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二不怕死”的口号,是怎么从军队中产生的?又是怎么成了毛主席语录的?

首页

二不怕死”的口号,是怎么从军队中产生的?又是怎么成了毛主席语录的?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是怎么从军队中产生的?又是怎么成了毛主席语录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02-06 15:23:00
    2004年12月24日《解放军报》成都军区的原军区政治部主任乔学亭撰文披露(本人有剪报)。
    1962年10月,对印度的自卫还击中,国防部授名的“杨延安班” 在作战中,杨延安鼓舞战士时喊道“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久他牺牲了 。副班长曾祥智也高喊这个口号带领大家战斗。8名战士7名牺牲。
    张国华司令员来到该部队听说此事,含着热泪重复这个口号。
    1963年2月张司令进京,毛主席点名要他汇报自卫还击的情况,他在列提纲时提到了这个口号。提纲交给罗瑞卿审阅通过,嘱咐张:别忘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2月19日,在怀仁堂汇报,毛主席主持会议。
    当张汇报到这句口号时,毛主席给以肯定“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毛主席手指张司令“这是你的发明权”。
    张司令说“发明权,是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m***

    2005-02-06 15:23:00

其他答案

    2005-02-06 16:58:12
  • 毛主席摘录别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成了毛主席语录。

    1***

    2005-02-06 16:58:12

  • 2005-02-06 15:58:24
  • 赞同“我的月亮”的回答,补充一点:1969年毛主席在九大上对珍宝岛自卫反击战英模孙玉国(九大特邀代表)说:我赞成这样的口号,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夏***

    2005-02-06 15:58:24

  • 2005-02-06 14:37:38
  •   ■1965年7月14日,济南部队装甲兵工兵一连战士王杰随部队到江苏省邳县张楼公社搞民兵训练,教民兵埋地雷的技术。他认真细致地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讲授“地雷实地爆炸”一课,并亲自试验了两次给大家看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炸药包上的导火索“嗤嗤”作响,冒出青烟。
      王杰大叫一声:“闪开,快闪开!”随之飞身扑向燃烧着的导火索,用自己的身躯严严实实地覆盖在炸药包之上。一声巨响,火光冲天而起,王杰用自己的死换取了12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安然无恙。 ■事后在王杰烈士的日记本里发现王杰写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1969年4月,毛主席为之亲笔题词“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段话在“九大”之后以“毛主席的教导”形式公开发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随后在全国以"毛主席语录"形式流行,成为政治动员,鼓舞士气的流行话语。它又通常与“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起联用。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是怎样提出的有多个版本。可参阅:“中共党史上的80句口号(55)”、 “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壮举”、“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是怎样提出的”等文。但比较权威的应该是“王杰烈士”这个版本。 。

    七***

    2005-02-06 14:37: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