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古代日本天皇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首页

古代日本天皇是怎么继承皇位的

源氏物语中的天皇都没死就把皇位传给兄弟的,然后新继承的天皇做了几年后再把皇位传给原天皇的儿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1-13 18:45:22
      楼主最近在看《源氏物语》么?这是一部很有雅趣的书。
    日本的天皇的继承问题,与我国的皇位继承有较大的区别,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在特定的一段时期内,下一任天皇是在前任天皇甚至更前一任天皇尚在世时继位的,这一点有点像我国的太上皇,但不同的是,日本的太上皇(上皇或法皇)掌握实权,这一点类似于乾隆,但又不同,因为乾隆在世时大权独揽,而日本天皇退位多是为了趁自己在世时抵制强大的外戚势力,为下一任天皇保驾护航。
      当然也有别的原因,看过《大奥·樱花落》的朋友应该不陌生,不过那时与前面所提的时代背景又不同,天皇彻底被架空,所以退位仅仅是形式上的抗争,而不具有实际的意义。关于天皇继承问题,我以前整理过一篇文章,这里节录一部分。 当今的日本天皇明仁号称“万世一系”的第125代天皇,也就是说,日本的历代天皇都出自同一家族,这在人类文明史上即使不是独一无二也是寥寥无几。
      不过自第一代神武至第十四代仲哀这14位天皇虽然在日本《古事记》中出现过,在历史上却无法确认,因此有着比较真实的存在依据的第十五代应神天皇(公元270~310年)可能才是真正的祖先。孝德天皇(公元645~654年)统治的大化年间,以中大兄皇子(即后来的天智天皇)、中臣镰足等人为首的改革派发动了日本历史上从奴隶制到封建制过渡的大化革新,又经过天武、持统跟文武三代将大化革新未尽的事业加以完成。
      之后,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日本天皇制也进入了在历史上为期不长的一段鼎盛时期。这一鼎盛时期贯穿了奈良时代,一直到平安时代(公元794~1185年,以迁都至平安京即今天的京都为标志)中期皇室颓废,实权外落到藤原氏[1]手中,天皇家族从此被旁人所操纵,而武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2]。
       1068年,与藤原家无血缘关系的后三条天皇即位,他正值壮年,个性强,任命有能力者担任重要官职,并着手查办没收非法庄园,逐步加强皇室的政治和经济力量。为了抵制藤原氏的势力,1072年后三条天皇让位给其子白河天皇,设立院厅,草创了院政时代(天皇让位后称上皇,上皇执政称院政,因而又称某某院。
      上皇出家后称法皇,仍可发号施令),但他不久之后便去世。1086年,白河天皇让位堀河天皇后再开院厅,掌握实权,并利用平家武士集团与掌握源家武士集团的藤原氏对抗。院政前后长达百余年,虽然这项措施在加强皇权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造成了统治阶层内部的混乱。
      最终导致了鸟羽上皇、崇德上皇和后白河天皇之间争权夺利,酿成保元(1156年)和平治治乱,武家从此由幕后走向了前台。 注解 [1]藤原氏即日本四大望族——源平藤橘中的“藤”,他们是大化革新中的名臣中臣镰足的后人,属于典型的公卿贵族(官阶六位以上者称殿上人,五位以上者称大夫,三位以上者称公卿)。
      藤原氏虽然位极人臣,却从未像王莽、曹操、司马懿等人那样以下犯上,而是不断将本家的女子送进皇宫当皇后,通过保持外戚的身份来维护统治。这个家族垄断了摄政关白这一总揽朝政的最高职位(非常设),并在日本历史上形成了只有该家族的成员(更确切地说是该家族南北式京四支系中的北家一系)才能担任关白(几百年后丰臣秀吉欲谋此职位似便遇到了这个问题,这是后话)的传统,这便是历史上的摄关政治。
      虽然藤原氏牢牢控制了朝中的权力,但他们的影响逐渐减弱,统治基本局限在京畿地区,此时地方上的另外一股势力也在逐渐发展。 [2]显然天皇的儿子不可能都成为下一任天皇,于是其中的一部分成员便被赐姓,降格成为朝臣(比如《源氏物语》中的源氏)。由于藤原氏把持朝政,一部分皇室后裔离开京畿前往封地就任。
      公元九世纪,桓武平氏与清河源氏相继从皇室中分离出来,成了最初的武家。由于天皇权威的下降,以及长期居住在京城公卿官僚阶级与乡土领主的分离,日本的王朝体制趋于崩溃,地方政治陷入混乱。地方领主们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而建立起庄园的制度,采用自己的武装维护领地的治安。
      这些庄园主逐渐发展成为当地的豪族,进而形成了武士阶级,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就连朝廷委任的当地国司,也不得不依靠他们的力量。尽管如此,此时的武家在政治上还没有什么影响,源氏通过依附于藤原氏而暂时压倒了平氏。

