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2岁的宝宝如何教

首页 如何跟三岁宝宝沟通

2岁的宝宝如何教

我的宝宝已经2岁三个月了,我不知道要教他些啥?也不知道要如何引导他?如何跟他玩游戏?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7-25 01:08:46
      1。培养孩子爱提问的习惯
      孩子爱提问,不仅能反映出他思维发展的进程,更重要的是表明他好观察、善于捕捉周围环境中新异的事物或现象。而且,一般来说,爱提问的孩子总比不爱提问的孩子学得更多一些。佳宇在会说话以后,常常向大人提出一些有关周围环境的问题。
      佳宇的爸爸妈妈在与佳宇说话的过程中(如认识周围和画册上的事物),也经常采用自问自答的方式(如“这是什么呢?”“这是以××”,“这是谁呢?”“这是××”。),这样的亲子语言交流模式,使佳宇在1岁多就慢慢培养起爱提问的良好习惯。虽然说话还不清楚,他就能用“么呀?”(这是什么呀?”)来提问了。
      1.5岁左右,他的问题就更多了, 不仅会问“这是什么?”还会问:“谁来了?”“在哪儿?”等问题。快满2岁了,佳宇有了探究事物原委的提问“为什么”。如“齐齐为什么哭了?”“灯为什么不亮了?”等等。表明他的思维已有了进步,已初步知觉到一些常见事物的相互关系。
      一切思维从提问开始,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和环境,能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引发疑问。家长如能耐心热情地解答孩子的每一个提问,将有利于孩子积极开动脑筋,发展思维。 2。性格形成与早期教育方式有关 佳美和潞潞是好朋友,常在楼下一起玩,所以两位家长很快就认识了,并在一起交谈教育孩子的体会。
      潞潞妈妈问佳美的妈妈:“你的孩子很有个性,一点不娇气,什么事都做的那么好,而且很少听她哭,做事总是很认真并坚持做到底。而我们潞潞我没少花心思,我的全部精力几乎都放在她身上了,可她很娇气,一点小事哭个没完,脾气很大,想干什么不让她干就大发脾气,我让她学画画,给她请老师教她书法,可她对什么也不感兴趣,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钟热忱,没有长性,可把我急坏了。
      我真觉得带她很累。。。。。。。”听了潞潞妈妈的括,佳美妈妈说:“其实,你没有必要这么小就让她学这、学那。关键是要培养她的良好性格,儿童性格形成的起源是孩子期的生活习惯,所以我从小就注意养成佳美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我一日生活安排很有序,让佳美自己睡觉,不陪着她,也不去哄她睡,时间长了她睡觉很省事躺下就能睡着。
      还有我每天定时让她排便,刚开始她没有,但我总这样坚持,慢慢她也就养成了定时排便的习惯。等她慢慢长大后我会给她提出一些要求,但不去过多地干涉她;使她比较自由的发展。凡是她能自己做的事我都让她自己做,所以她独立性比较强。我从不强迫她学什么,只是在她有兴趣时教她一些,她很快也就学会了……。
      ”听了佳美妈妈的话后,潞潞妈妈说:“看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不能总责怪孩子”。 的确,家长早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是有导向作用的。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这对他今后一生都是很关键的。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过多地保护孩子,也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因为这些对孩子的性格形成都是很不利的。
      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愿所有的家长都能认识到这一点。培养自己孩子的良好习惯,这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让孩子单独睡好 佳玲两岁2个月了,正好搬进二居室的楼房,妈妈想借此机会让佳玲单独睡在一张床上,妈妈理解佳玲从未自己睡过,这也是她生活经历中的一次转折,便对佳玲说:“我的佳玲长大了,能够自己睡一张床了,真棒!”听了妈妈的夸奖,佳玲往新房里一看,妈妈早已给她准备好了,床上有个大娃娃,床边还挂了小玩具,床头前还粘贴了很好看的画片,佳玲非常新奇,跑到床上。
