表示收复中原的决心,“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
      ”这无异于给宋高宗当头泼了冷水,从而更使赵构、秦桧怀恨在心。“但岳飞不顾个人得失,坚持抗战到底的立场,率领军队,联络北方义军,卓有成效地从事抗金战争,筹划收复中原、统一祖国,成为全国抗金民族战争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绍兴九年)夏,金兀术撕毁绍兴和议,倾巢而出;再度发动大规模的对宋战争。
      在东、西两线军取得对金大捷的形势下,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挡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   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义民兵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
      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侍卫亲兵)和“拐子马”(左右两翼钳攻的骑兵),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措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百,身被几十处创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
      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
      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破掉酒戒庆祝)”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但是,外敌难以撼动的岳家军,却遭到了南宋朝廷内部投降派的摧残。
      就在这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甘心充当儿皇帝的高宗赵构,因担心一旦中原收复,金人放回他的哥哥钦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与金入议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窃取了宰相高位的内奸秦检,也抓住高宗这个难言的心病大肆活动,破坏岳飞的抗战。他们狼狈为奸,密谋制订了全线撤军、葬送抗金大好形势的罪恶计划。
      他们首先命令东西两线收兵,造成岳家军孤军突出的不利态势后;即以“孤军不可久留”为名,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末“班师”、要末“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
      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英勇斗争,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
      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没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金兀术这才又整军回到开封,并以不费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夺了回去。后来岳飞被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
      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国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
      岳飞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龙***

    2018-02-11 09:33:54

  • 2018-02-11 09:33:54
  • 单论军力,没问题,但是,皇帝立场不稳定,没有坚强后盾,想成事,难!!!

    c***

    2018-02-11 09:33:54

  • 2018-02-11 09:33:54
  • 没问题

    o***

    2018-02-11 09:33:5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