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西京学院一共多少学生?

首页

西京学院一共多少学生?

到目前为止,西京学院一共多少学生?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22-03-21 19:36:53
  •   西京学院(Xijing University)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同时也是陕西省一流民办高校。学院始建于1994年,时名西京大学,为全日制高职(专科)院校;2005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校名变更为西京学院。
      截止2020年7月,学校现占地近1858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8万册,在校师生2万余人。西京学院校史沿革1992年11月,向省政府、教委递交成立西京大学请示报告。1994年5月20 日,陕西省政府陕政函66号文件正式批准成立民办西京大学(筹办)。
      1995年成立了民办西京大学(筹)经贸系、经济管理一系、人文系、经管系,在校生由初办时的几十人递增至2300人,学校被陕西省教委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1998年至1999年,学校建成11万多平方米,占地320亩,招生规模达到5300多人,专职教师达到158人,学校摆脱了“无自有师资、无自有校舍、无发展资金”的“三无”局面,实现了办学条件的重大飞跃。
      2000年3月,中共西京学院委员会成立。2000年5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西京大学正式成立,省长程安东为学校揭牌。学校进入计划内学历教育序列,提高了办学层次。9月,召开了发展战略研讨会,做出建立上规模新校园的决议。2001年3月,长安校区奠基。
      2001年6月,更名(陕政函26号文件)为西京职业学院。8月,长安校区建成16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并招生新生1万多人。2002年8月至2003年9月完成学校二三期工程基建。2005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京职业学院晋升为本科院校,更名为“西京学院”,8月迎来首批638名本科生。
      2009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开展研究生教育。学院校门西京学院办学条件西京学院院系专业截至2021年11月,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会计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医学院等10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等教学单位,设有41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学院080205工业设计081001汽车服务工程080213T智能制造工程081001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学院120103工程管理120105工程造价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学院080801自动化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080803T机器人工程070302应用化学071202应用统计学120203会计学会计学院120204财务管理120207审计学130503环境设计设计艺术学院130502视觉传达设计130401美术学130310动画130504产品设计080701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学院080905物联网工程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080717T人工智能020401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学院120801电子商务120202市场营销120601物流管理120405城市管理120108T大数据管理与应用050301新闻学传媒学院130305广播电视编导050306网络与新媒体050201英语人文与教育学院050103汉语国际教育120901旅游管理101003护理学医学院101101医学影像技术 高职专业设置一览表国标代码专业名称专业方向所在院系名称540501建设工程管理--管理技术系640101旅游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方向景区与旅行社管理方向管理技术系630601工商企业管理--管理技术系630701市场营销--管理技术系620201护 理--医学院630302会 计--应用会计系630301财务管理--应用会计系610201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大数据技术应用机电技术系610202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技术系5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现代装备与智能控制机器人应用机电技术系630801电子商务互联网营销电子商务技术应用管理技术系670102学前教育--学前教育系650102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室内装饰设计-传媒学院610210数字媒体应用技术UI界面设计-传媒学院西京学院师资力量截至2021年2月,学校有教职员工近2000人,其中博士、硕士700余名,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31%。
      学院实施教师“251”人才工程,聘请了20名著名专家、教授为学院的特聘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引进了50名在本学科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教授为学院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程带头人;培养了100名基础扎实,教学水平较高、科研能力较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现有1个省级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群教学团队西京学院学科建设截止2021年2月,学院现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审计、艺术设计西京学院教学建设截至2021年2月,学院有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6门。
