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张家口张北戳古董的来历、表演形式、特点?

首页

张家口张北戳古董的来历、表演形式、特点?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07-07-13 20:02:12
  •   今年63岁的刘润书是张家口二人台的集大成者,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40年多来,他整理、收集、创新的二人台曲目达100多个,总计30多万字,其传人遍布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2006年,二人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刘润书从二人台创办出的“戳古董”(就是现在民间所说的张北大鼓)也入围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丹丹花开六瓣瓣红,二人台是咱坝上的命根根。羊羔羔吃草眼望着娘,寻找二人台传人我急奔奔……”   刘润书曾任张北县文化馆馆长,表演、研究二人台40多年,受到过周恩来总理接见。面对大量二人台艺术团因为经费问题纷纷解散,许多二人台艺人都另谋出路,二人台艺术面临传承危机的局面,2007年,刘润书向有关部门提出创办二人台艺术学校的建议,希望二人台这一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传承下去。
         ■为演二人台 眉毛撕一半   刘润书的童年,最大的享受就是看二人台表演。   “八九岁时,骑在土墙头上看,那时候二人台叫‘蹦班儿戏’。”刘润书回忆,那时候农村很穷,但逢年过节村里都会唱二人台。当时的二人台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男的表演或女扮男装,没有女角色。
      表演时丑角先上台,说一段快板,说完后再把旦角叫出来,二人开始表演,基本上都是《抓苍蝇》、《下山》等人们熟悉的段子。演出中最吸引人的是丑角表演,往往能把人逗得开怀大笑,一天的劳累就在笑声中消散了。   那个时候,只要有二人台演出,不管多远刘润书都会跑去看。
         1956年,刘润书小学毕业后考上了张北县中学。放假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要带个鉴定表,要求学生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当时大部分学生都是下地劳动去了,鉴定表上写的是帮助家里干农活。而刘润书在干了几天农活之后再也没心思干了。于是他跑到戏班恳求能帮助师傅进行演出,这样既能完成学校的任务,又能天天看二人台。
         跟着戏班四处演出的过程中,刘润书的热情好学得到了师傅们的欣赏。渐渐,他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表演。   1958年,刘润书参加了大公社二人台汇演,他先唱的是《打岔》,在戏里扮演一个老头,胡子和眉毛是用糨糊粘上去的。演完《打岔》后紧接着要马上演《打樱桃》,他扮小生,得下去赶紧改妆,刘润书在撕假眉毛时一用力竟把真眉毛撕下了一半,这时锣鼓已经响起来了,他就上台表演了。
      演出结束后,《打樱桃》获得了最高奖项,奖品是笔记本、毛巾、钢笔。   也就是这一次,他与二人台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他的眉毛至今还是缺一块儿。不过,刘润书说,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把二人台演到人民大会堂   十几岁的刘润书获奖后立即成了当地的名人,很多老师也把自己的看家本领传授给了他,短短几年时间,他成了当地二人台演出的台柱子,逢年过节忙得不可开交。
