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抛砖引玉’的典故?拜托了各位 谢谢

首页

‘抛砖引玉’的典故?拜托了各位 谢谢

‘抛砖引玉’的典故?拜托了各位 谢谢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7 01:35:19
  • 唐朝时有一个叫赵嘏(音gu)的人,他的诗写的很好.曾因为一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得到一个“赵倚楼”的称号.那个时候还有一个叫常建的人,他的诗写的也很好,但是他总认为自己没有赵嘏写的好. 有一次,常建听说赵嘏要到苏州游玩,他十分的高兴.心想,“这是一个向他学习的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用什么办法才能让他留下诗句呢?”他想,“赵嘏既然到苏州,肯定会去灵岩寺的,如果我先在寺庙里留下半首诗,他看到以后会补全的.”于是他就在墙上题下了半首诗. 赵嘏后来真的来到了灵岩寺,在他看见墙上的那半首诗后,便提笔在后面补上了两句.常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他用自己不是很好的诗,换来了赵嘏的精彩的诗. 后来人们说,常建的这个办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先把自己的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是一个表示自谦的说法.

    张***

    2018-12-27 01:35:19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