      妈妈又进一步引导说:“今天你和大娃娃一起睡好吗?你哄她睡觉。”到了晚上,妈妈来陪佳玲,并给她讲故事,不一会佳玲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妈妈就来到佳玲床前,把她叫醒,问她早,并夸奖佳玲真不错,真是长大了,是个大孩子了,能自己睡在一张床上了。佳玲的母亲做的比较好,为孩子与父母分床睡做了很多工作,而这些工作恰好是应该做的,并符合这一时期孩子年龄特点(图2一8)。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2岁左右的孩子应适时和父母分床,这对于儿童形成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十分必要。但作为家长应尽量消除或避免分床引起的孩子的消极反应,要用积极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千万不可强迫孩子,或是孩子不愿单独睡就打、骂孩子,因为 2岁多的孩子与父母分床睡,这对他们来讲是很大的一次转折,心理上的一些波动是难以避免的。
       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能力要从2~3岁抓起。因为这是掌握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符合孩子直观具体的思维特点。教孩子的词汇要结合孩子常见的、特别感兴趣的事物进行。
      例如,亲人的称呼、喜爱的玩具、动物的动作等等。 (2)在游戏中让孩子学习语言。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兴趣,游戏是练习语言的很好方式。例如:玩“娃娃家”游戏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知识,再现生活,孩子可以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进行语言练习。
       (3)丰富孩子的生活。丰富生活是发展孩子语言的源泉。可多带孩子到户外观察大自然,游览公园等。通过观察扩大孩子的眼界、丰富生活、发展思维、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设置发展口头语言的良好环境,父母要用普通话给孩子绘声绘色他讲故事、语音、语法要力求正确,语言简练、句子完整。
       (5)让孩子经常进行练习。父母要有意识地寻找孩子善于表达的话题,和孩子交谈。比如:“这是什么?”“我要吃饼干”等问题句型练。随时强调规范的语言。 (6)练习语言的形式多样化。讲故事、说儿歌、看图说话、打电话等都是练习口语的好办法。 培养孩子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是让孩子会听,会说和有良好的讲话习惯。
       会听是指在会话中要有礼貌注意听别人的讲话,不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能听得懂别人的话,能抓住讲话的主要内容,不弄错别人的意思。 会说,包括对话能力,是指喜欢说话,发音准确,句子完整,能用语言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独自讲述的能力,能围绕主题有条理,前后连贯、内容丰富、用同生动、形象地描述自己的见闻。
       良好的讲话惯,指能在入前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讲话有正确的姿势,回答问题看着对方,语声、语调正确。 唱歌要从儿时培养 孩子天生就喜欢听人唱歌,并且爱学习唱歌,在歌唱中得到极大的满足。多教孩子唱歌有利于培养孩子快乐的性格,使他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如图1-9)。
       一天,佳宇哼着“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的歌,近乎是嚷出来的,妈妈听见后没有大声指责他,而是说:“佳宇来,妈妈教你一首好听的歌”。妈妈柔和地、轻声地唱起来“你看那边有一只小小蝴蝶花……”。“妈妈你快教我”。妈妈说:“你看,你的姿势要准备好,身体自然放松,两个手臂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眼睛向前看。