         与二人台接触越密切,他就越觉得二人台博大精深。二人台很多都是农民自创的曲目,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脉络,刘润书的表演也仅限于各个互不相连的独立段落,他才刚刚踏入二人台的大门。   1961年,高中没有毕业的刘润书回家务农,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他对二人台的热情却从来没有减退过。
         务农的日子里,每到过年过节或有其他的庆祝演出活动时,刘润书就会把几十个乡亲组织在一起进行排戏,他基本上算是导演,参加表演的村民也是自愿表演。   那时候他们一点报酬也没有,只在过年的几天通过表演可以挣到几个工分。但是,刘润书从来没有放弃过,他积极参加村里自发组织的二人台演出队,虽然没有一点收入,但他们不在乎,只是乐此不疲地为群众演出。
      没有演出场地,在村里随便打个土圈、地摊,就可以演。逢年过节,就用破旧的幕布围个舞台,简单搭个台子。群众喜欢他们,经常为他们送上吃的、用的。   1966年8月5日,刘润书参加了河北省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代表全国农民向毛主席汇报演出。8月9日进京,演出队每天要在各大剧院进行演出。
      直到9月22日下午3时,他们在人民大会堂为周恩来等中央首长汇报演出二人台《道情》、《歌唱刘英糠。第一次登上首都的大舞台,刘润书和他的伙伴们使出了吃奶的劲,把坝上的二人台展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了大家一致好评。演出结束后,周总理走到刘润书跟前亲切地问:“你是哪个地区的?”“张家口1当时万般激动的他只说出了这三个字。
      “我就不和歌舞团照相了,今天就跟你们照1照相时刘润书的手还被周总理握着。   ■为收集整理段子走了一整夜   在1976年以前,刘润书的身份严格来说只是一个民间二人台艺人。他在《卖碗》中扮演的“老地主”角色几乎家喻户晓,每次演出村民都会提出演《卖碗》的要求,几年下来,人们慢慢地不叫他刘润书而直接叫“老地主”了,随着演出的增多,“老地主”的绰号越来越响。
         1976年,刘润书正式摆脱民间的身份,他成了张北县文化馆的一名合同工,负责对演员的二人台演出进行辅导。从此刘润书对二人台的研究工作进入正轨。   通过对二人台现状、历史的分析,刘润书觉得必须尽快把民间分散的各个曲目收集整理起来,否则就会有失传的可能。
      拿定主意后,刘润书开始了漫长艰苦的收集整理工作。   由于很多曲目都是民间艺人自创的,所以曲目的戏词、曲调、表演手法都需要一一记录,直到刘润书自己完全可以表演并记录归档之后才算完成整理工作。   有一次,刘润书骑自行车从县城赶了20多公里路来到馒头营乡,找到一个唱老蹦班儿的民间艺人,经过半天的采访、记录,终于把人家的绝活儿二人台《跳墙头》学到了手。
         回家时天已经黑了,刘润书骑着自行车往回走,一不小心摔进了路边的水渠里,衣服全湿了,他又冷又疼,爬起来之后才发现迷路了。转转悠悠,“鬼打墙”一般,几小时后,他竟然又回到了馒头营乡那位老艺人的门前,一敲门把人家吓一跳。半夜里,还是老艺人把他带到了回县城的大路上,等他到家时已经天亮了。
         “50里路我竟然走了整整一夜,全县只有那个老艺人会唱《跳墙头》,我把它整理出来了,再传承下去,再走两天也值得。”现在提起这事,刘润书还是满脸兴奋。   到目前为止,经刘润书收集整理的民间二人台曲目有好几十部,再加上他自己创新制作的曲目,张北县文化馆可供正式演出的曲目达100多部,总字数超过30万。
         ■41年成就二人台艺术大师   刘润书说,从他开始正式登台表演,到现在已经有41个年头了。   张北县现任文化馆馆长姜海鹰对记者说,刘老师现在是二人台的权威人物,凡是唱二人台的艺人都知道他。他的徒弟不仅遍及张家口地区,而且山西、内蒙古也有他很多徒弟,逢年过节很多传人都会来张北看望他。
