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旱育秧苗期如何进行水分管理?

首页

旱育秧苗期如何进行水分管理?

旱育秧苗期如何进行水分管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6-02 12:47:53
      水分控制是旱育秧壮秧的中心环节和成败关键。旱育秧在秧苗不同叶龄期对水分的反应和需求不同,水分管理要针对不同叶龄期分阶段采取措施。(1)播种出苗至齐苗期:种子出苗和出苗率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土壤温、湿度和病虫害等。旱育秧出苗不齐和出苗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控制不当。
      土壤水分对出苗率和出苗速度影响极大。芽谷播种后,土壤含水量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出苗,超过该水平,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出苗率和出苗速度迅速增加。当土壤含水量增至某一限度后,出苗率趋于平稳,所以齐苗前一定要保持床土相对含水量在70%~80%,但不同品种出苗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有明显差别。
      (2)及时揭膜,及时补水:播种后,一般5~7天便可齐苗,要适时揭去苗床上的覆盖物。揭膜时间不当,往往因秧苗周围空气湿度急剧下降,叶面蒸腾大,而根部吸水供应不上,导致生理青枯死苗。因此,应看天气揭膜,要求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雨天雨前揭,边揭膜边喷一次透水,以弥补土壤水分的不足。
      如遇高温天气,则可在苗床上撒铺一层薄薄的秸秆遮阳,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烈日灼晒。(3)齐苗至移栽前:以控水控苗为主。旱育秧和其他育秧方式的重大差别就在于此期的控水。秧苗幼苗期不同阶段对水分胁迫的忍耐力差异很大。一二叶期秧苗营养仍由胚乳供给,对外界周围环境反应不敏感,对水分胁迫有较大的忍耐性,表现在出现卷叶的土壤含水量最低,卷叶至死亡延续时间长。
      二三叶期的幼小苗,处于“糖断奶”期,秧苗必须完成从自养到异养的转变,此时水分亏缺,秧苗忍耐力最差,从卷叶到死亡的时间也最短,是旱育秧对水分亏缺最敏感的时期,也是防止死苗、提高成苗率的关键时期,要注意及时补水。四叶期以后的小、中、大苗,出现卷叶的时间早,但卷叶到死亡的时间也最长。
      所以四叶期以后是控水旱育培育壮秧的关键,目卩使中午叶片出现萎蔫也无需补水,但发现叶片有“卷筒”现象时,要在傍晚喷些水,一次补水量不宜大,喷水次数不能多。移栽前1天傍晚,可结合施“送嫁肥”浇一齡。

    w***

    2017-06-02 12:47:5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