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失粘”是怎么回事?

首页

“失粘”是怎么回事?

作诗时的“对”和“粘”、“失粘”是怎么回事?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4-29 17:55:13
  •   
    唐代形成的近体律诗的平仄有“粘对”的规则。
    对,就是平对仄,仄对平。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在对句中,平仄是对立的。五律的“对”,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对”,也只有两副对联的形式,即:
    1。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如果首句用韵,则首联的平仄就不是完全对立的。由于韵脚的限制,也只能这 样办。这样,五律的首联成为: 1。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七律的首联成为: 1。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或者是: 2。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后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要跟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 具体说来,要使第三句跟第二句相粘,第五句跟第四句相粘,第七句跟第六句相粘。
       上文所述的五律平仄格式和七律平仄格式,都是合乎这个规则的。 “失粘”,指写作律诗、绝句时平仄失误,声韵不相粘之谓。即应用平声而误用 仄声,或应用仄声而误用平声。又据宋陈鹄《耆旧续闻》,表启之类的骈偭文字,若 平仄失调,在当时也叫失粘。

    X***

    2016-04-29 17:55:1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