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世界独有的中华文化瑰宝有哪些?

首页

世界独有的中华文化瑰宝有哪些?

世界独有的中华文化瑰宝有哪些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1-06 20:57:56
  •   对联为我中华民族所独有,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原是文人雅士之作,却很受民间欢迎的文艺艺术。人民群众十分喜爱用对联这种形式来表达婚丧喜庆。每逢春节,家家必在门口张贴贴春联,迎春接福。当然,婚联、寿联、挽联、屋宇联、墓联、行业联,十分看重,而且是庆祝必备的。
      对联的要求十分严格,比起律诗来要求还要严格,强调对句的字形、字音、字义,都要两两相对,整齐优美。所谓“字字相对”“平仄互对”“词性相对”是也。 一、巧对数字联。有人游览桂林独秀峰,在凉亭休息,指着这个六角亭对同伴出了个一联:“独角尖尖,四面八方六角”,其中有一游客对了下联:“两拳拱拱,五指二短三长”,对得也较工整自然。
       二、佛印巧对苏小妹。佛印与苏东坡交谈常常得意忘形,苏小妹有意想讽刺一下这个和尚,便出个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佛印想了想便对道:“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苏东坡连声叫好,真是出得好,对得也针锋相对。 三、当代工人对清代名联。
      成都望江楼有幅上联: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百余年来竟无人能对,一九六四年在望江楼举办的赛诗会上有一青年工人对了下联: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若不计较平仄要求,对得算是巧妙了。 四、巧改对联。有一贪赃官,却时时标榜清廉,这贪官在家门口贴了副对联:爱民若子,执法如山。
      有一聪明的百姓便在上下联各添一句,改为: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这一改,真是还其贪官污吏真面目。 五、触景生情,完成旧对。朱元璋当牧童时常到学堂去听课,特喜欢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时间久了,老师也喜欢上这个放牛郎。
      这老师临死前交了一幅上联给朱元璋说,这个上联我写了十多年了,下联还对不上了。你想想看能给我对上。这上联是:“三土考老者。”朱元璋好久也未对上。后来当上皇帝,后来在一次寿宴上见五个孩子都来拜寿,想起这五个皇子都喜爱弹奏,不禁触景生情,大呼妙妙妙,把老师交给的对联对上了:“五王弄琵琶。
      ”真是妙哉。 六、上联中秋写,下联年关对。中秋赏月,一秀才出个上联:“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不管秀才们如何的苦思冥想都对不出,直到年关时,一秀才对上了:“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这对得浅显明快,真是一巧对也。
       七、临刑对。金圣叹曾向一老和尚借经批点,老和尚知他大学问就要难他,出了个上联:“半夜二更半”,不想竟难住了金圣叹。后来,金圣叹因抗粮哭庙案犯了死罪,在中秋临刑时突然想起下联是:“中秋八月中”对得妙极了,只可惜他再也不能为老和尚批点佛经了。
       八、王羲之防盗联。某年大年夜,羲之写了幅春联: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不想刚贴出不久便被人揭走了,再写:莺啼北里,燕语南邻。贴出后还是让人揭走了。羲之想了想,贴出了这样一幅对联: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果然没有敢揭了,到春节黎明,羲之便续上,变为:“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
      街邻见了,无不称妙。 九、闻鼓巧和联。一年元宵节正逢微雨冥蒙,有一县官和友宴饮,一友出了个上联:“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这县官一时凝思不就,忽然传来一阵锣鼓声,他大喜,立即对道:“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这真是浑然天成,妙趣横生。
       十、千里寄妙联。徐特立应青年要求,千里这外,寄了一幅对联:“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表达了徐老对年青一代的关怀和期待。 十一、妙手添联。康有为50大寿时,保守浙派送了一副对联污辱他:“国家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众弟子大怒,要去撕联,梁启超急忙阻拦,他提笔在添上四个字使之成为:“国家将亡必有忠烈,老而不死是为人瑞”,众人读后,称赞不已。
       十二、姑嫂巧对。从前有姑嫂俩很爱斗联取乐。一天嫂子回娘家,小姑跟去玩。娘家姓杜,嫂子的有个妹妹叫豆豆,见来了客人,忙去妙蚕豆待客。这豆豆嘴馋,边炒边吃,小姑见了就笑对嫂子说道:“杜豆豆炒豆吃豆肚子装豆”,嫂子一听知道是小姑出对了,恰巧邻家的有个叫牛牛的小孩牵牛经过,便脱口对出:“刘牛牛牵牛骑牛坡上放牛”,真是对得工仗巧妙啊。
       十三、佛印吃醋。一次苏东坡等几位文友约佛印去西湖游湖饮酒。事先约定,饮酒要行酒令,规定以一件落地无声之物为首句,中间嵌两个古人名,结尾合乎情理。行不出得付酒钱。那东坡开口便说:“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不种竹,鲍叔曰:只须三二竿,清风自然足。
      ”秦少游接着说:“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黄山谷也接着说:“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不种梅,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最后轮到佛印,他说:上天落尘无声,抬头见观音,观音问达摩,僧行近如何,达摩曰:遇客头如鳖,逢斋颈如鹅。
      ”结果不分上下,各自会钞酒钱。东坡一心要捉弄佛印,船至湖心时,菜肴不多,东坡灵机一动,行个数字令,他说:“二八一十六,先吃一片肉。”说完便不客气地夹去了一片肉。黄鲁直一看,马上接口道:“二九一十八,两面一起夹?”随即也把两片肉送到嘴里了。佛印眼看盘里空空,无奈皱着眉头拿起一碟醋一饮而尽,说:“贫僧不识数,且吃一碟醋。
      ”说得两人捧腹大笑。 十四、金庸谈对联中有:陆文量在浙江为官时,与同僚陈震一起饮酒,见陈是个光头就出对嘲他:“陈教授数茎头发,无计(髻)可施。”陈震立即对道:“陆大人满脸髭髯,何须如此。”以成语对成语,很有本事,陆又笑道:“两猿截木山中,这猴子也会对锯(句)。
      ”陈笑道:“匹马陷身泥内,此畜生怎得出蹄(题)?”两人拍掌大笑。

    -***

    2014-01-06 20:57: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