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么抓好棉花良种提纯?

首页

怎么抓好棉花良种提纯?

怎么抓好棉花良种提纯,搞好原种生产工作?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1-22 11:57:42
      通过推广品种的提纯,生产原种来不断更新生产用种,是防止和克服 棉种的混杂、退化,保持和提鳥良种种性,延长良种使用年限,充分发挥良  种生产潜力的有效措施。1982年国家标准局颁布了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GB3242- 82)。这一原种生产技术规程是1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为基本  内容的三圃制原种生产法。
      是我国棉花原种生产的常用方法,其主要技 术环节和程序如下:1。选单株每年于棉花吐絮期间,在纯度较高的大田或原种圃、株行圃的当选株系中,选取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并结铃多、结铃分布均匀、铃大、生长健壮、早熟而不早衰、无病害及衣分、绒长、强度和细度等符合要求的优良单株。
      做到典型性和丰产、优质相结合。所谓典型性,就是原品种的标准性状,其中代表性较强的是株型、叶型和铃型。其他性状如茎叶茸毛多少、巷叶形状、茎色等仅作参考。选株时主要根据中部棉铃的铃型,果枝节间的长短,主茎与果枝的角度大小,叶片形状、缺刻深浅、皱槽大小等性状来识别是否符合原品种的典型性。
      选择单株时,一般要进行之次。第一次在结铃盛期,根据叶型、株型和铃型等形态特征选择,入选的做上标志。第二次是在吐絮后、收花前,着重根据结铃、吐絮和纤维品质情况复选。选株数量可根据品种纯度和下年计划建立株行圃的面积确定。一般每公顷株行圃可种植1500个左右的单株,按淘汰40%计算,田间选株时要选单株3000个左右。
      入选单株待中上部正常吐絮棉铃达5个1上时,分株收花、装袋、编号。晒干后,在室内考查铃重、绒长、衣分、梓指、棉色、棉型等性状后,淘汰不良单株。人选单株分别化花、留种,下年种植于株行圃。2。 株行圃第二年选择地势平坦、±壤肥沃,而且地力均匀一致,无枯萎病、黄萎病的棉田,将上年人选单株分株行点播成株行圃。
      行长5 ~ 10米,顺序排列,每隔9行设1行对照(同一品种的原种)。株行圃的四周应播种4 ~6行的同一品种作为保护行。留苗密度应比大田稍稀。株行圃的田间管理要精细,并分别在苗期、花铃期、吐絮期进行田间检查鉴定。苗期重点鉴定出苗好坏和早晚、抗病性。
      花铃期鉴定生长势、开花早晚、抗病性、典型性和一致性,并拔出杂棉,防止串花。絮期鉴定应 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吐絮初期,观察生长势、早熟性、结铃性、纯度、病 害情况等。凡生长比对照差的或每行内有一棵杂株的便应淘汰。第二次 在吐絮盛期,重点观察记载典型性、一致性和手测纤维品质,进一步去劣 留优。
      收花前,应先在人选株行中收20个中部正常吐絮的棉铃作为室 内考种用,再收海汰株行。最后分别收摘当选株行的留种花并称产量。 不能作种的后期花,可在田间随收、随称、随混合。室内用考种样本考 查铃重、绒长、绒&整齐度、衣分、棉指、棉色、梓型等,有条件的也可考 查纤维强度和细度。
      根据产量和考种结果,决选出优良株行,分别化花 留种。2。株系圃将上年决选的株行种子,分区播种成株系圃,以进一步 鉴定和繁殖。根据株行种子数量,每小区可播2 ~4行。每隔若干小区播 一小区同品种的原种做对照,没有原种时,也可用上一年株行圃的对照行 去杂混收的种子作为对照。
      观察记载项目同株行圃。凡杂株率超过 0。 5%的株系,应予淘汰。如杂株率在0。 5% 1下,其他性状符合要求者, 拔除杂株后可人选。通过霜前、霜后花的产量比较、室内考种(考种项目 同株行圃)和田间鉴定结果,决选优良株系。决选的株系一般不应少于供 试株系的70%。
      入选株系可混合化花,作为下一年原种圃用种。有条件 时,株系圃可分为株系鉴定圃和株系繁殖圃。在上年当选的每个株行中, 取少量种子播种成株系鉴定圃,以评定各株系的优劣。而同一株行的剩 余种子播种成株系繁殖圃,参照株系鉴定圃的决选情况,选留株系繁殖圃 中相应株系的种子,供翌年播种用。
      3。 原种圃将入选株系混合乳花的种子,除留有一定数量的后备种 子1备缺苗时补种外,其余的均点播成原种圃,进一步选优去劣和高倍繁 殖。在开花前和收摘前,必须及时、认真地去杂去劣。霜前、霜后花应分 摘、分乳、分别保种。在第一、二次收花前,应划片随机取样4 ~5个,每个 样本应采摘中部正常吐絮的棉铃100个,进行室内考种,其结果可作为 原种当年的质量指棉。
      原种圃生产出来的种子,即为原种。经繁殖区扩 大繁殖后,即可作为大田生产用种。生产出来的原种还应与大田生产用种(原种3 ~4代)做比较试验,鉴定原种的质量水平。上述方法因经过株行圃、株系圃和原种圃的程序产生原种,所通称 为"三年三圃"制。由于对入选单株经过二次选择和较大面积的观察鉴 定,从而提高了提纯的效果。
      在原来没有开展这一工作的原种场,田间的 品种纯度不高,经验不足时,为提髙提纯的效果建立三圃制生产原种 较好。如果已有多年工作基础,田间的品种纯度较高,经验较丰富,为使 生产上早日使用低世代的原种种子,也可采用二圃制。即只经过株行圃, 将杂、劣株行淘汰后,便可混合进入原种圃。
      这样生产原种的时间短、占 地少,手续简便。采用上述程序时,每生产一批原种,都必须经过单株和株行两次选 择,这对保持生产用种的某些优良性状,防止混杂退化,有一定的作用,特 别是对那些纯度较差的品种,收效较大。据报道,经上述方法提纯后的河 南79原种,比该品种的大田生产用种的纯度提高24。
       4%,产量提高 32。 2%。有人在棉80 ~ 1981年连续试验后指出;用上述方法生产的街字 棉15原种的纯度,平均比同品种的大田一般种高9。 6%,皮楠产量高16。 8%,衣分高5。 8%,铃重增加0。 38克,绒长増加化26毫米。河北省的 调查指出:用原种1 ~ 2代更新后,衣分提高2。
       4 ~ 4。 0%,绒长增加化6 ~ 1。 6毫米,原棉品级提高化4 ~ 1。 0级,单产提高10 ~ 20%。这说明用原 种后代更新有显著的增产效益。但有时在提纯过程中,由于选择单株的 数量少,选株的标准掌握不严,因而选择的效果差,有的过分强调了优中 选优,偏重于对某些性状的提高(如铃重、衣分、绒长等),而对原品种的 典型性掌握不严及选择的偏差,对防止和克服品种的混杂、退化的效果不 高,有的甚至失去了原品种的典型性。
      另外,在提纯过程中,选株标准难 掌握,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因之,近年来,各地提出了不少改进意见 和新的方法,。

    小***

    2018-01-22 11:57:4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农业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科学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