         在刘润书初学二人台的时候,经常为了学一个段子吃不少苦头。刘润书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为了从一个民间老艺人侯有亮手里学到《顶灯》,他跟着侯有亮整整转了4个村子,花了20多天时间,给老师端茶倒水,划火点烟,最后终于感动了保守的侯有亮,把《顶灯》传给了他。
         刘润书到文化馆工作后,开始负责群众文艺辅导工作,最主要的就是辅导排练二人台,从那时候他就开始边演出边收徒弟。张北县所有乡镇都留下了他们演出的身影。他的演出内容也丰富起来,除了配合县里完成各种主题的宣传工作,他们又创新出一批反映人们日常生活的曲目,随着演出的增多,二人台在张家口成了最火的文艺表演形式,刘润书也成了表演二人台的大师级人物。
         ■刘润书的忧思   二人台既是刘润书的挚爱,也是他的一块心玻   上世纪九十年代,二人台艺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专业艺术团因为经费问题纷纷解散,许多二人台艺人都另谋出路,只有一小部分人组织起了民间小剧团,这些小剧团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坚守着二人台的艺术阵地。
         说起这个,刘润书很无奈。他说,二人台大部分是用方言进行演唱,外地人很难听懂,虽然他们作了很多改进,但是市场发展空间依然很校每年的文化演出经费有限,自己演出又没有创收,往往是演出越多,经费开支越大,到后来欠债累累,二人台只能深居简出。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润书他们也没有放弃二人台,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始终在为二人台艺术的发扬光大做努力。
         1997年,他们表演的《江总书记到俺家》、《震篷婚礼》、《把关》分获三个省市级一等奖;2002年在张家口市电视台举办的二人台擂台赛上,他们也取得过两次擂主和总决赛二等奖的好成绩;2005年还获张家口市首届文化繁荣银奖,《拆新房》获省国土资源局举办的文艺汇演二等奖;今年,他们自编自演的《未过门的儿媳妇》又获得了河北省首届殡葬行业文艺汇演一等奖。
         2006年,二人台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刘润书从二人台创办出的“戳古董”(就是现在民间所说的张北大鼓)也入围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些奖励,这些名誉,是对刘润书这些一辈子为二人台艺术奋斗的老文艺工作者最大的安慰。
      但刘润书明白,这些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将二人台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更好地传承下去。   现在的张北文化馆只有几个年轻人在跟刘润书学习二人台,他们每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元。刘润书最担心的就是百年之后,二人台就剩下了一堆资料,而没有一个人会唱了。   令人欣慰的是,为抢救二人台这一民间艺术,张北县文化馆正在筹建以二人台为主的小型专业演出队伍,并对刘润书提出开办二人台艺术学校的建议进行研究。
      我们有理由相信二人台这朵艺术奇葩,不会在张垣大地这片热土上消失。   相关链接   张家口地方戏曲二人台,流传于内蒙古西部及山西、河北和陕西部分地区,相传有百年历史。人们通常以呼和浩特为界,将二人台分为东路和西路。西路二人台最初叫“蒙古曲”,东路二人台初名“蹦班儿”或二人台,张家口二人台属于东路。
         二人台表演形式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唱,唱腔非常丰富,牌子曲大多来自戏曲,配合剧情进行演奏,很受当地群众的欢迎。2006年,二人台入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1***