      另外你唱歌时不要大声嚷,嚷出来的歌就不好听了,要用你自然的声音唱。你来听妈妈是怎么唱的。”就这样妈妈示范一句,佳宇跟着学一句,不一会佳宇就学会了,妈妈不断地表扬和鼓 励使佳宇很快就学会了唱歌…… 这个年龄的孩子理解能力还不完善,加之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所以要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和感兴趣的歌曲。
      而且歌曲的内容应是孩子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歌词要简单,速度要适当,不要教孩子唱成人歌曲。从内容上看,成人的歌曲歌词都较复杂,孩子难以理解。从音域音调上来说,成人歌曲常常音域太宽,音调太高,对孩子的嗓子发育不利。 另外,即使孩子唱歌走调,也应鼓励他大胆地唱,而不要嘲讽讥笑他,认为孩子不是唱歌的料。
      一般来说,唱歌走调,幼儿时期是比较容易纠正的,长大则较难了。而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培养孩子唱歌的兴趣,所以要象佳宇妈妈那样启发培养孩子唱歌的兴趣,并耐心细致地加以辅导。 孩子唱歌的能力是在练习中逐步提高的,3岁前家庭环境对孩子音乐能力有潜在影响,3一5岁时家庭环境对孩子音乐能力发展的影响处于高峰阶段。
       如何教孩子正确发音 佳玲2岁多了,己经会说简单的短句了,但她有时发音还不准,把“哥哥”说成“得得”,把“知道”说“鸡制”。佳玲的妈妈没有取笑孩子,也没夸生硬地批评孩子的发音错误,而是选择了一首《小白鸽》的儿歌,慢慢地教给佳玲。
       哥哥有只小白鸽, 小白鸽呀爱唱歌, 咕咕咕,咕咕咕。 哥哥听得笑呵呵。 通过这首儿歌计孩子把“哥”这个音发准。 佳玲的妈妈让佳玲观察她发音时唇,舌,齿的变化,告诉佳玲说“知”时把舌尖向上翅,并又教佳玲学儿歌《知了》: 知了你别叫, 妈妈刚睡着。
       知了点点头, “知了知了知道了”。 知了真不好, 刚说又忘了。 佳玲的妈妈所采用的方法是正确的。因为在这一阶段,孩子发音不够准确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着急、紧张。孩子发音不准有三个原因:①孩子听觉发展还不完善,对语音的细微差别分辨不清楚;②孩子的发音器官没有发育好,不能自如地运用唇齿。
      舌根、舌尖等部位发音;③没有弄清发音的部位和方法,盲目模仿成人的声。所以当孩子发音不准时,应该象佳玲的妈妈那样不要训斥孩子,教给孩子正确发音的方法。此外,还可以采用拟声故事教孩子练习发音;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发音的特点,改变故事中动物的种类。父母在给孩子讲述拟声故事时,要讲得有声有色,使孩子产生模仿发音的兴趣。
       让孩子自己收拾玩县和书籍 这一天强强到佳字家来玩,他们搭积木,不一会儿佳宇把自己玩的积木收好,到书架上拿了一本书看,强强看到佳宇看书,就把积木一推,弄得满桌子、满地都是,也去拿书看。强强的妈妈来叫强强回家,强强扔下书就要走,妈妈一看便说:“你玩完了要收好才能走。
      ”“我不嘛,你帮我收”。强强妈妈很不满意孩子的行为,但又无可奈何。这时佳宇跑过来说:“阿姨,我来帮他收吧”,“你看人家佳宇和我们强强一般大,人家就知道玩完玩具、看完书都收好。”其实,佳字的这种表现都是大人平时培养的,因为在每次玩玩具之前,妈妈都先提出条件,就是玩完以后要把玩具放回原处,并且把它们收拾整理好。
      你只有先把原来的玩具放回去了,才能换另一种玩具,对书也是如此。久而久之,佳宇便养成了玩完玩具收好放好的良好习惯。而一一些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懂得了,于是什么都包办代替,2岁的孩子也乐于沉湎于家长的过份关照下,时间长了自然就什么都不会千了。
      还有些家长也给孩子提要求,孩子不按要求做时,便一边生气唠叨,一边又去动手帮孩子收拾。这两种做法对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都是不利的。正确的做法应当象佳宇的家长那样事先提出要求,井让孩子切实动手去做,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 如何指导孩子拼插、拼图 佳美3周岁了,生日这大妈妈给她买了塑料积插和智力拼图送给佳美。
