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囊萤映雪”“编蒲辑柳”“悬梁刺股”为何并提?

首页

“囊萤映雪”“编蒲辑柳”“悬梁刺股”为何并提?

“囊萤映雪”“编蒲辑柳”“悬梁刺股”为何并提?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4-27 17:45:47
      三语并提是因为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襄萤映雪”原作“集萤映雪”, 语出《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至乃集萤映雪,编蒲辑柳。”此中的“集萤映雪”即是“囊萤映雪”的出处。此文后有李善注:“《晋 阳春秋》曰:‘车胤……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嚢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 焉’。
      ”(车胤家贫,没有灯油。夏天时就用白绢的袋子装许多萤火虫取亮,在晚上读书。)《孙氏世录》曰:“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孙康家贫, 没有灯油,常借着雪反射出的光读书)。”后来就从上述两引文中提出“囊 萤”“映雪”作为成语形容勤学苦读。如元。施君美《幽闺记》:“十年映雪襄萤,苦学干禄,幸首获州庠乡举。
      ”此中的“映雪囊萤”即是。上面《文选》引文中还提到了 “编蒲辑柳”。此语则涉及西汉人路温舒 和东汉人孙敬的故事:路温舒家贫,自幼牧羊,经常取山泽中的一种宽片蒲草做纸抄书。孙敬则把柳枝穿成简札抄书写字。后来就从两人的事迹中提出“编 蒲” “辑柳”作为成语形容勤学苦读。
      “悬梁刺股”语出《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 刺其股(大腿)。”《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来从两引文中提出“悬梁”“刺股”作为成语形容刻苦自学。从《太平御览》中可知:“悬梁”也是 孙敬的事迹。
      因为“悬梁”的事有名,他“辑柳”的事,则暗淡无光了。下面再分别举几个用例: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可怜刺 骨悬梁志,险作离乡背井魂。”《元曲选。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上述三语由于近义,故并提。
      此外,与上述三语近义的还有:(一)“萤 窗雪案”。指在窗下,案头用荧光、雪光照明读书。如王实甫《西厢记》:“暗想小生萤窗雪案,刮垢磨光,学成满腹文章。”(二)“雪窗萤火”。如 《西厢记》:“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十二年。”(三) “映雪读书”。
      如唐。权德舆《旅馆雪晴……》:“丈夫富贵自有期,映雪读书徒白首。”(四)“漢萤照读” 如鲁迅《难行和不信》:“一个说要用 功,古时候曾有‘襄萤照读’ ‘凿壁偷光”的志士。” “凿壁偷光”也是成 语,语出《西京杂记》:“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中的“凿壁偷光”也指勤学苦读。此外,匡衡因家 贫无钱买书,就到同乡的富人家佣工,不求报偿只求借书看。这也是他勤学苦 读的表现。

    w***

    2017-04-27 17:45:4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