    小***

    2006-11-13 18:45:22

其他答案

    2006-11-13 18:47:00
  • 在唐朝时期仲大兄政变,推翻苏我氏政权,进行大化格新后佛教逐渐盛行,鉴真老和尚治好因眼病而退位的日本天皇(过去式).因此来看应是天皇患重病或其生理问题而让位于其兄弟\子侄,甚或长辈.又有因时政不利而退位(南北战争的北?南天皇.没记清).等等.

    爱***

    2006-11-13 18:47:00

  • 2006-11-13 14:11:06
  • 跟中国一样的,一般来说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你说的那种情况也有的,一般都有背后的政治势力在推动
    中国还有连着三个侄子当皇帝之后传位给叔叔的(唐敬宗、文宗、武宗、宣宗)
    也有像类似于源氏物语中那样的,宋太祖-宋太宗-赵德昭(死了)

    女***

    2006-11-13 14:11:06

  • 2006-11-13 13:52:38
  •   浅谈日本天皇制 
    前言 
    日本天皇制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在日本和世界上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效忠天皇”、进行“圣战”的名义,连续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参加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而制造、挑起“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给中国和亚洲以及欧美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二次大战后,日本天皇制一度面临灭顶之灾,但却又被奇迹般保留下来。虽时迁位变,大异其趣,但天皇制仍在日本国内外有一定影响。明仁天皇1989年1月登极,又接到几乎所有大国的访问邀请。日本当局正酝酿开展更为活跃的皇室外交,利用日本皇室的东风更快谋取政治大国地位。
       日本皇室为什么在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作为封建社会的残余似乎仍有很大生命力?为什么有那么多日本人信奉天皇教?为什么日本统治阶级仍极其重视在政治上利用天皇制?日本天皇身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神秘莫测的迷雾? 对这些问题,我将做一些简单的回答,愿我的回答对大家有益。
       一、 天皇制的历史演变 天皇虽是日本国皇帝的称号,但日本天皇并不是日本国一开始就有的,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 对天皇制的历史演变,日本有许多神话传说,其后又经历了古代、近代、战后天皇制三个阶段。 (一) 关于天皇制的神话传说 关于天皇制的种种传说,集中体现在日本最早的历史文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之中。
      《日本书记》是日本现存最早的又一部史书,由舍人亲王、太安万侣等用汉文采取纪体撰写,共三十卷,于公元720年成书,记叙日本开天辟地至持统天皇(约690—697年)在位期间的神话传说与史事。 1、关于日本是神国的神话 《古事记》开宗明明义即讲“天地始分”,说在宇宙混沌、天地初开的高天原,首先出现了三大天神:天之御中主神为宇宙中央之主,代表宇宙的根本;高御产巢日神即产灵神,代表宇宙之生成力。
      这两个神为阴阳之仪,和神产巢日神都是独神,且系隐身之神。 其后出现传说中的创世神,即伊耶那歧神和伊耶那美神兄妹,再由这两个创世神生出日本诸岛。创世神生日本诸岛的神话传说确实有日本神话天真烂漫的一面,但其后的日本统治者却竭力宣传,日本国土既然是天皇的祖先生出的,就应该世世代代由天皇的子孙所统治,就应该皇运长久,万世一系,甚至变本加厉地宣传日本是神国,自恃高人一等,企图凌驾于外国之上,称霸世界,侵略他国,就走上了邪路。
       2、关于天皇是神和天照大神的神话 两个创世神“生国土既毕,更生诸神”。其中最著名的是天照大神、月读命、速须佐男命三神。天照大神统治天国,月读命统治大海,二神均为日月之神,速须佐男命为暴风雨神,统治天下(人世),为人文神话中的英雄。 三神中,天照大神是美丽的太阳女神,也是最高的统帅神,她统治天国,给世界带来光明,并以杰出的本领治理着高天原,使美丽肥沃的高天原生产发展,人口增加,丰衣足食。
       宣传大和民族是由神选定的民族,都是天照大神的子孙,而天皇则是创造日本国土的神的后代,应成为统治日本的现人神,是国家一切的中心,其权利是神给的,从而传真高了“君权神授”的理论。 3、关于三种神器的神话 八尺勾玉、神镜和草剃剑三件神器,这三件神器,成为历代天皇标榜正统的三件宝物。
