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处置群众性械斗治安事件?

首页

如何处置群众性械斗治安事件?

如何处置群众性械斗治安事件?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3-07 16:54:53
      一、 及时掌握可能引发械斗事件的纠纷苗头群众性械斗事件有一个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因此,要密切注意群众性械斗的征候,及早采取措施,尽可能把各类群众性械斗事件处置在预谋和始发阶段。要通过开展专题调查、处理纠纷、基层工作、治安管理等经常性工作,及时掌握苗头和动向,区分不同情况,及时化解纠纷。
      二、 宣传教育,积极疏导要善于通过说服教育的方法进行劝阻,分化瓦解械斗群体,打消他们相互依赖、徘徊观望的思想。要动员有过激行为的人立即停止活动,教育不明真相的群众不要盲目参与。重点做好左右群体局势的关键人物的工作,他们既是械斗的组织者、策划者,也是防止矛盾激化、解除纠纷的先行者,只要抓住他们,就抓住了重点。
      因此应责令其放弃非法活动,不要做有害于社会,有害于群众的事;同时安排与其关系好或信誉高、影响力强的人员进行个别谈话,把握脉搏,晓以利害,迫使其收敛自己的行为,从而实现解散械斗群体的目的。同时,要主动教育那些已恢复理智的人作出表率,启发和利用他们按照我方的意图,引导其他人员消除心理上的种种顾虑,使之心悦诚服地接受处理。
      面对叫嚷起哄、煽风点火之徒引起和煽动发泄对领导或政府的不满,或口出挑衅言论,企图激怒对方和处置人员时,处置人员务必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要同激怒的群众短兵相接打舌战,以免授人以柄,使处置工作陷于被动。现场处置人员要注意抓住关键问题,既要理直气壮、坚决驳斥,把那些无理取闹者的气焰打下去,又要掌握语言技巧和分寸,做到有理、有利i有节。
      三、多方协作,妥善处置(一) 穿插隔离。如果双方人员已经处于对峙或械斗正在进行的状态,处置人员要对双方人员进行穿插隔离,穿插的队形一般以箭形为宜,边行动、边警告,迫使械斗双方后退,将械斗双方隔离开;然后划定警戒线,实行控制疏导,避免双方人员接触,使其失去+斗条件,以缓和现场气氛。
      当双方或一方处于动摇时,参加处置:!:作的人员要迅速分成若干工作小组,将械斗群体进行分割,化整为零,进行“冷处理”。(二) 驱散无关人员。通过驱散围观人员,造成事件主体孤立受击的局面,使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三)暗中监控。对械斗事件组织者、策划者和骨干成员应派人]^控,防止他们再度生事。
      在事件平息前,一般不宜采取强制措施。此时不管抓谁,必然会有人来保护,很容易转移矛盾、引起新的事端。(四) 制止暴力,收缴械斗器具。当械斗双方人群冲越警戒线、i冲击处置隔离分队,经处置人员宣传、劝阻、隔离无效时,可采取强行驱散手段。与此同时,要立即收缴械斗人员手中的武器和械具,并动员放下武器、械具的群众返回住地。
      
      (五) 做好善后工作。对于引起械斗事件的焦点问题,提请当地^委、政府或有关部门及时处理,做到不留尾巴、不存后患,从根$上消除械斗的隐患。群众性械斗事件得到解决后,要就地对群众^行一次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政策教育,教育群众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和依靠政府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不能诉诸暴力J从而达到控制和消除群众性械斗活动的目的。

    纠***

    2017-03-07 16:54: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