    2007-07-13 20:02:12

  • 2007-07-13 20:01:27
  •   
        
           传说戳古董最早是宋代的一位叫“烂菜花”的乞讨者,在长期乞讨卖唱中所创的一种曲种,后随乞讨者的足迹流入张家口地区。由于当地百姓很喜欢这种卖唱形式,乞讨者们就聚在一起,变着花样演唱。后来这种谋生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这种说唱形式越来越被当地百姓接受。
      这一来自民间的曲艺近年来流行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地区,在张北、尚义一带最为活跃。它以古朴的乡音、醇醇的泥土气息,诙谐、风趣的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法,直接讴歌了现实生活,深受当地群众的喜欢与呵护。时光的流逝中,戳古董就像坝上生生不息的小草,以旺盛的生命力存活了下来,并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前不久,戳古董被列入河北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名单,这土生土长的曲艺品种从民间“戳”上了大雅之堂—— 戳古董的由来与演变  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戳古董吸收了莲花洛子、丝弦坐腔等曲种的演唱形式,经过民间艺人加工、创新,逐渐形成适合本乡本土的民间说唱艺术,它具有语言朴实、曲调流畅、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的艺术魅力,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戳古董建国前通称“洛子”。当地一些民间艺人为了生存,或挨门演唱或围坐炕头又拉又唱,各显其能,他们每唱完一段,由听众施舍一些钱或用几斤莜麦付给演唱者,作为报酬。这个时期艺人们被称作“拍门门、挖莜面”。其演唱形式较为简单,伴奏乐以四胡、二胡、笛子、大板胡为主,演奏起来极为随便,一曲一段,即兴创作。
      一些艺人不仅在坝上演出,其足迹还涉入张家口市、内蒙、山西,其演唱形式经几代艺人不断加工、革新,从音乐伴奏、曲调、段子到表演等都有了新的发展。“洛子”的演唱内容主要是唱现实,编本乡本土的奇闻怪事。抗日战争前夕,演唱“洛子”的艺人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即尚义地方艺人叶录代表的以“洛子”表演形式为主;以张北县两面井乡三羊馆村老艺人赵福林为代表的以唱为主的表演形式,他们曾为戳古董的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
        建国后,张家口地区地方曲种获得新生。建国初期“洛子”艺人为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新编了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曲目。艺人所到之处都要收集当地新闻轶事,每演唱一个段子时,开场白都有这样的唱句:“哎哟娘呀!——戳了一个大古董”、“因为串门戳下个大古董!”等。
      每当艺人进村,当地群众就喊“唱一段戳古董”,久而久之,“洛子”一词就这样逐渐被“戳古董”所代替,并很快传遍张家口地区。  1951年,尚义县三道弯乡发生了一起杀人案,叶录和赵福林就根据坝上流传的莲花落的曲调,仿唱了《包办婚姻出人命》的曲目,四处演唱,当时叫“戳古董”——即捅了漏子闯下祸的意思。
      此后就成为这种艺术形式的代称。依据这一形式,当地民间艺人,大多是盲艺人纷纷仿效,编唱出各种各样的戳古董节目。据老艺人讲,戳古董的段子数也数不清,走到哪里,就戳(唱)到哪里。这些段子大都是真人真事,编演及时,甚至是昨天发生的事,经过一夜的加工,第二天就可成篇上演,这是“戳古董”的特点,也是其它曲种所难以做到的。
      此后它的演唱队伍不断壮大,并且还出现了不少女艺人。 戳古董的创新与发展  张北县文化馆62岁的刘润书,从十二、三岁开始就拜盲艺人霍占海为师,学唱戳古董。
      他与同行经常领悟着词、曲、调中的味道。戳古董的语言多以方言土语为主,乡土气息浓,演唱形式多为单人坐唱,自拉自唱,自打自唱,也有自打竹板辅以表演,由他人伴奏的。由于当地艺人大胆变异出新,创造了很多有特色极富艺术生命图形的唱段,由原来的逢场作戏,即兴表演,逐渐发展成长篇的戳古董。
      最长的连本段子可说唱十多天,内容也日渐充实。它的母体原型是民歌,板式变化是二人台,所以,是民歌和二人台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近几年来,张家口地区一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与民间艺人共同探讨、挖掘、整理戳古董中的一些曲调和表演形式,吸收了二人台部分曲牌和其它曲种的表演形式,对戳古董曲目进行了创新,获得了丰硕的成果。
      王孤祯、刘润书在戳古董的基础上,以张北方言为主编写了《孩子多了熬煎人》、《刘麻绳接媳妇》等新曲目,于1983年河北省曲艺会演中,获表演一等奖,创作二等奖。从此,戳古董就改称“张北大鼓”,并被省曲协和广大曲艺工作者承认为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新曲种。
        一人演唱千人和,咚咚呛呛传四方。戳古董从一种谋生手段发展为一门民间艺术,它以独有的幽默,质朴、通俗的地方风格,打上了清晰的时代烙印。据张北县文化馆馆长姜海鹰介绍,在戳古董表现形式中有一部分是分场演出的长段子,但这些作品现在已渐渐退出舞台,能够演绎那些经典长段子的艺人更是不足10人。
      这些年来,为了保护这一民间艺术以及其不同的表演风格,他们一直致力于当地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从戳古董到张北大鼓,这朵坝上土生土长的艺术之花,正在含苞待放。如何继续做好戳古董今后的保护与传承,张北县文化馆作出了今后五年的短期计划。
      今年,他们要进一步摸清戳古董发生发展的历史沿革、时代背景,以及民间流传的说唱词曲等全部情况,然后把这些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存档,同时,他们要继续开办培训班,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承人群,让这朵民间的艺术之花,扎根沃土,开放在漫山遍野。 。
      

    外***

    2007-07-13 20:01:27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