      吃过饭后,佳美赶快打开拼图,一下子被五颜六色的图案吸引住了,可是却不知道如何拼好。妈妈首先告诉她拼图的规则和玩法,然后拼给孩子看,让佳美熟悉。妈妈还耐心地取出每一块让孩子看是什么图形,然后拼出来,当她遇到困难时,妈妈稍加指点。佳美将图拼出来了,妈妈马上鼓励、赞扬她。
       当佳美学会拼图后,妈妈又用同样的方法教佳美拼插,由于佳美兴趣很高,不一会儿就学会了。 拼图和拼插对孩子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在玩中使孩子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拼图,拼插也是这一年龄孩子很主要的玩具。父母应该像佳美妈妈那样,适时地给孩子提供拼图和拼插的材料,外引发孩子想学的兴趣,这是最关键的。
      让孩了大胆去拼插,不要指责孩子插得不好,要多表扬,鼓励孩子,使孩子自信,有成功感,这是教育的最大成功。此外,家长要讲究方法。家长可以先示范,也可以先让孩子根据图片和实物拼,最后鼓励孩子把同一实物拼成各种形状,如各种汽车、各种桌子等。家长还可以采用比赛的方法,看推拼得快,这样会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好胜心 等等。
       总之,拼图、拼插可以使孩子变得心灵手巧,还可以使孩子的智力得到发展。 孩子为什么爱抢东西 佳佳和佳玲在一起玩,佳佳看佳玲的小铲很好玩,便去抢,佳玲不给,于是两个孩子争夺起来。佳玲的妈妈看后说:“给佳佳玩吧,她比你小两个月呢,是妹妹。
      ”而佳佳的妈妈却说:“佳玲不给她!这个孩子太讨厌,什么玩具都要抢。”这个时期的孩子在一起游戏时,常常不客气地互相抢东西,这是因为他们与其他小朋友交往的需要不强烈,也不知怎么去交往,更弄不清楚玩具还有个所有权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要觉得好玩就抢过来,抓到手里就是自己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当别的孩子要他的玩具他不给时父母不能强迫他把玩具给别人,因为那会使他失望、委屈,觉得父母也帮助别人欺侮他,只能更增 的自私心理。 父母对这个年龄孩子的“抢物解”用不着过多干预,有时是让他们相互抢也没有什么。如果孩子为抢东西而打人、抓人,要不动声色地把他引开,转移他的注意力,等他平静下来,再讲清道理。
      用不着当时就狠狠地责备他、羞辱他,那样反而会使孩子变得更自私,更厉害,或者使他感到十分委屈。随年龄的增长,孩子慢慢就会产生和小朋友交往的需要,逐步学会和别人的孩子交朋友。这时也就会慢慢大方起来,因为这时候他会感觉到大家一起玩玩具才更有趣,更快乐(图6一7)。
       让孩子乐于服从的艺术 佳宇在户外玩沙子,不一会儿扬起沙子来,他的妈妈没有说:“不许扔沙子”!而是用正面指导的方法说:“你可以掏沙子挖个洞,来,咱俩一起挖。”佳宇不再扬沙子了,而是高兴地与妈妈一起掏洞,佳宇的妈妈了解了孩子的心理特点,循序善诱引导孩子,这样做是正确的。
      正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他们经常和父母唱反调,父母若坚持要求孩子服从,往往会弄得双方都不愉快。因此,父母对孩子要慎用“不”字。因为这个“不”字只是否定 了孩子当时想要做的事,却又没有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孩子只好仍照原来的想法坚持下去。而上边所说佳宇的妈妈就没有对孩子说:“不许扬沙子”,而是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办,使孩子易于接受,乐于服从。
       家长要善于在孩子面前巧用“帮”字。有时父母叫孩子不要把房间搞得太乱,他偏不,父母叫他喝牛奶,他就是不肯喝。父母可以这样说:“我的牛奶喝不完要坏的,请你帮我喝一点”。“我的房间太乱,请你帮我收拾一下”。这样,孩子就乐于接受,就会服从。 教孩子跳舞,从模仿动作开始 一天,佳美也随着音乐做起动作来。
      妈妈看了很高兴夸奖说:“佳美跳的真美,小鸭子学得很象”,听了妈妈的夸奖,佳美舞的更起劲了……。象佳美妈妈这样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事情因势利导,随机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法是十分成功的。的确,2岁多的孩子不可能象大孩子那样去受教育,家长要善于在日常生活的细微环节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并适时地加以引导和培养。