      特色、重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省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装潢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省级精品课程:模拟电子电路、数控技术实训、装饰图案设计、网页设计及制作、会计学原理、土木工程制图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机电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创意、创新、创业”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西京学院所获荣誉1997年,被评为“陕西省明星学校”。
      2015年6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西京学院校园环境书院(社区)万钧书院、考研升本书院、博雅社区、长江社区、茂林社区、至诚社区、南洋社区、行健社区、璞玉社区、允能社区校园环境西京学院学术研究西京学院科研机构截至2021年2月,学院有4个科研机构。
      高等教育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所艺术研究所西京学院科研成果2005至2013年,学校有8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获准立项,包括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社科基金委托项目,省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学校积极开展与其他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已签订横向合同20多项,引进科研经费2000多万元。
      科研处制定并下发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科研管理办法及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参与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教师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900多篇,三大检索论文90篇,期刊论文10多篇。学校重视校内科研基金的建设,为纵向科研项目的申报做好预研工作,现已批准立项院科研基金项目180余项。
      学校还投入研究经费进行新能源,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项目的开发。执行院长任芳副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分析”获得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校还鼓励教师申请专利,已有26项专利获得授权。据《2012年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我校科研竞争力荣获陕西民办高校第1名,全国第5名。
      截止2012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70余项,引进横向课题23项,合同经费达2000万元;申请专利22项,获得专利授权15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870篇,三大检索论文76篇,期刊论文15篇。2011年,学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91篇,三大检索及期刊论文24篇,申请专利5项,获得专利授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
      2011年学校作为第一合作研究单位参与立项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反应堆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新方法”和“实用后量子线性公钥加密的错误嵌入与通用构造”,获得纵向科研项目立项12项。2011年参与立项的1项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并积极开展横向合作,分别与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华理工大学等单位签订技术开发合同。
      截至2014年底,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38项,签订横向合同41项,合同经费达3100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80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00余篇;申请专利近130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 ,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7项,外观专利授权2项;张善文副教授申请的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基于稀疏流形学习和环境影响因子的植物病害识别方法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立项,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
      截至2018年4月,学校获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在内的纵向科研项目共290余项,经费共580余万元。2014年和2016年我校张善文教授、苗宗成教授相继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经费分别为80万元和61万元。