       (二 ) 天皇制的历史演变 天皇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之一。公元三世纪时,仁德天皇改称大王为天皇,日本开始正式沿用天皇的称呼。公元607年,推古天皇派小野妹子为使节来华,递交给我国隋朝的国书开头称“东天皇敬白西皇帝”,为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对外使用天皇的名称。
       公元593至1192年,是日本古代天皇制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公元645年,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政变,夺取后大张旗鼓地进行大化革新,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标志着日本古代天皇制的确立。 公元668年天智天皇即位,迁都近江并发布《近江令》。
      其后天武天皇即位,迁都飞鸟净御原宫,发布《飞鸟净御原另令》,制定八色之姓,从而使天智、天武朝时代比较稳定,天皇的专制权威进一步树立,古代天皇制臻于稳固。 公元707年,元明天皇即位,迁都平城京,公布《大宝令》和《养老令》,日本进入奈良时代,古代天皇制步入鼎盛时期。
       1192年以后,古代天皇制日益衰落,国家大权逐步落到幕府将军手中。在镰仓幕府和室町幕府时代,日本出现二元政治,天皇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日益虚弱,但在形式上仍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国家政令最后都需通过天皇发布敕令实施。但到江户幕府时代,一切权利归德川幕府,德川将军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只能按照先规决定年号。
      实行以幕府将军为核心的君主专制政治,幕府将军挟天皇而令天下。 1868年1月3日,倒幕派发动政变,公布天皇诏书,使一切权力重归天皇。其后发布,将都城迁至东京,建立了以天皇为中心的君主统治,开始了近代天皇制时期。 随着日本资本主义迅速发展,逐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天皇制变成法西斯军国主义天皇制,先后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直到最后无条件投降。
      二次大战后,变专制主义天皇制为象征天皇制,规定实行议会君主立宪法制正体。 二、皇室政治 日本皇室政治具有鲜明的日本色彩,外表又笼罩着神秘莫测的外衣。皇室政治权力几经消长,在日本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变化很大。 在日本历史上,天皇制按时间和政治体制,可划分为古代天皇制、近代天皇制、象征天皇制,即奴隶社会的天皇制和封建社会的天皇制、资产阶级天皇制、战后象征天皇制。
      在各个时期,政治体制和天皇的权力有很大不同。 ( 一) 古代天皇制 日本古代天皇制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天皇制两个时期,从593年推古天皇制即位到1868年明治维新,共1200多年。因为日本奴隶社会时间很短,便进入中近世天皇制,即日本封建专制主义天皇制。
      此时期始自大化革新,止于明治维新。其中,天皇专权时间只有200余年,长时间由贵族和幕府将军执政,天皇处于从属地位。 大化革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大化是孝德天皇的年号,此革新发生在公元645年,大化革新,宣布“天无二日,地无二主”,使天皇高居法律之上,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他们根据“改去旧职,新设百官,及著位阶,以官位叙”的官制改革原则,先后制定出《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皇室官僚体制,包括位阶制两部分。这样,就使天皇成为以律令为基础的封建君主。 (二)近代君主立宪天皇制 近代天皇制从1868年明治维新起,到1945年日本投降止,在近80年时间里,天皇制发展成君主立宪专制天皇制。
       经过中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日本成为凶恶的帝国主义的重大政治问题,美国出于推行其远东政策和冷战战略的需要,把日本的天皇制保留了下来。但出于对国际上要求审判裕仁天皇、废除日本皇室舆论的考虑,依据1947年开始实施的《日本国宪法》,将近代君主立宪的专制天皇制,改成象征天皇制,天皇成了日本国和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