      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的舞蹈动作,几乎都是模仿性的。好舞好动是孩子们的天性,2岁时开始形成在音乐伴奏下有节奏的动作,意味着孩子舞蹈动作的开始。因此,家长要创造条件,培养孩子随音乐动作的能力。可以让孩子模仿做动作,模仿的对象有动物、植物。
      自然现象及人的各种活动等(图6一8) 做好孩子入园的准备 妈妈已为佳玲报名去幼儿园了,妈妈为了她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平时常给她讲一些有关幼儿园的事,还抽时间带佳玲去幼儿园参观,并让佳玲在幼儿园玩,佳玲显 得很高兴。妈妈问佳玲:“幼儿园好不好”;“好!”“以后你就可以来这所幼儿园了,和这些小朋友天天在一起多开心 呀”!在家中,佳玲的妈妈也有意识的锻炼佳玲的自理能力,让她学会自己用杯子喝水,自己小便等等,为佳玲上幼儿园做好准备工作。
      佳玲的妈妈做得很不错,因为孩子到了2、3岁,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这是他适应社会能力的萌芽,也是心理发育的需要。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让孩子在集体中生活,对孩子身心发育都有好处。幼儿园里玩伴多,孩子可以尽早学会与人友好相处,锻炼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可以学会谦让、照顾别人、容忍等品质。
       做为家长要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兴趣,做好孩子入园的心理准备。平时千万不要把送孩子去幼儿园作为一种惩罚的手段,如:“你再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去。”这样会使孩子产生一种到幼儿园去就是“受苦受难”的错觉,形成对幼儿园的恐惧心理,以致不愿去。应当象佳玲的妈妈那样为孩子顺利地去幼儿园做好准备。
       惩罚孩子要讲究方法 2、3岁的孩子有时会任性,有的孩子对人无礼,有的孩子打架骂人,有的孩子不讲道理,当发生这些情况时,说服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但必要的惩罚也是一种办法。有时佳宇玩完玩具后将玩具乱扔,妈妈说几次不要乱扔玩具他都不改,于是妈妈就把这些玩具藏了起来,佳宇再想玩时找不到了,妈妈趁机教育:“你随便乱扔玩具,想玩时就会找不着了,应该玩完收好”。
      有时佳宇跟人学说脏话,妈妈就采用剥夺他快乐的方法——不让他看电视,不和他游戏,不给他讲故事,不买已答应要给他买的玩具,这样一来佳宇很快就改掉了毛病。除了佳宇妈妈用的这些方法外,还可采取态度语言暗示。因为父母的态度和语言也可用来对孩子进行惩罚。
      孩子会从父母的语气、音调、表情、态度中察觉出对他行为的不满、伤心和失望。一个爱父母的孩子会为重新得到父母的欢心和爱,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父母惩罚孩子是为了让他改掉毛病,所以就要讲究方法,要记住:不要光听孩子口头的认错,还要看他的行动是否立刻有所改变。
      惩罚要及时。孩子犯了错误时,要立即加以纠正,不要说:“等你爸爸回来后,看你还逃得过去吗。”因为2~3岁的孩子记忆力还较差,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忘记他所犯的错误,这时惩罚他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惩罚孩子的同时还应讲清道理,让他明白为什么惩罚他,这样才能帮助他改正错误(图8一5)。
       撕纸作画手脑并用 佳宇的妈妈准备好一些较薄的彩色纸和一些报纸, 把佳宇叫到身边。妈妈很灵巧地把彩色长条纸反折叠,用手撕掉其中某些部分,打开以后便成了一条连续的花边;又用方形纸角对角折叠,撕去某些部分便成了窗花 妈妈把撕好的花边和窗花涂上浆糊,粘贴到纸上,让佳宇欣赏,于是佳宇提出也要撕纸。
