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对资产管理比率的影响是什么?

首页

对资产管理比率的影响是什么?

对资产管理比率的影响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5-12 18:05:12
  •     资产管理比率是用来衡量公司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的财务比率。资产管理比率包括营业周期、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由于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对营业周期的分析可以通过对存货及应收账款的分析来代替。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其中平均应收账款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余额,即资产负债表中“期初应收账款余额”与“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平均数。销售收入指损益表中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由于收入确认是一项重要的会计政策。因而本指标的分析不可避免地要参考会计报表附注。收入的确认方法包括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和收入准则规定(目前仅适用上市公司)。
      对于同一笔业务是否确认收入。收入准则较行业会计制度要严格得多,因而,对于同样的业务。按收入准则确认的收入一般较遵照行业会计制度确认的收入要少,因而其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偏低。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正确理解其分子和分母的意义都应该仔细阅读会计报表附注。
      1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的大小与存货流转假设有直接关系。除了个别计价法外,存货的实物流转与价值流转并不一致,严格来说,只有应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才是“标准的”存货周转率。因而,其他存货流转假设(主要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都是采用一定技术方法在销售成本和期末存货之间进行分配,销售成本和平均存货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这种关系在应用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下特别明显。在目前经济生活中,由于通货膨胀是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客观经济现象,物价普遍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采用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偏低,而期末存货则高,这样计算出来的存货周转率毫无疑问偏低。而应用后进先出法则恰恰相反,这样必然导致存货周转率偏高。
      2按照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上市公司期末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情况下,期末存货价值小于其历史成本。分母变小,存货周转率必然变大。

    徐***

    2017-05-12 18:05:12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