       三 、皇室经济 雄厚的皇室财产是确保皇室具有无上权威和巨大权利的经济基础,是天皇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天皇干预、左右政局的法宝,了解和研究日本的皇室财产,可以加深对皇室和日本政治、军事制度的认识。 日本的皇室经济史,可从公元604年推古天皇(女皇)的摄政圣德太子颁布古代宪法十七条算起,到1992年,已有1388年的历史。
       这1386年的日本皇史经济史,大致可分为古代天皇制时期及近代天皇制的明治、大正、昭和及平成4个时期。 1、 古代天皇制时期的皇室经济(604—1868年) 公元604年,圣德太子颁布古代宪法十七条,宣称“国非二君,民无两主,率先兆民,以王为主”,初步创立了古代天皇制,规定天皇可以享用一切。
      公元645年,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政变以推行“大化革新”,使古代天皇间完备起来,他们发布的《革新诏书》宣称:“天皇是天地间的君主,主宰万民。”规定天皇是日本全部土地和奴隶的主人,日本的土地是天皇的公地,全体百姓都是天皇的臣民。 2、明治时期的皇室经济(1868—1912年) 明治时期是皇室经济的创立时期,特别是明治20年代(1888年)以后,皇室财产迅速扩充,打下了皇室财产的坚实基础。
       明治时期的皇室财产有以下几个来源: 收编国有(官有)财产 从中国掠取战争赔款 移管大批土地、山林 3、大正时期的皇室经济(1912—1926年) 大正时期是皇室财产继续膨胀的时期,皇室财产结束了消费来源完全依赖国库支付的局面,开始了部分消费依靠林业经营和有价证券收益的阶段。
      此阶段扩充皇室财产的主要作法是: 进一步调整皇室地 大力经营林业 发放有价证券 4、昭和前期的皇室经济(1926—1945年) 昭和前期是指裕仁天皇登记,到日本无条件投降。这一时期是日本不断发生经济危机,最后发动侵华战争、太平洋战争,直到最后彻底失败的时期。
       在此期间,侵略战争使日本皇室的财产积累和经常开支都有较大增加,皇室固定资产的收益也有增长。 皇室地经营“合理化” 发战争财扩大皇室林收入 大量接受有价证券是收益增长的原因 5、昭和后期的皇室经济(1945—1991年) 昭和后期为二次大战之后的皇室新时期,是旧皇室财产的解体和享受新的优厚待遇的时期。
       四、 皇室军事 日本皇室军事是世界上独具特点的军事制度,天皇与军界领导人的关系极为复杂。 在公元三世纪中叶形成的奴隶制国家大和国中,军队的最高首领由天皇的亲信大伴氏和物部氏担任,并享有世袭之权,因而成为权势很大的豪族。 在公元645年实施的大化革新后,天皇被称为“明御神”、“现人神”,是以凡人身份降世的具有极高权威的神。
      作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镇压机器,在直属天皇的太政官之下设立了兵部省。 从镰仓幕府开始,军事首领自封征夷大将军,建立军事政权“幕府”,独揽国家大权,把天皇驾空起来。为维护封建统治,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武士制度,使日本成为以天皇为名义元首的封建武士国家。
       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时,改革封建社会的军制,取消武士的世袭财富特权,按武士等级发给31万名武士不同数额的货币封禄公债,使武士等级阶级宣告瓦解。与此同时,颁布《征兵令》,建立天皇的军队即“皇军”。 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军部法西斯势力在裕仁天皇支持下掌握了内阁大权,悍然走上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道路,先于1931年发动“九。
      一八”事变,侵占了我东北三省。接着在1937年发动了“七七事变”,掀起全面侵华战争。继而在1941年发动太平洋战争,终于导致1945年的无条件投降。 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占领日本后,根据《波茨坦公告》和战后新宪法的规定,将720万“皇军”全部解散,但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后,又让日本首先建立起一支75000人的警察预备队,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拥有24。
      4万人和现代化先进装备的军队,1986年的军费约220亿美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04%,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大军事强国。 与战前不同的是,天皇失去了日本军队最高统帅的地位,只作为“日本国的象征”存在,军队的最高统帅为内阁总理大臣。
       另外下面网页有比较详细的资料下载 参考资料: 。

    未***

    2006-11-13 13:52: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