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刘白羽的散文

首页

刘白羽的散文

《日月经天》如何赏析?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9-02-01 01:33:59
  •   《日月经天》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观察景物得到的感受。
    教学难点:了解作者随着观察点的变化写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
    刘白羽,1916年9月生,北京人。
      中共党员。1936年在《文学》月刊上发表短篇小说《冰天》,开始走上文学道路。1937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草原上》。翌年春赴延安。抗战期间投身敌后战场,写出《五台山下》、《太阳》、《幸福》等小说。解放战争时期转战东北,写有小说《无敌三勇士》、《政治委员》,报告文学《光明照耀着沈阳》等。
      新中国成立后,在担任文化领导工作的同时,发表了《日出》、《长江三日》等大量散文通讯。晚年笔耕不辍,写有四部长篇:报告文学《大海》(朱德的前半生),小说《第二个太阳》(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回忆录《心灵的历程》(获中国传记文学奖),小说《风风雨雨太平洋》。
      历任中国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总政文化部部长。本文选自《中华散文珍藏本·刘白羽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思考:课文第一句话写道“过了七十七个中秋节,今天才从大自然中发现一种奥秘,得到一种启迪。”想一想,作者发现了大自然的什么奥秘?得到了怎样的启迪?
    三、了解课文内容,概括各段的段意。
      
    1段:写中秋节当晚作者在床前所见到的月亮高挂中天的美景。描写月亮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2段:写中秋节次日凌晨月亮高悬西天到隐没西天的景象。
    3段:写太阳还未露出地面的情景。
    4段:写太阳出来时日月平列在一条平行线上的奇观。
      
    5、6段:从日月轮回中悟出一个道理:运动中的永恒,永恒中的运动。
    7段:过渡段
    8段:进一步强调从日月轮回中所悟出的人生奥秘:一切一切的美都在运动中活跃、存在。
    9、10段:回忆在罗马看到黄昏时分日月同辉的壮美景象。
      
    11段:写从回忆中的景象,再看眼前景象得到的感悟:日月同辉,宇宙永生。
    12、13段:写从中秋赏月得到的启迪:一切美都在运动中变化,一切美都在运动中升腾,又在运动中隐没与消失。
    四、仔细阅读课文,作者在赏月时观察点、观察角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第一次:中秋节当夜,窗前,看到月升中天。
      
    第二次:写中秋前次日黎明,走上楼顶,仰首西望,看到淡淡的月亮高悬西天。
    第三次:写在楼顶上缓缓漫步中,看到月亮冉冉下降,晨曦初显。
    第四次:转身向东,发现太阳还未露出地面,已将强烈的红光从地平线直射西方。
      
    第五次:写太阳升上来时,日月同在一条平行线的奇观。
    五、总结写作特点:
    1、随着观察点的变化写景的特点。
    2、理解作者观察景物得到感受的写法。

    麦***

    2019-02-01 01:33:5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