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军事

首页

军事

介绍下明朝时代的火炮!!构造,炮弹,发射原理!!: )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11 16:46:14
      明代用的比较多的炮类火器有以下几种:
     虎蹲炮 
      虎蹲炮是明代中叶将军炮之一(明代将一些较大的炮封为将军),创制于嘉庆年间。炮身长二尺,重三十六斤,上加铁箍,并配备铁爪、铁绊,发射前要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好。每发射五钱重的小铅子或小石子一百枚,上面用一个重三十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压住。
         大碗口筒(铳)   一种小型火炮,没有瞄准具,身管短,射速慢,射程近。由于没有瞄准具,命中率极低,威力较小。北京军事博物馆现存一具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用铜铸造的大碗口筒,口径三寸四分七,长一尺一寸,重六十三斤。铭文为:“水军左卫,进字四十二号,大碗口筒”。
      可见这种火器已用于水上作战。   佛郎机   从西方传入的新式火炮,明朝仿制的号称“大将军”,分为五号。其中一号和二号属于重型,重三百多斤。一号长八九尺,装铅子每个重一斤,用药一斤;二号长六七尺,装铅子每个重十两,用药十一两。各式佛朗机的射程,凡重在七十斤以上的可达五六里!   佛郎机有子铳五个,特点是母炮与子铳分离,它是早期的一种后装炮。
      该炮配有瞄准具,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转动。   铜发??   铜发?耸敲鞔拇笮突鹋冢粗朴诩吻炷昙洹V匚灏俳铮⑸涞牡柚厮慕铩S捎谡鸲螅渚酱荒苤苯幼霸兀米ㄓ玫哪痉ぷ霸胤⑸洹?  佛郎机炮其实就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有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
      佛郎机大炮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两点:1。后装炮2。定装弹药。佛郎机大炮有4大优点,射速快、散热快、子炮的容量确定、炮腹的寿命增长。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佛郎机大炮也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就是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红夷大炮的远射程。
        郑成功三桅炮船的“千斤佛郎机”是一种重炮,郑成功曾根据在泉洲获得了一门明朝嘉靖年间(1521年—1567年)制造的“发?恕狈轮屏诵矶嘀嘏冢洹爸厍Ы铮囟慕铮吨了奈謇铩保又亓坷纯词恰扒Ы锓鹄苫蔽抟桑⒐鹋诙际且缘璧陌跏椿值模蛭馐桥谡街型Φ南韵郑3晒Φ摹扒Ы锓鹄苫钡柚?4斤,0。
      9072斤=1磅,24斤=26。45磅,可见郑成功的这种火炮比英国的24磅炮还要厉害。  明朝是对佛郎机大炮十分重视的,进口的少,多为仿制,且仿制的火炮各种规格齐全,从千余斤的多用途重型(要塞、野战、战舰)火炮“无敌大将军”到百余斤的大“佛郎机”,再到几十斤的“小佛郎机”,可驮在马上点放,完全是一种古代的自行火炮,连士卒手中都有几斤重“万胜佛郎机铳”(配九个子铳),而骑兵配备这种子铳更是显现出威力,其精锐的骑兵每人配备六个以上的子铳,冲锋的时候火器轮番齐射,简直就是战场上的轻装甲师。
       明长城出土的各型佛郎机数量很大,是军队火器的主力,明朝军队。佛郎机型火炮口径小,以发射霰弹为主,射速快,近距离杀伤力极大,杀伤面积广,是守城的利器,其中“无敌大将军”炮可“每个子炮内有500铅弹,散布可达20余丈”。而开花弹则由红夷炮来发射,后金头子奴儿哈赤就是死于这种武器。
           佛郎机相当于一种短炮,而红夷炮是一种长炮,《明史》中记载:“其后(指输入佛郎机炮以后),大西洋船至 ,复得巨炮,曰红夷。长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这种火炮显然是一种射程比较远的长身火炮,即长炮,“长二丈余”(6。
      6米),“重者至三千斤”(1。5吨)。  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最突出的优点是射程,对重型火炮而言,射程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环节,即使现今也不例外。明朝自制铁火铳的最大射程不超过三里,而且要冒炸膛的危险;而一般三千斤的红夷大炮可以轻松打到七八里外,史籍记载最远可达十里!十里相当于现代五公里多,相当远了,曾经对这个数据产生过怀疑,但是西方的同类型火炮的性能证明了这个数据是准确的(当时西欧各国已有领海这一概念,当时的领海是以海岸火炮的射程来定的,16世纪末期的领海是三海里,约合五点五公里)。
      远射程的红夷大炮结合开花弹,成了明朝末期对抗后金铁骑的最强武器。当时的战法为:将后金的骑兵诱入城头红夷大炮射程,然后用开花弹集火射击,效果非常显著,连努尔哈赤都被炸死。很长时间内,后金骑兵不敢进攻装备有红夷大炮的宁远、锦州、山海关等战略要地。
         红夷大炮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引起了明朝的重视,除了进口以外还大量仿制,但是明朝末期国力不济,无法铸造和进口更多造价昂贵的红夷大炮。但是红夷大炮以逐渐成了明朝军中重型火器的中坚力量,将原来的重型大口径火铳淘汰。 再说说当时的炮弹,先说说 明朝”开花弹:   明代开花弹被广泛使用于同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中,明朝的“地雷”?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当时的地雷是先在敌人的必经之道上挖一大坑,埋入火药,上面覆以碎石,以盘香引爆。
      这些所谓“地雷”根本就是开花弹!“在出土地雷的附近还出土了十几公斤铁弹丸,这是当时明军使用大炮发射的弹丸”就是证据,他们挖到的是一个火炮的弹药库!“ 铁铸球体,大小规格分为两种,大的直径11厘米、重1.7公斤,小的直径为8.5厘米、重0.8公斤,   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这些数据也表明了开花弹的本质,试想,地雷需要两种规格,并且铸造精度在一毫米以内?只有火炮才要求炮弹有如此的精度,因为大家知道:如果炮弹大于火炮口径就无法发射,而小于火炮口径会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射程和精度都无法保证。
      感谢这些数据让我们知道当时那里的火炮至少有两种,一种是口径为85毫米的,另一种是口径为110毫米的。从这些数据我们还知道了东西方的开花弹有一个区别:西方的开花弹是在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而明朝的开花弹则是“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高约0.6到0.7厘米,直径约3厘米,台面中间有一直径约0.4到0.5厘米的圆型小孔”,估计是在小孔里插上“药捻”来引爆。
      因此“信管”、“药捻”都是现代炮弹引信的始祖,也证明了东西方是各自独立研制出开花弹的。当时明朝军队的火炮除了装备开花弹,还装备了实心弹(又称“葡萄弹”)和霰弹。实心弹是由铁或者铅铸造而成,少量是用石块磨成球体,这种弹主要用于攻城洞穿城墙工事,射程远但是对杀伤人员而言威力不大,除非直接命中,而一旦被实心弹直接命中的话非死即残。
      再看霰弹,霰弹在当时是野战火炮的大威力弹种,由数升铅铁小丸构成,射击时可以形成弹幕,杀伤力极大,但是霰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射程太近,一般不超过一里。 弗朗机,上为子铳,下为母铳。 。

    铁***

    2007-02-11 16:46: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