      妈妈给佳宇一张纸让他模仿,教他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脂捏着一点点地撕。妈妈高兴他说:“佳宇真不错,今天会了撕纸的方法,下次就可以撕一些比较复杂的形状了。” 撕纸作画虽然边缘上不整齐,但是自然、朴素、别有风 趣,而且又简单易行,很适合于2岁多的孩子学。
      因为撕纸可以锻炼手的精细动作,培养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孩子的智力,而且能提高孩子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家长要注意平常引导孩子多观察各种动物、植物、人的特征,可以想些办法,如把旧画书上的人、动物、花草、建筑剪贴下来,以便孩子经常能够看到,对事物有深刻印象,这样撕起纸来就能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撕出生动、活泼的图形来。
       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个性 佳宇的父母很注意培养佳字健康快乐的个性。首先家里常保持愉快和谐的气氛,其次给佳字提供必要的物识。每天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给孩子讲故事,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许多知识。由于佳宇父母耐心的引导和培养,佳宇总是很快乐,很少发脾气。
      快乐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但是由于人为的压制和其他原因,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快乐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可能暂时是快乐的,但长大以后,由于缺乏能力和独立性,难以处理许多问题。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于他能接受的方法,即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相信您的孩子也会有快乐的个性。 注意稳定孩子的情绪 情绪不够稳定,是2一3岁孩子的一种年龄特征。也就是说,这是他们都有的必然表现。 当然,有时孩子情绪不稳定,也可能是身体不适的征兆。但如果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长期、反复不稳定,往往是父母对亲子关系处理不当造成。
      2一3岁的孩子都对亲人有依恋感和依恋行为。其表现模式有:①无顾虑依恋。母亲离开时,孩子稍有抗议;母亲回来时则高兴地去亲近,情绪比较平静。②回避性依恋。母亲离去时没有抗议的表示,回来时也不加理睬。③反抗性依恋。母亲离去时,非常伤心;回来时,一会儿依偎她,一会儿推开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孩子情绪不稳定,大概就是所谓的反抗性依恋模式。造成孩子以上依恋行为的原因,是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分保护,过分亲呢,过分注意,事事包办,百依百顺,使孩子不能容忍父母的离去,表现出情绪不安、不稳定和反抗行为。父母应及时调整与孩子“过近”的感情关系,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鼓励孩子与人交往,使孩子养成无顾虑依恋行为,孩子的情绪就会比较稳定了(图10一4)。
       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 乐乐与佳美同住在一个楼里。一天,乐乐大哭,是妈妈打了他。佳美的妈妈带着佳美去劝解,只听乐乐的妈妈说:“这个孩子太气人,天天往墙上乱画,我刚装修好的墙壁全让她毁了,真气人”。听完乐乐妈妈的话,佳美妈妈说:“你带着孩子到我家去看看吧”。
      一进佳美家,只见在过道的墙两边佳美妈妈特意地镶上磁砖,让佳美用水笔在墙上随便画,画完后用湿布擦掉。佳美妈妈说:“来,你们俩随便画吧”。乐乐别提多高兴了,没擦干眼泪就和佳美一块几画起来。乐乐妈说:“呀,我怎么就没想到给孩子留块画画的地方呢,”一会几,两人都画完了,佳美妈妈夸奖说:“乐乐画得真不错,色彩真鲜艳,看了挺舒服的”。