      2017年我校王震教授、田少鹏、黄裕安又获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个项目共获得资助经费60万元。2015年和2017年我校郑文宏教授和赵郧安教授分别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西京学院学术资源馆藏资源截至2014年8月,图书馆累计馆藏纸质图书总量140余万册,电子图书累计量152万册,期刊7000余种(含电子期刊),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涵盖理、经、管、文、艺、交通等学科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西京园《西京学院学报》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西京学院主办的涵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季刊,2003年创刊,至2013年6月共出版42期,共刊载论文1000余篇。主要刊登:机械与电子、信息与控制、计算机与网络、土木工程、汽车与交通运输等理工学科,以及政治经济、管理科学、教育教学、新闻法律、文化艺术等人文社科方面的学术论文。
      根据学科情况分别设置:理论研究、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教育与教学、人文科学栏目。《西京学院学报》是该院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的重要窗口,是教师及科研人员开展学术交流的科学园地。学报编辑部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新闻出版和科技出版工作方面的方针政策及期刊标准规范要求,竭诚为校内外广大作者服务。
      《西京论文集》《西京报》《西京简报》《雨花报》。西京学院文化传统西京学院校训诚、健、博、能西京学院校园诚:真诚、诚实、真实。以“诚”训示学生,要求学生以“诚”为先,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社会主义,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要求学生以“诚为准则”,诚恳待人,尊敬师长,友爱同学。
      健:健康、健美、刚强。即培养学生以“健”为本,既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又有强健的体魄,勇猛顽强的意志,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强健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把学生培养成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21世纪合格人才。校训博:博学、通晓、通达。
      对学生训之以“博”,即要求学生必须“博学之,审问之”,“博贯六艺,不舍昼夜”,“勤奋学习,博达古今”,通晓强国富民的科学知识,使校园真正成为教育和培养博学多才一代新人的摇篮,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能:能力、才能、技能。培养学生具有明辨是非、抵御不良思想影响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能说会唱,具有鉴赏文艺、写好文章的才能;培养学生掌握英语会话、微机操作等适应时代需要的技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西京学院校徽1、齿轮代表西京学院以工科为主的办学特色。2、校名、校训均为西京学院创始人任万钧教授书写。3、中间运用先秦时期小隶书体“西京”二字表达学校与其地理、历史、文化的互文关系。4、圆圈内盾牌形状,代表学校开拓创新,坚韧不拔的品格和精神。
      5、丝带状镶嵌“诚健博能”校训,表达西京人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涵和培养全面人才的追求。Emblem and blag of Xijing University西京学院校歌《西京学院校歌》Anthem of Xijing University校歌内容:神禾塬顶,人杰地灵。
      托起心中的太阳啊,太阳西京。三个一切理念,校训诚健博能。西京大学重任,万钧鼎立玉成。 辛勤耕耘,刻苦奋进。日新月异大气西京,啊,大气西京。雕琢璞玉浑金,师生和谐情深。西京大学重任,万钧鼎立玉成。 教育大业,国计民生,国计民生。中国高校的自豪,啊,自豪西京。
      为了祖国繁荣,为了民族振兴。西京大学重任,万钧鼎立玉成。 (合)热爱西京,歌唱西京,赞美西京,发展西京,继承西京光荣传统,发扬万钧精神,豪迈高歌向前向前进,向前进, 校歌释义。歌词分上中下三节:第一节以学院办学理念为主要内容。“神禾塬顶”标明了西京学院所处地域。
      “神禾塬”关中四大名塬(白鹿塬、少陵塬、神禾塬、凤栖塬)之一,是中国近代农耕文化的标志,也是柳青《创业史》的主创地,其主流文化内涵为清幽、恬静。“人杰地灵”为成语,源于唐·王勃《腾王阁序》,寓意为“杰出人物曾到过这里,所以这里就成了名胜之地”。
      此两句借喻西京人来到神禾塬使她充满生机和活力,以凸现西京人活力和魄力。“托起心中的太阳啊,太阳西京”,表现了西京人对学校的热爱和无限的憧憬;“三个一切理念,校训诚健博能”,点出了学院办学的核心理念;“西京大学重任”表现了西京人的办学目标和追求;“万钧鼎立玉成”,指全院师生在以任万钧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带领下,团结一致创造西京辉煌,并在三段结尾反复强调团结一致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以激励学院师生为主要内容。“辛勤耕耘、刻苦奋进”、“雕琢璞玉浑金,师生和谐情深”,强调教师教书育人,学生刻苦学习,共同构建师生互动、师生情深的西京大家庭。其中“璞玉浑金”源于南朝宋·刘义庆《赏誉上》,也是任万钧院长在西京校园景点浑金山山石上的题词,其“未经琢磨的玉石,未经冶炼的金子”,说明了西京学院辛勤育人的孜孜追求。
      “日新月异”指西京学院与时俱进的追求和迅猛发展的势头。“大气西京”显示了西京人博大的胸怀和不断推进学院发展前进的魄力,与“日新月异”形成对应。第三节以办学目标为主要内容。“教育大业,国计民生”、“为了祖国繁荣,为了民族振兴”,表现了西京人办教育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高校的自豪,啊,自豪西京”,表明了未来西京学院的社会价值判断、文化传承以及办学目标的继承。 合唱部分,“热爱西京,歌唱西京,赞美西京,发展西京”,层层递进,不断激励师生建设西京美好未来的热情。“继承西京光荣传统,发扬万钧精神,豪迈高歌向前向前进,向前进,”与“西京大学重任,万钧鼎立玉成”遥相呼应,点明了主题就是要继承西京的光荣传统,发扬创造精神,实现民办教育宏大伟业。
      其“万钧精神”是“以首任院长任万钧为核心的院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理论武器。西京学院。

    问***

    2022-03-21 19:36:53

  • 2014-10-10 17:02:27
  • 学校现开设22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和30多个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万多人。

    任***

    2014-10-10 17:02:2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