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介绍"陈抟老祖"?

首页

介绍"陈抟老祖"?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10-26 12:09:32
      陈抟老祖 
        在西岳华山,曾有一位睡仙名叫陈抟,他字图南,号扶摇子。一说他是安徽亳州人,一说是河南鹿邑人,还有说是四川安乐人,总之说法不一。其出身年代也无法考证,相传生于唐朝末年。
      据《宋史·陈持传》和《真经通鉴》等记载,陈持少时便聪明过人,熟读《诗》、《书》、《易》、《礼》等儒家经典,博通百家之言,有济世从政之雄图。
      唐长兴(930-933年)二年(931年),他参加进士考试,做一手好文章却名落孙山,他顿然醒晤,觉得所学只为名利而已,于是放弃仕谴,游历名山,求仙访道。后得高士孙君仿、摩皮处士的指点,隐居武当山九室岩,服气辟谷而十余年,修得一身好功夫,并能够观前占后。
      后来他又移居华山云台观和华山石室,与隐士李琪、钟离权、吕洞宾等为友,广泛切磋道教修炼功夫。   后周世宗显德(954-959年)三年(956年),召陈抟入宫,问以炼丹飞升之术,陈抟回答说:“陛下为四梅之主,当以致治为念,奈何留意黄自之事乎?”虽然陈抟没有教以世宗皇帝炼丹飞升之术,但世宗仍封其为谏议大夫,陈抟固辞不爱,遂赐号“白云先生”。
       相传陈持常炼睡功,能睡一百多天不起来,世人皆称其为“隐于睡”者,敬称“睡仙”。他曾作过一首《睡歌》来表达他的情怀,歌曰:   臣爱睡,臣爱睡,   不卧毡,不盖被。   片石枕头,蓑衣覆地。   南北任眼,东西随睡。   轰雷挚电泰山摧 。
         万大海水空里坠,   骊龙叫喊鬼神惊,   臣当凭时正鼾睡。   闲想张良,闷思范 。   说甚曹操,休言刘备。   两三个君子,只争些闲气。   争似臣,向清风,   岭头眉头,解开肚皮,   打一觉睡,   更管甚,红轮西坠。
         这里虽然只言睡,其实他从侧面反映了陈抟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价值。在陈抟看来“睡”也是一种功夫,他认为睡能够使精神饱满,心情舒畅,世人平时精神不好,是因为“妄妄不自,情欲交织,心被万缘所染,神无一到宁静,茫茫乎昼亦梦也,夜亦梦也,寤亦梦也,寐亦梦也”,直接了当地指出了睡眠不足的原因后果。
         陈抟还喜好研宄《易》理,常手不释卷,后来作《无极图》刻于华山石壁上,还作《先天图》邵伯温称其《易》学不烦文字解说,止有图以寓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他这种思想对宋代理学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后来理学开山大师同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依据他的《太极图》而来的。
      他一生著很多,但大部分都已遗失,今有《阴真君还丹歌诀》收于《正统道藏》中。他还善于书法,相传今华山开张天岸马,奇异人中龙为其所刻写。   北宋太平兴国(976-984年)年间,陈抟曾到京师求见宋太宗,建议他远招贤士,近去佞臣,轻赋万民,重赏三军,深得太宗信任,赐号希夷先生。
      后谢绝太宗官职,西入华山,不知所终。 。

    j***

    2006-10-26 12:09:32

其他答案

    2006-10-26 12:49:18
  • 就是一个老道

    s***

    2006-10-26 12:49:18

  • 2006-10-26 12:09:37
  •   陈抟老祖,字图南,号扶摇子,毫州真源人,是北宋著名的道教学者和道教诗人。唐朝长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便发誓不求禄仕,遂隐身山林,以山水为乐。 
    骊山老母一作“骊山姥”,或“黎山老母”。道教崇奉的女仙。《太平广记》 
    卷六十三引《集仙传》记其事。
      略云: “骊山姥,不知何代人也。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 口岩石室中,得《黄帝阴符》本,……筌抄读数千遍,竟不晓其义理。因入秦,至 骊山下,逢一老母,鬓髻当顶,余发半垂,敝衣扶杖,神壮甚异。路旁见遗火烧树, 因自言曰:‘火生于木,祸发必? !芪胖拔试唬骸恕痘频垡醴访匚模? 母何得而言之?’母曰:‘吾受此符,已三元六周甲子矣。
      三元一周,计一百八十 年,六周共计一千八十年矣。’”①于是命李筌坐树下,为其说《阴符》之义。谓 “《阴符》者,上清所秘,玄台所尊,……乃至道之要枢,岂人间之常典耶!”② 遂对《阴符经》之出世和内容,进行长篇解说。言讫,谓筌曰:“日已晡矣,吾有 麦饭,相与为食。
      袖中出一瓢,令筌于谷中取水,飘忽重百余斤,力不能制而沉泉 中。却至树下,失姥所在,唯于石上留麦饭数升。”③筌乃食麦饭而归。此从绝粒 求道,注《阴符经》,著《太白阴经》行于世。 清俞樾《小浮梅闲话》云:“骊山老母,实有其人,非乌有也。
      《史记·秦本 纪》:‘申侯言于孝王曰:昔我先,郦山之女,为胥轩妻。生中??,以亲故归周, 保西垂。西垂以其故和睦。’……《汉书·律历志》载张寿王言:‘骊山女亦为天 子,在殷、周间。’考骊山女为 胥轩妻,正当商、周之间,意其为人,必有非巢 囊眨詈钏服,故后世传闻有‘为天子’之事,而唐、宋以后遂以为女仙,尊为‘老 母’。
      ” 《神仙感遇传》载唐少室书生李筌常游嵩山,得《黄帝阴符经》,遇骊山老母, 指授秘要。宋郑所南有《骊山老母磨铁杵欲作绣针图》诗。小说所称,非无自矣。 “④按俞樾是从典籍角度,指出骊山老母之所本,并非认定为实有其人。骊山老母 为道教尊奉的神仙,则由来已久。
       。

    倚***

    2006-10-26 12:09: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