      乐乐妈看后连忙说:您还夸呢,他那是画的什么呀,什么都不象。”佳美妈妈说:“孩子画的画不要过分强调绘画技术,也不要过分强调‘象’与‘不象’。不然的话,孩子会拘束,会失去信心,甚至不知画什么了,我看你家乐乐画笔挺有力的,而且敢画,这就不错。”听了这番话,乐乐妈惭愧地说:“今儿到您这来收获真不小,您教育孩子挺有方法,以后我还得多来向您请教……”。
      的确,父母教孩子绘画,最主要的是发展孩子对绘画的兴趣,这是很关键的。应让孩子自由发挥并尽量引导孩子欣赏“美”,当然,父母还要给孩子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孩子喜欢画画(图10一5) 。 1。孩子说话迟怎么办? 有的孩子2岁多了还不会说话,与同龄孩子相比晚了许多,对于这样的孩子的教育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孩子如果已经能听懂成人的话,只是自己表达不出来,这说明儿童智力不存在什么问题,只是语言发展较缓慢。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如大人工作忙,很少与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还可能是大人之间各操一种方言,让孩子无所适从,这些都可能造成儿童说话迟缓。只要大人注意增加适当的语言刺激,孩子一般能达到同龄儿童的语言水平。 第二,孩子既不理解成人言语的意思,又不会表达,并表现出除言语发展落后外的其他方面的不良症状,如动作不协调、情绪不稳定等。
      如果是这种情况,就应引起大人的重视。固为这不仅表明孩子语言方面存在问题,也说明孩子在其他方面同样存在问题,这就需要找医生或心理学家进行专问的咨询和诊断治疗。 2。当孩子哭闹时如何处理 2~3岁的孩子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会用哭闹的方式来软缠硬磨,以达到其目的。
      大人一旦迁就,就会使孩子找到了“要挟”大人的“法宝”,他们会一再运用这一“法宝”迫使大人“就范”,给今后的教青带来困难。因此大人千万不能被孩子的哭闹“冲垮”了理智的“闸门”,对孩子的爱要理智而有分寸。 如何掌握这个分寸呢;首先大人要分清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
      如果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大人要以鲜明的态度,坚决的口气予以拒绝,而不要态度不明朗,口气犹豫不定。因为2岁多孩子在听别人说恬时,首先是注意说话人的语气和表情,其次才去理解词义,所以大人模棱两可的拒绝方法,会使孩子觉得还有希望,因此便以哭闹进一步向大人施加压力。
       2岁多的孩子平时记忆的水平较低,对大人已坚决拒绝过几次的不合理要求,仍会以反复的哭闹形式提出来。因此,大人的前后行为要一致。切忌前几次拒绝,后来 又因被纠缠不过而同意。这样孩子会觉得只要坚持哭闹下去最终能成功,因而养成哭闹的坏习惯。对孩子的哭闹不妨试一试以下方法解决。
       (1)大人可采用转移注意的方法。如可自言自语他讲故事,开始孩子不理会,渐渐地也会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忘记了哭闹。 (2)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如:妈妈说:“某某长大了,不会再哭啦……”。 (3)要给孩子讲道理。有些道理孩子可能难以理解,。
      

    小***

    2007-07-25 01:08:46

其他答案

    2007-07-24 13:43:53
  • 教的话,不能空口教呀!要有玩具,玩的时候随时随地就告诉了,平时做事,做家务,边做边讲,东西的名称,什么颜色,什么做什么用的,看电视,看见什么就说,出去走到大街和公园里,什么树木,花,草,看见什么动物,昆虫,鸟就都告诉,晚间在外面的时候,可以告诉星星.
    总之随时随地告诉.
    这么大也可以看图识字.平时吃什么,做什么也可以教数的概念,一个,两个.有两个,吃了一个就剩一个了.....

    p***

    2007-07-24 13:43: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育儿 相关知识

  • 宝宝教育
  • 育儿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